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859数据结构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用不带头结点的单链表存储队列,其队头指针指向队头结点,队尾指针指向队尾结点,则在进行出队操作时( )。

A. 仅修改队头指针

B. 仅修改队尾指针

C. 队头、队尾指针都可能要修改

D. 队头、队尾指针都要修改

【答案】C

【解析】用不带头结点的单链表存储队列,一般删除操作仅修改队头指针,但当队列中只有一个结点时,进行删除操作要将队头、队尾指针都修改成NULL 。

2. 设有向图G=(V, E) , 顶点集,

边集,

若从顶点V0开始对图进行深度优先遍历, 则可能得到的不同遍历序列个数是( )。

A.2

B.3

C.4

D.5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知有向图的结构如图所示。深度优先遍历的特点是尽可能先对纵深方向进行搜索, 所以可能得到的不同遍历序列分别是: ①

' ; ②; ⑤; ③。

3. 对进行基数排序,一趟排序的结果是:( )

A. 05, 46, 13, 55, 94, 17, 42 B.

C. 42,13, 94,05, 55, 46,17

D. 05,13, 46,55,17,42,94

第 2 页,共 50 页 ;

【答案】C

【解析】基数排序有两种:最低位优先和最高位优先。

①最低位优先的过程

先按最低位的值对记录进行排序,在此基础上,再按次低位进行排序,依此类推。由低位向高位,每趟都是 根据关键字的一位并在前一趟的基础上对所有记录进行排序,直至最高位,则完成了基数排序的整个过程。

②以r 为基数的最低位优先排序的过程 假设线性表由结点序列

成,

其中

分配:开始时,把

收集:把构成,每个结点的关键字由d 元组。在排序过程中,使用r 个队列组。排序过程就是对i=0, 1,... ,d -1,依次做一次“分配”和“收集”。 各个队列置成空队列,然后依次考察线性:

表中的每一个结点各个队列中的结点依次首尾相接,得到新的结点序列,从而组成新的。如果的关键字k=k,就把放进Q k 队列中。

线性表。

4. 输入序列为ABC ,可以变为CBA 时,经过的栈操作为( )。

A.push ,pop ,push ,pop ,push ,pop

B.push ,push ,push ,pop ,pop ,pop

C.push ,push ,,pop ,pop ,push ,pop

D.push ,pop ,push ,push ,pop ,pop

【答案】B

【解析】根据输入序列和输出序列可知,输入序列全部进找,然后再出找。从中可以看出,push 的数目始终大于等于pop 的数目。

5. 在下图所示的平衡二叉树中, 插入关键字48后得到一棵新平衡二叉树。在新平衡二叉树中, 关键字37所在结点的左、右子结点中保存的关键字分别是( )。

A.13、48

B.24、48

C.24、53

D.24、90

【答案】C

【解析】题目中, 插入48以后, 树根结点的平衡因子由-1变为-2, 失去平衡。这属于RL(先右后左) 型平衡旋转, 需做两次(先右旋后左旋转) 旋转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第 3 页,共 50 页

显然, 在调整后的新平衡二叉树中, 关键字37所在结点的左、右子结点中保存的关键字分别是24, 53。

6. 计算机开后, 操作系统最终被加载到( )

A.BIOS

B.ROM

C.EPROM

D.RAM

【答案】D

【解析】系统开机后, 操作系统的程序会被自动加载到内存中的系统区, 这段区城是RAM , 故答案选D 。

7. 当系统发生抖动(thrashing)时, 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Ⅰ. 撤销部分进程

Ⅱ. 增加磁盘交换区的容量

Ⅲ. 提高用户进程的优先级

A. 仅Ⅰ

B. 仅Ⅱ

C. 仅Ⅲ

D. 仅Ⅰ、Ⅱ

【答案】A

【解析】“抖动”现象是指刚刚被换出的页很快又要被访问, 为此, 又要换出其他页, 而该页又很快被访问, 必须换入, 如此频繁地置换页面, 以致操作系统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页面置换上, 引起系统性能下降甚至崩溃。引起系统抖动现象的原因是对换的信息量过大, 内存容量不足, 置换算法选择不当。所以解决的办法就是降低交换页面数量, 加大内存容量, 改变置换选择算法。但是降低交换页面数量和改变置换选择算法对于一个应用系统来讲是不可能的, 只能增加内存容量。增加内存容量可以是直接添加物理内存(大型计算机都可以在不关机的情况下增加物理内存条) , 或者, 降低进程数量, 相对地增加内存。而增加交换区容量并不能解决物理内存不足的问题, 提高用户进程的优先级会使系统的状态更加恶化。

第 4 页,共 5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