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师范大学81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启示?
【答案】(1)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提供的启示
①要重视市场作用;
以市场为取向,承认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及市场的积极作用,实现从产品生产到商品生产的转变,是新经济政策的一个核心问题。因为只有利用商品市场经济,才能活跃农业,进而振兴工业,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同时才能在国营企业实行“商业化原则”,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
②要重视各种经济成分的作用;
转向新经济政策后,改变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力图建立单一社会主义共有制的做法,实行租让制和租借制。同时,列宁还主张重视发展合作制,认为这是农民最容易接受的过度到社会主义的唯一道路。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存在,互相促进,繁荣经济,是落后国家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真正便捷之路
③要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
列宁指出:对于执政的共产党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就是先锋队往前跑得太远,’,同时他非常严厉地批评了当时党内存在的各种官僚主义、特权思想、腐化堕落等现象。列宁主张从严治党,注意纯洁党组织; 主张改变党的领导方式,党政之间有各自的职权范围。实行党政分开是列宁对于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④要改革集权体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改革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管与制约。布尔什维党掌握政权之后,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权力过度集中的现象。在转向新经济政策后,这种权力过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在改革党的领导体制的同时,还要对国家机关进行改造,反对官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我国国情出发搞建设;
②经济发展要遵循经济规律,要循序渐进;
③要大胆的采用外国先进的发展经验,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保障其基本的生活需要;
⑤要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激发建设国家的热情。
2. 如何认识当今越、朝、老、古各国对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探索?
【答案】(1)越南对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探索
越南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的过程中,对科学社会主义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认识,
这是越共中央长期重视理论探索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关于本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越共认为,越南仍将“坚持社会主义的目标’夕,但目前尚处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级阶段”。
②关于经济体制的发展模式问题。越南已从过去高度集中、绝对计划化及平均主义、包给制经济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社会主义定向的、由国家管理的、按市场机制运行的、宏观计划调节的并通过国家法律监督的新管理模式,即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模式。
③关于经济运行机制和政策问题:
a. 要发展多种成分的商品经济;
b. 市场既是计划的根据,也是计划的对象;
c. 逐步取消包给制;
d. 由市场机制决定商品价格、汇率和利率,国家主要是利用经济办法引导市场的供求关系; e. 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实行统一管理;
f. 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商品在全国自由流通,同时扩大对外经济联系,主动融入国际经济。 ④关于所有制结构问题。越南共产党主张实行多种经济所有制,“不以私有制为主导”。
⑤关于分配方式问题。越南主张现阶段要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并存,即以按劳动结果和经济效益分配为主,并结合劳动者对生产经营的资金投入和知识的贡献进行分配。
(2)朝鲜对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探索
朝鲜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政策。
①在本国所处丁的历史阶段问题上,一方面己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社会主义建设还没有完成,目前处于不完全的社会主义阶段; 另一方面要建成共产主义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但是一国能够实现共产主义;
②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原则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加强思想教育; ③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问题上,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继续革命,把集体所有制改变成全民所有制,实现无阶级社会,争取社会主义的完全胜利;
④在资源配置方式问题上,一直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⑤朝鲜还实行高度集中的自上而下的经济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⑥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问题上,强调发扬革命精神,视经济建设为“战场”,大力发展劳动竞赛,不断提出各种战斗口号,激励群众的劳动热情;
⑦关于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关系,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但不拒绝国际经济交往。
(3)老挝对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探索
①在社会发展阶段问题上,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但当前处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级阶段”还要经过若干阶段和相当长的时间才能逐步进入社会主义。处在建设和发展人民民主制度、为逐步进入社会主义创造必要条件的历史阶段。
②老挝现阶段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与发展生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各方面需要之间的矛盾。
③现阶段的所有制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④关于国家资本主义。老挝人民革命党认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必将走向国家资本主义。 ⑤关于革新开放的主要经验:
a. 加强全党全人民团结统一和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精神是革新事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b. 一切靠人民、为人民是党的一贯宗旨;
c. 维护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宁是革新的必要条件;
d. 加强党对各个领域的领导和提高国家机关的管理效能,是革新沿着党的路线和目标前进的保证;
e. 本国的力量与时代的力量相结合,有原则地争取国际援助是老挝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国际条件。
(4)古巴对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探索
古巴改革强调从本国国情出发,走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①“稳步的改革开放”是古巴改革的显著特征。
②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上,没有完全照搬其他国家的经验,即使是成功的经验也不例外。
③关于所有制与分配制度。在所有制问题上,坚持公有制为主,允许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允许一部分人合理合法的富起来调整了过高的社会福利性分配,逐步减少分配财富的比例。
④关于全球化。认为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发展中国家应当团结起来,实行地区经济一体化,进而实现社会主义全球化。
3.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和历史教训?
【答案】(1)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
①原有苏联模式积弊太深;
②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改革路线;
③西方从外部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苏联、东欧各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长期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先是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口涅夫等人从“左”的方面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形成并维护过度集权的体制和官僚特权集团; 后是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人从右的方面背离科学社会主义,转向搞民主社会主义或自由资本主义。先“左”后右,左右交混,最终将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彻底埋葬。
(2)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历史教训
①要警惕右的,但主要是坚决彻底纠正“左”的错误;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主要弊病,是“左”的教条主义与封建专制主义残余相结合所形成的保守僵化的理论观念、过度集权的具体体制和急于求成的基本路线。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这是第三国际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的最重要、最全面、最深刻的总结。不彻底消除和根治“左”的流毒和顽症,终究会助长右的抬头,会葬送共产党和科学社会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