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851管理学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组织设计

【答案】组织设计是指以组织结构安排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它的实质是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劳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工。组织设计的目的是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优势,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形成综合效果。组织设计因组织的战略、所处的环境、技术水平以及规模而异。

(1)组织设计所遵循的原则有:①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 ②权责对等的原则; ③命令统一的原则。

(2)组织设计的一般程序为:①设计原则的确定。根据企业的目标和特点,确定组织设计的方针、原则和主要参数; ②职能分析和设计。确定管理职能及其结构,层层分解到各项管理业务和工作中,进行管理业务的总设计; ③结构框架的设计。设计各个管理层次、部门、岗位及其责任、权力,具体表现为确定企业的组织系统图; ④联系方式的设计。进行控制、信息交流、综合、协调等方式和制度的设计; ⑤管理规范的设计。主要设计管理工作程序、管理工作标准和管理工作方法,作为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 ⑥人员培训和配备。根据结构设计,定质、定量地配备各级管理人员; ⑦运行制度的设计。设计管理部门和人员绩效考核制度,设计精神鼓励和下资奖励制度,设计管理人员培训制度; ⑧反馈和修正。将运行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回去,定期或不定期的对上述各项设计进行必要的修正。

2. 非权力影响力

【答案】非权力影响力区别于权力影响力,它是指以本人的品德、才能、学识等因素为基础而形成的。这种影响力人皆有之。品格、才能、知识和感情在自然影响力的形成中最为重要。

其中,领导者的品格主要包括道德、品行、人格、作风等,它体现在领导者的一言一行之中。优秀的品格会给领导者带来巨大的影响力。才能是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简称。作为领导者,才能是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这种才能卓越的领导者就会使人们产生敬佩感,从而增加领导者的影响力。对领导者来说,决定自然影响力的才能主要是领导才能。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才能出众的人总是知识丰富的人。知识丰富的领导者,不仅可以提高领导能力,而且还容易与人接近,博得人们的信任,从而提高影响力。对于领导者来说,决定其影响力的首先是专业知识。感情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好恶倾向的内在反映。

3. 头脑风暴法

【答案】头脑风暴法是指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

路,畅所欲言,寻求多种决策思路。该方法由英国心理学家奥斯本(AR Osborn 提出,实施该决策方法的四项原则是:①对别人的建议不作任何评价,将相互讨论限制在最低限度内; ②建议越多越好,在这个阶段,参与者不要考虑自己建议的质量,想到子}么就应该说出来; ③鼓励每个人独立思考,广开思路,想法越新颖、奇异越好; ④可以补充和完善已有的建议以使它更具说服力。头脑风暴法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畅所欲言、自由思考的氛围,诱发创造性思维的共振和连锁反应,产生更多的创造性思维。这种方法的时间安排应在1--2小时,参加者以5-6人为宜。

4. 目标效价

【答案】日标效价又称目标价值,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将要达到的目标的效用价值的估价,即对组织所提供的诱因或报酬的全部预期价值的主观估计,衡量其价值大小的依据是这些诱因或报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个人的需要。

5. 概念技能

【答案】概念技能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概念技能对于高层管理者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者较重要,对于基层管理者较为不重要。概念技能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必须具备的技能。具有概念技能的管理者往往把组织视作一个整体,并且了解组织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了解组织内部各部分是怎样相互作用的,能预见组织在社区中所起的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的作用,知道自己所属部门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管理者所处的层次越高,其面临的问题越复杂,越无先例可循,就越需要概念技能。很强的概念技能为管理者识别问题的存在、拟订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挑选最好的方案并付诸实施提供了便利。

二、简答题

6. 简述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答案】各个国家和民族对管理学的发展都有各自的贡献和价值,西方中心论是完全不符合人类历史的发展事实的。中国是四大文明占国之一,在其各个历史发展时一期,都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有:

(1)顺“道”的管理思想。在中国的文化思想中,“道”是一个使用较广,含义十分丰富的概念。其使用的情况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主观范畴的“道”,它指的是安邦治国的理论、道理; 另一类是客观范畴上的“道”,指的是事物的客观规律。川页“道”的含义在这里就是要求人们尊重客观规律,在实际工作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顺“道”的主张很早以前就在我国提出来丁,如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老子就用“道”来描述客观规律,指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管子则在老子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有自身的运动规律,人们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汉代的思想家司马迁就更加强调社会经济活动中客观规律的重要性。他主张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应当服从经济规律。可见,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就己经认识到管理必须遵守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了。

(2)“重人”的管理思想。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在研究管理活动时,十分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提

出了“重人”的管理思想。这里的“重人”有这样两重含义:一是重人心向背; 二是重人才的归离,强调人才的作用。

(3)重视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管理思想。中国的思想家一致认为,天时、地利、人和是决定事业成功与否的三个重要的因素,而这其中“人和”又是最为重要的。对于治国来说,人和能够兴邦; 对于从商而言,和气能够生财。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说法。

(4)强调领导者以身作则的管理思想。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们人多都认为权威的作用比权力要大。统治者要想服人,不能仅仅依靠权力,还要以身作则。孔子早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些思想与当今管理学所强调的管理者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行为产生影响力的观点是一致的。

我国古代管理思想丰富,管理理论方一面的著述也不胜枚举,如有“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之说,《史记·货殖列传》中详细地记载了当时经商致富的人物和事情,以及从中总结的各种经商之道。明代洪应明所著的管理哲学著作《菜根谭》,在20世纪中期的口本就曾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今天,我国古代的一些管理思想仍然对美国和口本的企业管理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不过,虽然我国古代思想家的管理思想非常丰富深邃,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当时仍然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理论,大多数理论仍然属于管理哲学的层面,管理的具体方法和原则的理论还未形成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

7. 描述控制的过程。

【答案】控制的过程主要表现为:

(1)确立标准

标准是指检查和衡量工作及其结果(包括阶段结果与最终结果)的规范。制定标准是进行控制的基础。没有一套完整的标准,衡量绩效或纠正偏差就失去了客观依据。

①确定控制对象

标准的具体内容涉及需要控制的对象,建立标准之前首先要确定企业经营与管理中哪些事或物需要加以控制。要保证企业取得预期的成果,必须在成果最终形成以前进行控制,纠正与预期成果的要求不相符的活动。

②选择控制的重点

企业必须在影响经营成果的众多因素中,选择若干关键环节作为重点控制对象。通用电气公司在分析影响和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众多因素的基础上,选择了对企业经营成败起决定作用的八个方面:获利能力; 市场地位; 生产率; 产品领导地位; 人员发展; 员工态度; 公共责任; 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平衡。

③制定标准的方法

企业可以使用的建立标准的方法有三种:利用统计方法来确定预期结果; 根据经验和判断来估计预期结果; 在客观的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工程(工作)标准。

(2)衡量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