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32综合考试(含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规划学)之土地经济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土地利用规划
【答案】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对过去土地利用经验的系统总结,并用于指导今后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践,既包括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设想,也包括对已利用土地的合理调整及挖掘土地潜力的措施。
2. 土地分等定级
【答案】土地分等定级是指在特定的目的下,对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进行综合评定,并使鉴定结果等级化的过程。是政府组织进行的。目的是为城镇土地的管理提供依据。
3. 抵押权
【答案】抵押权是指债权人对相关债务的抵押品享有的权利。
4. 土地使用权出让
【答案】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在转移的行为,包括出售、交换和赠予。
5. 土地利用
【答案】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人类与土地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过程。
6. 城市土地分等定级
【答案】城市土地分等定级是指依据城市土地的自然地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结合的具体差异,将土地划分为小同的等级。
二、简答题
7. 简述土地利用的必然性。
【答案】土地利用的必然性包括:
(1)土地的自然属性要求实行土地计划利用;
(2)土地的经济特性要求实行土地计划利用;
(3)正确处理土地资源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要求实行土计划利用;
(4)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土地必须计划利用。
8. 简述建立土地管理制度的客观必要性。
【答案】建立土地管理制度的客观必要性包括:
(1)土地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2)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3)土地利用后果的巨大社会性。
9. 土地市场宏观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答案】土地市场宏观管理的任务和内容包括:
(1)保护土地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2)实现土地优化配置;
(3)保证土地价格的基本平稳。
10.简述土地抵押权所具有的性质。
【答案】土地抵押权的性质包括:
(1)土地抵押权的优先清偿性;
(2)土地抵押权的附属性;
(3)土地抵押权的不可分性。
11.简述土地管理的基本目的。
【答案】土地管理的基本目的是:维护已经确定的土地所有制和土地使用制,即维护代表一国统治阶级利益的土地所有制及其相应的土地关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全社会对土地的需求,并保证全国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和充分有效的利用。
12.简述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影响因素。
【答案】影响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因素包括:
(1)农业生产工具的类型;
(2)农业劳动对象的不同;
(3)土地资源和劳动力的数量;
(4)农业劳动力的素质。
13.城镇土地定级因素选择范围。
【答案】影响城镇土地定级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繁华度:商服繁华影响度;
(2)变通条件:道路通达度、公交便捷度、对外交通便利度、路网密度;
(3)基础设施:生活设施完善度、公用设施完备度;
(4)环境条件:环境质量优劣度、文体设施影响度、绿地覆盖度、自然条件优越度;
(5)人口状况:人口密度。
14.影响资木主义绝对地租量的因素?
【答案】影响资本主义绝对地租量的因素包括:
(1)绝对地租量取决于农产品的价值与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及其实现程度;
(2)绝对地租量取决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相对水平;
(3)取决于农业投资总量。
三、论述题
1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绝对地租是客观存在的。
【答案】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国现阶段绝对地租的存在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这种必然性,要从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来源和原因等方面加以分析和说明。
(1)从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和来源看。日前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仍然大大低于工业,农业的资金有机构成也大大低于工业。
(2)从绝对地和形成的原因来看。中国现阶段仍然存在着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并要求在经济卜加以实现。与克思在理论上对绝对地租的研究和阐述有一个发展过程。
(3)从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关系看。中国仍然存在着土地使用权所有权的分离,这是绝对地租形成的前提。绝对地租是土地使用者为获得土地使用权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经济代价,它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反映的是土地使用者与所有者的经济关系。
16.试述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基本条件。
【答案】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基本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非农产业发达。农业劳动力已大量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且这些劳动力转移后获得相对长期稳定的职业和收入。这样,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农业劳动力人均负担的耕地面积才能增加,扩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才成为可能。
(2)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农机化水平的提高,要求经营土地面积的扩大有利于农机的充分利用。在以手工和畜力为主进行操作时,自然就不存在扩大规模的客观动因。
(3)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加强。一般说来,较大规模经营的成功与否,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状况。这种服务的项目愈广泛、质量愈高,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实现可能性也愈大。
(4)经营者素质的提高。大规模经营与小规模经营相比,肯定需要经营者有较高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经营者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管理能力、责任心等。
(5)集体经济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有能力在规模经营的起步阶段给予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扶持,并能在受灾年景给予经济保险,也是一个重要条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