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847文学基础(A)之外国文学史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人间喜剧》
【答案】《人间喜剧》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是他以毕生精力完成的光辉创作群,堪称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奇迹。90多部作品组成的《人间喜剧》,“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主要表现在:
①反映了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罪恶发家史;
②反映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史;
③描写了一幕幕争夺金钱的惨剧,揭露了金钱的罪恶。《人间喜剧》是法国文学史上规模空前宏伟,内容空前丰富的现实主义作品,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2. 荷马史诗形成的“小歌说”
【答案】荷马史诗形成的“小歌说”是近代以来,学者们开始对荷马史诗的创作过程和是否系一人所作提出了怀疑,因而分为两大派。一派为“统一说”,认为史诗具有统一的艺术风格和特色,是一人所作,作者即荷马。另一派为“分解说”,即“小歌说”,认为如此宏伟完美的史诗不可能一赋而成,由一人创作,而且史诗中有许多事实前后矛盾,不相一致。每部史诗皆可明显地分解成若干小歌,是一些零篇编集而成,有的为后人追加,并经过窜改。
3. 意识流小说
【答案】意识流小说是新时期以来文坛上出现的一种运用意识流手法进行创作的小说样式。其特点是打破传统小说的叙事结构,故事的叙述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这种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公认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有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伍尔夫的《到灯塔去》、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等。
4. 缪斯
【答案】缪斯是希腊神话中科学、艺术女神的总称,为主神宙斯与记忆女神漠涅摩绪涅所生。对于缪斯女神的数目主要有三女神之说和九女神之说。三女神是指墨勒忒、阿俄得、漠涅墨三位女神,它们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进行崇拜仪式时所需要的诗歌形式和技巧。九女神之说最为经典,分别是指克利俄、欧忒耳珀、塔利亚、墨耳波墨涅、忒耳普西科瑞、厄拉托、波吕许谟尼亚和卡利俄珀九位女神,它们代表通过传统的音乐和舞蹈、即时的和流传的歌所表达出来的传说。
5. 象征主义
【答案】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在法国及西方几个国家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象征主义名词源于希腊文Symbolon , 它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指“一块木板(或一种陶器)分成两半,主客双方各执其一,再次见面时拼成一块,以示友爱”的信物。几经演变,其义变成了“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概念的习馈代表”,即引申为任何观念或事物的代表,凡能表达某种观念及事物的符号或物品称为“象征”。它与通常人们用的比喻不同,它涉及事物的实质,含义远较比喻深广。
6. 文艺复兴
【答案】文艺复兴是指14至17世纪初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反封建文化运动。它最初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半期及于法、德、英、西班牙等国。新兴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人文主义的具体内容是: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反对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 用人性反对神性; 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其核心是提出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
7. 《草叶集》
【答案】《草叶集》是19世纪美国作家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创作于1855年至1892年,共收有诗歌三百余首。诗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灵活,主要思想是讴歌民主和自由,倡导人类平等,赞美大自然,同情下层人民,谴责剥削罪恶。《草叶集》是世界闻名的佳作,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作者在诗歌形式上有大胆的创新,创造了“自由体”的诗歌形式,打破了传统的诗歌格律,以断句作为韵律的基础,节奏自由奔放,汪洋恣肆,舒卷自如,具有一泻千里的气势和无所不包的容量。
8. 《新约》
,因为【答案】《新约》是基督教《圣经》的第二部分。新约与旧约恰成对比(即摩西之约)
旧约不能在人的心里产生公义。基督教圣经分为旧约和新约两大部分,新旧约以耶稣出生为界限。《新约》据传是耶稣使徒及其弟子们的著作汇编。《新约》是基督教本身的经典,最初用希腊文写成。《新约》全书由福音书、使徒行传、使徒书信和启示录组成。使徒书信分保罗书信和一般书信; 保罗书信又分教会书信、个人书信、监狱书信和希伯来书。
二、简答题
9. 谈谈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异同。
【答案】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继续和发展,但同时又不固步自封。(1)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相同之处
①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继承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人道主义精神内核20世纪现实主义作家谴责统治者的残忍和法西斯主义的暴行,猛烈抨击非人道的社会现实,揭露社会对人的异化,并对受侮辱、受损害的下层人民表示了深切同情。
②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继承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重视真实客观性的创作原则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力图展现现实生活的真实图景,注重从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中探讨人生的意义,生动形象地反映了生活的本质。
(2)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不同之处20世纪现实主义继承了欧洲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批判传统,但又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①真实的认识不同19世纪现实主义注重客观的真实,强调再现生活中的本来样子,追求科学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20世纪现实主义致力于表现人物的内心真实,对艺术真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表现出向内转的趋势。
②对人物的塑造不同19世纪现实主义重视典型人物的塑造,将社会环境与人物紧密联系在一起,表现主人公对社会制度的反抗; 20世纪现实主义则更加关注普通人的塑造,将主人公置于平庸的社会风气或堕落的文化环境中予以表现,以此反映人物的不幸,较少将其塑造成高大的英雄形象。
③表现的内容不同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描写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20世纪现实主义因为受到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加大了对战争的反映,表现了反战和反法西斯的主题。
④艺术表现的不同19世纪现实主义主要继承了传统的表现手法,以叙事、描写、抒情为主,20世纪现实主义更多地吸收了现代主义的表现方法,大量运用象征、意识流、变形等表现方法,在结构和叙事上都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变的特征。小说体裁方面也具有创新性,创造了多卷本长河小说和音乐小说的形式。
10.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在人物描写上有何特点?
【答案】高尔基的自传体长篇三部曲是高尔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写成,在艺术上树立了传记文学的典范,它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对人物尤其是阿廖沙这个形象的描写上。
(1)阿廖沙立足于高尔基自身的经历,是一个具自传性特点的人物形象。
(2)对善良的不倦追求和对真理的执著探求,是阿廖沙突出的精神特征小说在描写阿廖沙成长过程中,突出了不同社会力量对其的影响,展现了这一人物由对现实苦难的漠然,到仄弃邪恶、向往善良,由自发反抗到自觉反抗的过程。
(3)阿廖沙这一形象折射了时代的不幸阿廖沙经受了众多的磨难,但是小说没有突出他的不幸,而是集中描写了其精神成长的过程,突出了他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他对社会不幸的进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