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论作家的光色感觉

关键词:无

  摘要

本文参考、借鉴色彩学、色彩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结合语言 工具的特殊性,对作家的光色感觉心理作了一些初步的观照描述, 并在此基础上,联系创作实际,对提高作家光色感觉能力的问题作 了阐发。 光色感觉是作家艺术感觉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作家创作过程 一种很独特的心理现象。截止目前,作家和理论家对这一心理事实 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人们形成某种心理定势:提起色彩感觉和瞬 间光感,总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这只是色彩学家或绘画艺术家的事, 和作家关系不大,因而对作家产生光色感觉的心理素质、感官触及 物界光色时的感觉思维走向、作家光色感觉方式和画家的区别与联 系等问题,很少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致使一些初涉文坛的青年作 家和学习文学创作专业的青年同志,只能凭直觉经验去感觉和描写 光色,对光色感觉思维规律以及如何提高光色感觉能力的问题不甚 了了,缺乏有意识地提高自身迟钝的光色感觉能力的迫切需要。如 何克服改变这种现象呢?这是本文选题的缘起。 正文三个部分,围绕“提高作家光色感觉能力”的轴心。从必 须提高和如何提高两方面展开。第一部分阐述提高的必要性。第 二、三部分回答如何提高的问题。 第一部分:关于提高作家光色感觉能力的必要性,是从四个方 面论述的:一、生活是光色斑谰的,文学反映生活的性质要求作家 的光色感觉“荧屏”应该是“彩色”,而不能只是“黑白”的。二、 色彩和情感密切相关,而情感是文学的本质特征之一,作家表达情 感,不能忽视光色感觉能力。三、光、色彩描写对干文学作品写景、 抒情、塑造人物形象都有突出的功能,好的光色描写,依赖于作家 光色感觉能力的提高。四、光、色彩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尚属薄弱环 节,这说明作家的光色感觉能力亟待提高。从这些必要性可以看出, 研究作家的光色感觉.及强调作家光色感觉能力的提高问题,无论 在当前和今后都是有实际意义的。 第二部分:论提高作家光色感觉能力的基本途径。基本途径有 三条:一是提高色彩素质,色彩素质是光色感觉最起码的心理素质。 作家由于运用无色的语言传达光色体验,色彩索质普遍偏低,因而 必须从色彩素质的提高做起。二是提高色彩审美素质。光色感觉属 干艺术的范畴,作家必须重视色彩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提高。三 是提高语言素质。语言是作家传达光色憾觉的唯一工具。语言传达 光色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作家只有提高语言素质,认识语言工具 的特点,才能扬语言之长,避语言之短,得心应手地运用语言传达 光色感觉。 第三部分:论提高作家光色感觉能力的思维方法。这一部分是 全文的重点,共包括六个小节,分别对作家较为常见的六种光色感 觉思维方法作了论述,并联系语言特点和色彩心理学原理,具体分 析了作家各种光色感觉思维方法形成的原因、审美价值、以及对于 一般作家提高光色感觉能方的借鉴意义。总而言之,六种光色感觉 思维方法可并为三类:“采光色之源、摄光色之神”属于第一类。 这是作家特有的(相对于画家而言)光色感觉思维方法,也是我国 传统的光色感觉方式。作家感觉的重点,不是色相、明度、亮度等 外在的光色因素,而是包含着光色的事物或景物的整体,以及光色 的神态韵致等。第二类包括“滤化提纯自然光色”,“开放的色彩 感觉”,“色彩的选择调配”,“捕捉瞬间光色”等四种方法。 这四种方法和画家感觉色彩的方法很相似,都是从自然事物的基本 色相着眼感觉光和色彩,但各有侧重。第三类是“情绪着色”的方 法,“很近似画家的“写意色彩”。作家不是感觉自然的光和色彩, 而是用沉淀于心理层次、且情绪化了的色彩,对感官中的事物重新 染色。六种方法,显示出作家光色感觉不同的重点、方式、方问, 了解这些光色感觉思维规律,有助于一般作家自觉地训练提高自身 的光色感觉能力。  强调作家光色感觉能力的提高,是不是意味着文学创作非描写 光色不可?抑或描写的光色愈多愈好?本文的结束语对这个问题 以了补充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