2016年中山大学旅游学院S4005002旅游学基础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简述我国旅游行政组织的设置状况。
【答案】我国的旅游行政组织根据我国国情和行政区划设置,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1)国家旅游局
在全国层次上,国家旅游局是我国的最高旅游行政主管机构。它对外代表中国国家旅游组织,对内负责领导和管理全国的旅游业,主要职责包括:
①研究和拟定关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规划,拟定旅游业管理的行政法规,并监督实施。
②研究和制定国际旅游市场开发战略,组织国家整体旅游形象的对外宣传和重大促销活动,指导重大旅游项目的开发,指导驻外旅游办事处的市场开发工作。
③培育国内旅游市场,研究、拟定和指导实施发展国内旅游的战略措施,并指导实施; 指导地方的旅游发展工作。
④组织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指导重点旅游区域的规划与开发建设;
⑤拟定各类旅游景区景点、度假区及旅游住宿、旅行社、旅游车船和特种旅游项目的设施标准和服务标准,井组织实施等等。
为了履行上述职责,国家旅游局目前下设的职能司(室)主要包括:
①办公室;
②综合协调司;
③政策法规司;
④旅游促进与国际联络司;
⑤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⑥质量规范与管理司;
⑦人事劳动教育司。
(2)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旅游局
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均设有旅游局或旅游管理委员会。它们分别主管其所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旅游行政工作。这些旅游行政机构在组织上属地方政府部门编制,在业务工作上接受地方政府的领导和国家旅游局的指导。
(3)省级以下的地方旅游行政机构
在省级以下的地方层次上,很多地、市、县也设立了旅游行政管理机构,负责其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旅游业管理工作。
此外,在未设立专职旅游行政机构的县、市,有关旅游业开发与管理方面的事务则在其上级政府旅游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由当地政府配合承担。
2. 旅游批发经营商
【答案】(1)旅游批发经营商,是指主要经营批发业务的旅行社或旅游公司。批发业务也可理解为组团业务。人们根据从事批发业务的旅行社在使用销售渠道方面存在的差别,将其分为两个亚类:
①旅游批发商在组合出包价旅游产品后,自己不直接面向消费者大众出售这些产品,而是通过第三方,即通过独立的旅游零售商,向消费者大众进行零售;
②旅游经营商在组合出包价旅游产品后,除了通过独立的旅游零售商向消费者大众销售之外,还通过自设的零售网点进行销售。
(2)旅游批发经营商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大,集中化程度比较高,因而这类旅行社企业的数量也相对较少。在组团来华旅游的欧美旅行社中,绝大多数都是旅游批发经营商。
3. 国家旅游组织
【答案】按照世界旅游组织所作的有关解释,国家旅游组织是指一个国家中为中央政府所承认,负责管理全国旅游行政事务的组织机构。一般地讲,一个国家的最高旅游行政管理机构通常都代表这个国家的国家旅游组织。
上述定义表明,在任何一个国家中,凡是为中央政府所认可,全面负责对全国旅游发展行使管理的组织机构,皆可称之为该国的国家旅游组织。这意味着国家旅游组织的设置形式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能不是政府机构。综观世界各国的情况,国家旅游组织的设置形式大致上可划分为三类:
(1)由国家政府直接设立,在编制卜作为国家政府的一个部门或机构。如美国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管理局下设旅游事务署;
(2)经国家政府承认,代表国家政府执行全国性旅游行政事务的半官方组织。如加拿大旅游委员会;
(3)经国家政府承认,代表国家政府行使旅游行政管理职能的民间组织。如德国和新加坡的国家旅游组织都是由这种民间组织兼任。
4. 旅游业
【答案】(1)旅游业就是以旅游消费者为服务对象,为其旅游活动的开展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的概念性定义的特征:
①这一定义是一个需求取向的定义,而非供给取向的定义;
②界定标准是基于相同的服务对象,而非基于相同的业务或产品。
(2)旅游业作为一项产业,实为客观的存在。旅游业的特点是旅游业不像传统产业那样边界分明,旅游业产品的提供以及旅游业产出的构成涉及多种传统产业的情况。旅游企业在涉及旅游业务方面的共同点是其顾客都是旅游者,其业务的开展都是通过各自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去满足同一市场即旅游消费者的需要。
5. 奖励旅游
【答案】奖励旅游是指公司、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为了激励员工,组织他们及其配偶外出旅游度假的活动,是激励员工的手段。
奖励旅游的出现始自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某些公司为了表彰和奖励那些工作成绩突出的销售人员,组织他们及其配偶外出旅游度假。后来,一些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的调查和分析之后,发现把旅游度假作为奖励员工的“奖品”时,所产生的激励作用远远胜于传统的金钱或物质奖励。奖励旅游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很快被各种组织所效仿。
6. 旅游上层设施
【答案】旅游卜层设施是指那些虽然也可供当地居民使用,但主要是供外来旅游者使用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兴建这些服务接待设施的初衷就是为了用十接待来访旅游者。如果没有外来旅游者,这些设施也便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在这个意义上,旅游上层设施主要包括宾馆饭店、旅游问讯中心、旅游商店、某些娱乐场所等。旅游上层设施的解释与划分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标准。依据旅游者对有关设施的依赖程度,将那些对于旅游者来说虽然可能也很重要,但并不是非依赖不可的娱乐服务设施,划归为旅游上层设施。依据有关设施的建设特点,将建造于地表之上的各类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划归为旅游上层设施。
二、简述题
7. 简述我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发展现状。
【答案】我国旅游业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由三部分人构成:来我国内地旅游的外国人(包括外籍华人); 来我国内地旅游的海外华侨; 来我国内地旅游的港澳台同胞。中国旅游业的入境旅游市场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即港澳台市场和外国人市场。中国入境旅游的外国人市场依次为:亚洲市场; 欧洲市场; 美洲市场; 大洋洲市场; 非洲市场。我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发展现状如下:
(1)与20世纪so 年代时的情况相比,其中欧洲市场的排序已由过去的第三位升至第二位。原因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欧洲来华旅游者的数量出现了较快的增长。进入21世纪后,中国旅游业主要国际旅游客源国的构成范围和排序情况基本上已经趋十稳定。
(2)在20世纪的整个80年代中,中国旅游业主要国际客源国的构成范围和排序情况相对比较稳定。近距离的周边国家和远距离的欧美国家各占一半。但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旅游业主要国际客源国的构成范围和排序情况陆续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①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和蒙古这4个周边国家的来华旅游人数迅速增加,并使得这些国家皆进入了中国旅游业的10大国际客源国之列。
②日本和美国虽然维持了其作为中国旅游业主要国际客源国的地位,但在国际来华旅游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开始时有下降。
③欧洲的来华入境游客数量虽然一直在不断增多,但增长速度缓慢,而且在来华旅游的外国人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呈下降趋势。
上述情况反映出,我国旅游业主要国际客源市场的构成,已呈明显的近程化发展趋势。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