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32综合考试(含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规划学)之土地经济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农业土地经营规模
【答案】农业土地经营规模是指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土地或耕地的数量。
2. 市场比较法
【答案】市场比较法是指用已经成交的土地与待估土地相比较,以此推出土地的价格。
3. 土地市场
【答案】土地市场是指土地这种特殊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4. 土地利用规划
【答案】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对过去土地利用经验的系统总结,并用于指导今后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践,既包括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设想,也包括对已利用土地的合理调整及挖掘土地潜力的措施。
5. 土地权属管理
【答案】土地权属管理是指国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合法权益及调整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关系的一种管理,其中包括国家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必要限制。
6. 土地使用制
【答案】土地使用制是指对土地使用的程序、条件和形式的规定,是土地制度的另一个组成部分。
二、简答题
7. 土地市场宏观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答案】土地市场宏观管理的任务和内容包括:
(1)保护土地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2)实现土地优化配置;
(3)保证土地价格的基本平稳。
8. 简述土地所有权具有的基本属性。
【答案】土地所有权的基本属性包括:
(1)土地所有权的完全性;
(2)土地所有权的排他性;
(3)土地所有权的恒久性;
(4)土地所有权的归一性;
(5)土地所有权的社会性。
9. 社会主义级差地租的性质与特点?
【答案】社会主义极差地租所反映的经济关系,是在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条件下,国家、企业和个人对超额利润的分配关系,它表现为地区间和单位间经济效益的某些差别,社会主义的极差地租的实体不再是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特定部分的转化形式,而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由土地条件优越的企业的劳动者创造的超额利润。
10.简述我国应如何实现耕地供求平衡。
【答案】我国实现耕地供求平衡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退林还地、退渔还田等措施恢复一部分耕地;
(2)鼓励农民和其他社会力量开垦荒山、荒地、海涂、河滩以及工矿废弃地以增加耕地面积;
(3)提高耕地利用率和生产能力,间接增加耕地面积;
(4)加强用地的行政管理;
(5)政府制定地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投资者多用建成区土地,少占用耕地;
(6)深入进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一套节约用地的机制;
(7)进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有利于控制耕地占用速度的土地管理体制。
11.简述中国土地市场的特点。
【答案】中国土地市场的特点包括:
(1)垄断性;
(2)权利主导性;
(3)不完全性;
(4)地域性;
(5)土地供给弹性小。
12.简述农业土地规模效益的内涵。
【答案】农业土地规模效益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纯粹规模报酬变动规律为理论基础的规模经济,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2)以资源报酬变化规律为理论基础的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即由于生产要素配合比例变动,从而使要素的使用进入合理报酬阶段而产生的效益;
(3)以机会成本为理论基础的内部经营与外部环境相协调。
13.简述土地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
【答案】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因素包括:
(1)各类土地的自然供给;
(2)利用土地的知识和技能;
(3)社会要求;
(4)价格;
(5)土地利用计划;
(6)土地供给者的行为。
14.简述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影响因素。
【答案】影响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因素包括:
(1)农业生产工具的类型;
(2)农业劳动对象的不同;
(3)土地资源和劳动力的数量;
(4)农业劳动力的素质。
三、论述题
15.试述土地市场宏观管理的手段与措施。
【答案】国家对土地市场进行宏现管理调控,要以经济手段为主,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等多种手段。其中法律手段是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的依据,经济手段是主体,行政手段是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的保证。具体说,对土地市场管理调控的手段和措施主要是:
(1)通过法制手段,调控土地市场开放的范围、规模和程度。由于我国土地市场还是刚刚开放,市场运行的条件还不完备,加之,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房地产业发展程度差异很大,因此,各地土地市场发育程度差别很大。国家必须根据各地土地市场运行的具体条件,对土地市场的开放作出明确的法律和行政规定,以调控土地市场开放的范围、规模和程度。
如在土地市场方面,考虑到企业、居民的承受能力,国家规定日前主要在东南沿海城市和内地一些大中城市实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开放土地市场。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分配实行市场机制和行政划拨“双轨制”。在“双轨制”下,国家就要有明确的法律和行政规范,即哪些土地适用市场机制(出让),哪些土地采用行政划拨手段分配,要做出明确的限定。
(2)通过制定并实施土地开发计划,调控土地市场供给量。
城市的建设发展,其土地供给,一方面靠向城郊扩展,将农业用地转为城市用地; 另一方面是进行旧城改造,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依据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并实施年度地开发计划,以控制城市土地,尤其是耕地每年的市场供给量。这项手段,可以保证土地资源的有计划利用,防止盲日开发引起土地资源的破坏与浪费; 同时又有利于城市土地市场的均衡供给,平衡市场供求关系,控制国家基本建设规模。目前实行的年度耕地占用控制指标,就是实施这项手段的一项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