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802经济学综合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货币供给增加的长短期影响有什么不同?

【答案】(1)凯恩斯主义认为,短期内货币供给增加会导致货币供给曲线右移,从而导致利率下降,而利率下降将会导致投资增加,从而使得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因此短期货币供给增加有效。一般认为,凯恩斯主义认为长期货币是中性的。

(2)货币主义认为,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量如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因为根据费雪的交易方程Py=MV,如果货币流通速度V 以及物价水平P 在短期内小发生变化的话,增加货币供给M 是可以增加实际国民收入y 的。在长期中,增加货币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物价水平以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如货币下资等,而不能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根据货币主义的自然律假说,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由技术水平、资源数量等非货币因素所决定,因此交易方程中的y 和M 无关,而v 在长期又是一个不变的常数,因此增加货币供给只能导致价格水平上升,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增加货币供给无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都是无效的。根据新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假如货币当局宣布打算提高货币供给,理性的当事人在形成他们的预期时会考虑这个信息并完全预见到货币供给的提高对一般价格水平的影响,结果,产量和就业会停留在自然律水平上不动。当货币工资在一个向上的价格预期下提高时,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效果就被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所抵消。这样,经济停留在垂直的长期供给曲线上,因此即使在短期,产量和就业也没有变化,即货币是中性的。

2.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人日增长对经济有哪些影响?

【答案】新古典增长理论虽然假定劳动力按一个小变的比率n 增长,但当把n 作为参数时,就可以说明人口增长对产量增长的影响。如图所示

图 人口增加的影响

图中,经济最初位于A 点的稳态均衡。现在假定人口增长率从n 增加到n' ,则图中的线便移动到线,这时,新的稳态均衡为A' 点。比较A' 点与A 点可知,人口增长率的增加

,进而降低了人均产量的稳态水平。这是从降低了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从原来的k A 减少到k' )

新古典增长理论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

对人口增长进行比较静态分析的另一个重要结论是,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增加了总产量的稳态增长率。这是因为A' 点和A 点都是稳态均衡点,稳态意味着:

所以,当人口增长率上升,总产量的稳态增长率也上升。另一方面,由于A 点和A' 点都是稳态均衡点,故人口增加对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的增长率都不产生影响。

3. 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把世界利率r*作为外生变量。 让我们考虑当这一变量变动时会发生什么。

(1)什么会引起世界利率上升?

(2)在浮动汇率的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中,当世界利率上升时,总收入、汇率和贸易余额会发生什么变动?

(3)在固定汇率的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中,当世界利率上升时,总收入、汇率和贸易余额会发生什么变动?

【答案】(1)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把世界利率:,作为外生变量,本国不能决定。在长期的开放经济中,世界储蓄和世界投资需求决定世界利率。任何减少世界储蓄和增加世界投资需求的因素都会促使世界利率上升。此外,在短期价格水平固定的条件下,任何增加世界范围内的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或减少货币供给的因素也都会使世界利率上升。

(2)在浮动汇率下,世界利率; ,上升,则国内投资将减少,IS*曲线左移; 更高的利率减少了货币需求,因此LM*曲线向右移。由于实际货币余额供给M/P固定,更高的利率就导致了超额的实际货币余额供给。为了使货币市场重新达到均衡,收入必须上升,直到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因此,在新的均衡点B ,总收入增加,汇率水平下降,贸易余额增加。如图所示。

图 浮动汇率下世界利率r*上升

(3)在固定汇率下,如果世界利率r*上升,则国内投资将减少,IS*曲线向左移动,则本币有贬值压力,中央银行为了维持汇率稳定,必将用外国货币买进本国货币以维持汇率稳定,使LM*曲线向左移动。在新的均衡点B ,总收入下降,汇率水平不变,贸易余额不变。如图所示。

图 固定汇率下世界利率r*上升

二、论述题

4. 什么是自然失业率? 影响自然失业率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自然失业率有上升的趋势。就此谈谈你的着法。

【答案】(1)自然失业率的含义

自然失业率又称“有保证的失业率”、“正常失业率”、“充分就业失业率”等,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自然失业率为摩擦性失业率与结构性失业率加总之和。

(2)自然失业率变化的影响因素

自然失业率取决于经济中的结构性和摩擦性的因素,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组织状况、人口组成、失业者寻找工作的愿望、现有工作的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加入劳动者队伍的人数等众多因素。具体而言:

①劳动者结构的变化。一般说来,青年和妇女的自然失业率高,从而这些人在劳动力中所占比重上升时会导致自然失业率上升。

②政府政策的影响。例如,失业救济制度可能使一些人宁可失业也不愿去从事工资低、条件差的职业,这就会使自然失业率上升; 又如,最低工资立法使企业尽量少雇佣人,特别是技术差的工人,同时也会加强用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

③技术进步的因素。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必然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尤其会使一些文化技术水平低的工人不断被淘汰。

④劳动市场组织状况,如劳动供求信息状况、职业介绍与指导状况等都会影响自然失业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