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现代企业管理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人类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时期? 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如何?

【答案】人类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管理思想、近代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如下:

(1)古代管理思想阶段

①中国古代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我国古代的许多著作都有管理思想的概述。春秋时期杰出军事学家孙武的

《孙子兵法》,不仅在军事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管理上也有重要意义。此外,万里长城不仅是古代中国人民留给世界的一个奇迹,也是中国古代人民最后的管理实践。

②国外古代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

国外有代表性的管理活动主要有古埃及金字塔的建立,和罗马天主教会的制度设立等。国外古代的管理著作最有代表性的四《汉莫拉比法典》。

(2)近代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

①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理论”认为人都是要追求自己经济利益的“经济人”,对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的创立具有重要意义。按照斯密的思想,劳动分工是人们追求最大经济利益的结果。

罗伯特·欧文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首先提出在工厂生产中要重视人的因素,要缩短工人的工作时间,提高工资,改善工人居住条件。

查尔斯·巴贝奇的利润分配管理思想竭力主张建立“利润分配”制度,工人可以按照其承担的工作和在生产中所作的贡献分到工)一利润的一部分

②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定义了四项管理原则,遵循这些原则,会给工人和管理当局双方带来繁荣,工人们会挣更多的钱,同时管理当局会获得更多的利润。

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把管理看做一组普遍的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该管理理论不仅适用于企业,还适应于军队或其他行政组织

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应该具有以下特点:明确分工; 等级系统; 人员的任用; 职业管理人员; 遵守规则和纪律; 组织中人员间的关系; 职业定向。

(3)现代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

①行为科学学派及其理论

行为科学学派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1949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跨学科会议上正式被定名为“行为科学”。该学派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的x-Y 理论等。

②现代管理学派及其理论

在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出现以后,特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又出现了很多

新的管理理论,形成了许多学派。这些理论与学派在历史渊源与理论内容上互相影响、互相联系,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形象地将其描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其中,主要的管理学派与理论有:以巴纳德为代表的社会系统学派,以卡斯特和罗森茨维奇为代表的系统管理学派,以西蒙和马奇为代表的决策管理学派,以德鲁克和戴尔为代表的经验管理学派,以伯法为代表的管理科学学派,以卢森斯为代表的权变管理学派。

2. 企业信息管理具有哪些职能?

【答案】企业信息管理具有以下职能:

(1)企业信息管理规划

可以把一个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过程分为初级、系统集成、成熟、电子商务等四个阶段。企业在进行信息管理的规划时,应首先明确本企业当前处于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哪一个阶段,进而根据该阶段的发展特征制定今后的发展规划。做好规划工作是企业信息管理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保证。

(2)企业信息管理计划

企业信息管理规划确定了企业信息管理的目标和总体思路,而企业信息管理计划则是依据企业信息管理规划中制定的总体思路实现信息管理目标的具体工作方案。

(3)企业信息管理组织

企业信息管理组织设置的目的就是使得企业的所有信息管理人员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尽职尽责地实现企业的信息管理目标。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企业,其信息管理组织的结构模式不同。

(4)企业信息管理领导

企业的信息管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投资大而涉及面广的工作。企业信息化及企业信息系统的实施将会影响到企业管理工作的制度和方法,还会涉及管理机构的调整。

(5)企业信息管理控制

控制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计划的实施过程,有什么样的信息管理计划,必然有什么样的信息管理控制。

3. 项目计划过程组包括哪些子过程? 项目计划编制过程有哪些步骤?

【答案】(1)项目计划过程组的子过程

①在图所示的21个过程中,某些过程彼此之间有确定的依赖关系,前一过程不完成,后一过程就无法开始。这类过程称为依赖性过程,或核心过程,主要有范围计划、范围定义(工作结构分解)、活动定义、活动排序、活动历时估算、进度计划、资源计划、费用估算、费用计划和项目计划等。

图项目计划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②一些过程之间的关系要视项目的具体情况而定,可称为保证性过程,或辅助过程,主要有质量计划、组织计划、沟通计划、采购计划、询价计划、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量化和风险应对措施制定等。

(2)项目计划编制过程的步骤:

①收集和整理有关信息

收集相关项目的历史资料、文件、法规、技术、市场等信息; 召开必要的专家咨询和分析会议,对与计划编制有关问题进行分析预测。

②项目范围定义与工作结构分解

项目范围定义就是把项目的可交付成果分解成较小的且更易管理的单元。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成本、进度

和资源估算的准确性; 确定绩效测量与控制的基准; 帮助进行责任分配。

③确定活动并建立活动间的逻辑关系图

要完成一个项目,在确定该项目需要完成哪些工作之后,还要分析这些工作中包含有哪些具体的项目活动。项目工作结构分解是确定项目活动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依据。项目活动在时间顺序上存在逻辑依赖关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活动间的逻辑关系分为平行、顺序和搭接三种。

④资源计划及平衡

资源计划是确定实施项目活动需要哪些资源、从哪里获得、何时获得以及如何获得的过程。如果某种资源在某一时间的需要量大于资源的可供量,那么就需要进行资源平衡。项目资源计划是在项目范围计划、项日进度计划以及项目质量云! 划的基础上完成的。

⑤风险分析与应对计划

风险分析就是对己识别风险的图发生概率和风险发生后对项目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和估量,包括风险定性分析和风险定量分析两种分析方一法。风险定性分析的结果主要有:项目总体风险等级、风险优先次序清单、需进一步分析和管理的风险清单等。风险定量分析的结果主要有:经量化的风险优先次序清单、项目风险发生概率、项目顺利完成的概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