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第二军医大学解放军102医院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细胞水平调控。

【答案】细胞水平调控又称酶水平的调控或分子水平的调控,是一种最原始、最基础的调控机制,它主要是通过细胞内的酶来实现的。单细胞生物能通过细胞内代谢物及其他调节物质浓度的改变来影响各代谢途径中某些酶的 活性或酶的含量,以维持细胞的代谢及生长、繁殖等活动的正常进行;高等生物细胞中除了这些方式外,还可通 过酶和代谢物的区域化分布等方式对代谢进行调控,使代谢途径既不相互干扰又能相互配合地进行。

2. 酶原的激活。

【答案】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和初分泌时,并不表现有催化活性,这种无活性的酶的前身物称为酶原。酶原的激活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受某种因素的作用,酶原分子的部分肽键被水解,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形成酶的活性中心,无活性的酶原转化成有活性的酶的过程。

3. DNA 二级结构。

【答案】DNA 的二级结构是指两条DNA 单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所形成的双螺旋结构。

4. 核糖体循环。

【答案】核糖体循环是指多肽链的合成是从核糖体大小亚基在mRNA 上的聚合开始,到核蛋白体解聚离开mRNA 而告终的,解聚后的大小亚基又可重新在mRNA 上聚合,开始另一条新肽链的形成的循环过程。

5. 变偶假说。

【答案】变偶假说是指克里克为解释tRNA 分子如何去识别不止一个密码子而提出的一种假说。假说以为,反密 码子的前两个碱基(端)按照碱基配对的一般规律与密码子的前两个(

端的碱基形成氢键时,则可端)碱基配对,然而tRNA 反密码 子中第三个碱基,在与密码子上

有某种程度的变动,使其有可能与几种不同的碱基配对。

6. 活性中心

【答案】活性中心是指酶分子上与底物结合并直接催化底物变成产物的区域,它是一种三维实体结构,呈裂缝、裂隙或口袋状。

7. 血脂。

【答案】血脂是血浆中所含的脂质的统称。组成血脂的脂质包括三酰甘油及少量二酰甘油和单酰甘油,磷脂主要是卵磷脂、胆固醇、胆固醇酯和游离脂肪酸。血脂并非以游离态存在,而常常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

可以分为乳糜微粒

脂蛋白极高密度脂蛋白

8. 转座子(transposon )。

DNA 序列。

极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答案】转座子是指可以在同一 DNA 分子的不同位置或者不同DNA 分子之间发生转移的

二、问答题

9. 是否只有偶数碳原子的脂肪酸才能在氧化降解时产生乙酰辅酶A? 为什么?]

【答案】不对脂肪酸分偶数链脂肪酸和奇数链脂肪酸,偶数链脂肪酸降解的产物是乙酰奇数链脂肪酸的最后三个碳原子是丙酰

的中间产物琥珀酰它可以羧化,经过三个反应步骤能转变成柠檬酸循环进入三羧另外,丙酸代谢还可通过-轻丙酸支路进行,最终形成乙酰

酸循环。

10.简述A 、B 、Z-DNA 双螺旋结构的共同特征。有哪些证据支持这种结构? 它的发现具有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答案】的共同特征包括:

(1)DNA 由两条呈反平行的多聚核苷酸链组成;

(2)组成右手双螺旋的两条链是互补的,它们通过特殊的碱基对结合在一起,碱基配对规则是一条链上的A 总是与另一条链的T , G 总是和C 以氢键配对。其中

基对有3个氢键;

(3)碱基对位于双螺旋的内部,并垂直于暴露在外的脱氧核糖磷酸骨架。碱基对之间通过疏水键和范德华力相互躲叠在一起,对双螺旋的稳定起一定的作用;

(4)双螺旋的表面含有大沟和小沟。

支持双螺旋的证据主要是X 射线衍射数据和Chargaff 规则,双螺旋发现的生物学意义是可以用来解释与DNA 相关的一切功能。

11.在大肠杆菌DNA 分子进行同源重组的时候,形成的异源双螺旋允许含有某些错配的碱基对。为什么这些错配的碱基对不会被细胞内的错配修复系统排除?

【答案】大肠杆菌在进行错配修复的时候,根据母链和新生链的甲基化程度不同而识别出新生链上错配的碱基,再将新生链上错误的碱基切除,而不会切掉母链上正确的碱基。在DNA 进行同源重组的时候,形成的异源双螺 旋尽管会含有某些错配的碱基对,但异源双螺旋的两条DNA 链上都是高度甲基化的,因此这些错配的碱基对不 会被细胞内的错配修复系统排除。

碱基对有2个氢键碱

12.在途径中,磷酸果糖激酶受的反馈抑制,而却又是磷酸果糖激酶的一种底物,试

是磷酸果糖激酶的底物,

问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并不使酶失去效用? 【答案】磷酸果糖激酶

体能量供应充足时(是一种调节酶,又是一种别构酶。也是别构抑制剂。在磷酸果糖激酶上有两个浓度较高)时,的结合位点,即底物结合位点和调节位点。当机除了和底物结合位点结合外,还和调节位点结合,使

浓度较低)时,主要与底物酶构象发生改变,使酶活性抑制。反之,机体能量供应不足(

结合位点结合,酶活性很少受到抑制。

13.简述酶法测定DNA 碱基序列的基本原则。

【答案】酶法测序的基本原理是把DNA 变成在不同碱基的核苷酸处打断的四套末端标记的DNA 片段,每套DNA 片段打断的位置位于一种特异碱基。例如:一个具有pAA TCGACT 的DNA 顺序,如果一个反应能使DNA 在C 处打断就会产生pAA TC 和pAATCGAC 两个片段;一个能在G 处打断的反应仅产生pAATCG —个片段,因此产生的片段大小决定于碱基所处的位置。当相应于四个不同碱基产生的四套DNA 片段并排进行电泳分离时,它们产生一个可以直接读出DNA 顺序的梯形区带,即与被分析链互补的DNA 链。根据碱基互补配对规律,就可以得出被测DNA 链的顺序。

14.在有氧情况下,细胞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开始能产生多少ATP?

【答案】总共将产生个A TP :胞液中的PEP 底物水平磷酸化形成1个ATP ,丙酮酸进入

个ATP , 乙酰CoA 进入柠檬酸循环线粒体基质,在其脱氢酶系脱氢生成的1NADH 作用下产生

完全氧化产生10个ATP 。

15.一个正常的喂得很好的动物用

是相同还是不同?为什么?

(2)利用结构式指出甘油三酯中哪些碳原子被大量标记?

【答案】(1)动物不能净转变乙酸成糖,但能直接将乙酸转变成脂肪酸,后者将掺入到甘油三酯的合成中,因此酯类比糖类标记得多。虽然从乙酸不能净合成糖,但

一些乙酸将进入三羧酸循环,并将将在糖中出现,因为提供给葡萄糖异生作用的前体库。 标记甲基的乙酸静脉注射,几小时后动物死了,从肝脏中分离出糖原和甘油三酯,测定其放射性的分布。(1)预期分离得到的糖原和甘油三酯放射性的水平

(2)在甘油三酯中,标记主要出现在脂酰链的间隔的位置上,如下式所示:

16.什么是

【答案】编辑?有何意义? 编辑是指在水平上改变遗传信息的过程。具体说来,

指基因转录产生的分子中,由于核苷酸的缺失、插入或置换,基因转录物的序列不与基因编码序列互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