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旅游学概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概念解释

1. 旅游零售商

【答案】旅游零售商是指那些主营零售代理业务的旅行社,以旅行代理商为其中的典型代表,还有很多其他有此类零售代理业务的服务商。

(1)从市场营销角度看,旅行代理商作为代理经纪人,其角色是代表旅游消费者购买旅游批发经营商以及其他旅游供应商的产品。

(2)从法律角度看,旅行代理商则是旅游供应商的代理人,服务于有关的旅游供应商。旅行代理商所扮演的角色是在某一特定地域内代表委托方的有关旅游供应企业向旅游消费者销售其产品。

(3)旅行代理商凭借自己的这些专业知识和运作能力,不仅能够为客户在安排旅行旅游活动方面节省时间,还能够为客户节省费用。在开展经营方面,旅行代理商的具体业务主要包括:咨询服务、代客预订、代理服务、信息反馈。

2. 可随意支配收入

【答案】可随意支配收入又称可自由支配收入,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社会保障性消费(即按规定应山个人负担的养老金、失业保险、健康保险等社会保障费用的预支,这些费用通常在发放工资时扣除)以及日常生活必须消费部分(衣、食、住、行等)之后所剩余的收入部分。

拥有足够的可随意支配收入是一个人能够实现旅游需求的首要物质条件。可随意支配收入的水平决定着家庭或个人的旅游支付能力。它影响着一个人能否成为现实的旅游者,影响着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影响着旅游者在外旅游期间的消费构成,甚至还会影响到旅游者对出游目的地以及对旅行方式的选择。

3. 奖励旅游

【答案】奖励旅游是指公司、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为了激励员工,组织他们及其配偶外出旅游度假的活动,是激励员工的手段。

奖励旅游的出现始自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某些公司为了表彰和奖励那些工作成绩突出的销售人员,组织他们及其配偶外出旅游度假。后来,一些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的调查和分析之后,发现把旅游度假作为奖励员工的“奖品”时,所产生的激励作用远远胜于传统的金钱或物质奖励。奖励旅游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很快被各种组织所效仿。

二、简述题

4. 国家旅游组织的基本职能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国家旅游组织是指一个国家中为中央政府所承认,负责管理全国旅游行政事务的组织机构。一般地讲,一个国家的最高旅游行政管理机构通常都代表这个国家的国家旅游组织。就大多数国家的情况而言,国家旅游组织的基本职能一般包括:

(1)组织和促进国家旅游战略的实施;

(2)海外市场促销,包括在主要国际客源地区设立旅游办事处;

(3)确定需要由国家重点支持的旅游开发地区,并负责由国家财政资助的旅游开发项目的审批及其开发工作的监督与控制;

(4)就推进旅游业发展方面的有关配合问题,同其他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协调;

(5)旅游调研与统计,特别是分析和预测未来的市场需求;

(6)在与旅游相关的外交事务中代表本国政府;

(7)支持和参与旅游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即支持和组织旅游教育和培训,以满足旅游业对不同层次专业人才的需要。

5. 简述二战后团体包价旅游迅速普及的原因。

【答案】团体包价旅游之所以能够得以迅速发展和普及的原因主要有:

(1)从需求方面来看,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①省心省力:一切皆由旅行社负责计划和安排。

②安全感强:在旅行社人员带领下,以集体方式开展活动。

③省钱:由于旅行社在组织包价旅游产品时是成批量地购买旅馆床位、交通客票以及其他各种旅游服务,因而在价格上享有优惠折扣。与之相比,旅游消费者自己安排的同一旅游线路和活动内容通常都会昂贵许多。

(2)从供给方面来看,团体包价旅游的流行则主要是由于这一产品形式有利于实行批量生产,从而有利于旅行社扩大经营规模。

①评定某一饭店的等级时,通常涉及考核其“硬件,,和“软件”多项指标。其中主要的考核内容包括:

a. 设施和设备的档次和健全程度;

b. 服务项目的健全程度和提供服务的水平与质量;

c. 顾客的满意率和满意程度;

d. 社会印象。

有些地方在评定饭店的等级时,还会考核其每年支出的维修费用。

②饭店等级评定工作的实施原则一般包括:

a. 参加等级评定的饭店必须要有一年以上的营业历史;

b. 等级的评定需经多次调查之后才能确定;

c. 饭店等级的高低通常不受规模大小的限制;

d. 评定后的等级并非永久不变,根据日后情况,可升可降。

三、论述题

6. 人类早期的迁移活动是否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范畴? 为什么?

【答案】人类早期的迁移活动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范畴,原因是:

(1)综观世界各地的旅游研究,人们普遍认为,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是由人类早期的旅行活动发展和演进而来的。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无论如何,我们不宜因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可溯源于古代的旅行活动,便将人类早期的旅行活动等同于现今意义的旅游活动。

(2)由十物质基础的缺乏和社会生活范围的制约,截止到新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并不存在有意识地自愿外出旅行的需要。在这一时期中,人类确实有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生活的迁移活动,其特点主要是:

①所有这些迁移活动都是迫于某些自然因素或特定人为因素的威胁而发生,因而具有被迫性的特点;

②所有这些迁移活动的发生都是出于谋求生存的需要,因而具有求生性的特点。这类迫于生存需要而远走他乡的迁移活动,属于逃荒、避难或移民活动,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愿旅行。

(3)在原始社会的旱期,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人们客观上没有开展旅行活动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也不存在外出旅行的愿望。虽然当时的人们确有迁移活动发生,但这些活动的被迫性和求生性说明它们既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自愿旅行,更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游活动。

7. 铁路运输的出现为何会刺激人们的旅游需求?

【答案】随着铁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乘坐火车外出旅行和旅游,因为与传统的公共马车相比,乘坐火车这一新兴的旅行方式明显具有很多优点。其中的主要优点包括:

(1)费用低

乘坐火车所需的旅费远比乘公共马车低廉,使得更多的人都有能力支付旅行费用。铁路旅行很快便为人们所接受,从而使外出旅行和旅游的人数得以扩大。

(2)速度快

火车的行驶速度大大高于传统的公共马车。旅行速度的提高有效地缩短了旅途所需的时间,从而为人们抽空外出访问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

(3)运力大

火车的运载能力大大高于公共马车。公共马车只能同时载运几名乘客,而一列火车可同时载运数百人。这在技术上使得大规模的外出旅行或旅游活动的开展成为可能。

(4)通达范围广

铁路建设和运营网络的不断扩大,加之火车运行速度快等原因,使得人们外出旅行的活动半径有效地得以增大。

旅行方式的进步小仅使工商人士的业务旅行大为增多,更重要的是为人们消遣旅游活动的开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