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13广播电视艺术基础之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系统性回忆

【答案】系统性回忆又称“第二天回忆”(Day-afterrecall , DAR )。主要用于广播收听率的测量。通常与电话调查相结合,始于1930年代。这种方法通常选定某一天作为听众测量的样本日期,在第二天要求随机抽取的听众回忆头一天他们所听的广播节目内容和他们听广播的情景。

2. 《正大综艺》

【答案】《正大综艺》是中央电视台与正大综艺公司合办的综合性文艺专栏节目。1990年4月开播。每周六晚播出1次,次日重播,每次2小时。前1小时为综合性文艺板块,常由“世界真奇妙”、“面向世界”、“五花八门”等专栏组成。节日后半段约1小时,为“正大剧场”,播放进口的故事片或电视剧。

3. 跳轴

【答案】跳轴是摄像术语。当拍摄运动物体时,运动物体和运动方向之间会形成一条虚拟的直线,称之为轴线。摄像机机位只能处于轴线的一侧,如果越过轴线拍摄,就会造成画面逻辑的混乱,称作跳轴或越轴。一般来说,电影的运动画面是严格按照轴线进行拍摄和剪辑的,但在某些艺术电影中为了表达剧中人物的错乱情绪,有时候会用跳轴镜头来表现。

4. 春晚

【答案】春晚,即春节联欢晚会,一般指中央电视台每年农历除夕之夜举行的综合性文艺晚会。央视春晚自1978年起开播,1983年起改为现场直播,2008年开始高清视频网络转播,近年来播出时长在5小时左右。春晚节日内容包括歌舞、小品等,形式活泼多样、雅俗共赏,是每年除夕之夜中国人民必看的节目,已成为中国新的文化现象和民俗习惯。央视春晚在演出规模、演员阵容、播出时长和海内外观众收视率方面堪称世界之最。此外,各地方电视台也陆续主办类似的综合性文艺晚会,与央视春晚相比更具地方特色。

二、简答题

5. 请从意识形态角度分析春节联欢晚会。

【答案】春节联欢晚会作为电视文艺是借助于先进的电子技术和屏幕的视听兼具的特点而产生的新型的综合艺术,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艺术门类。从1983年黄一鹤、邓在军执导的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开始,经过十多年持续不懈的努力,它已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和广泛的国际知名度,成为中国人民过年时必不可少的内容,成为全世界华人沟违民族感情、寄托乡思的纽带。

这台已形成传统的超大型综合文艺晚会,耗资最大、演出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参加演职员最多、传播面最广。每届春节联欢晚会都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主题,团结、欢乐、祥和是其一贯的基调,并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如开场踢响头三脚,照顾观众过年习俗,讲究黄金分割线,准时敲响零点钟声,以相声、小品、歌舞为三大支柱,以名主持人串联节目,以及坚持现场直播增加观众的现场感和参与感等。

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说,春节联欢晚会确实贯彻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中央指示精神,以反映、总结每年重大的政治社会事件为题,以相声、小品的方式呈现。如2009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对奥运、汉川地震等重大事件进行了回顾,报喜不报忧,尽量避免负面情绪,有着浓厚的报告材料式的演出风格。除此之外,春节联欢晚会还具有雷同化的通病,无论从策划、撰稿、灯光、演员来说都有这个通病。虽然个别的突破时不时地令人耳目一新,但形式上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动,可贵的创新精神、求异的灵动思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丧失殆尽,只剩下匠气十足的模式和框架。虽然曾经辉煌的东西至今仍有不可磨灭的光彩和价值,但是不等于说它可以永无止境地垄断观众的视野。

6. 简述电视情景喜剧的特点。

【答案】电视情景喜剧(Sitcom-Situation Comedy)一般是指一类具有喜剧风格特征的电视系列剧,时间长度一般为30-40分钟左右,以播出时伴随着现场观众(或后期合成)的笑声为主要外部特征。电视情景喜剧除了具有电视剧的一般特征和喜剧的美学特征外,还有一些其自身独特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场景、结构、语言、主题四个方面。

(1)场景

由于情景喜剧的主要角色和基本环境是永远不变化的系列剧,因此其场景较少,一集戏通常只有四五个场景,而且主要是室内景,基本不用外景。其中又有三场左右是贯穿全剧的保留场景,每一集的故事都会在这里发生; 另外一两个场景是临时场景,根据各集故事的需要临时搭置。大部分情景喜剧的场景采取舞台剧的布景方式,即三面封闭而第四堵墙是虚拟的,现场观众(如果有现场观众的话)和三台摄像机都从一面来观看戏剧的进展。

除了特殊需要的镜头,一般不拍外景戏,但每部情景喜剧都会事先拍摄一些街景或是建筑物外观的空镜头,作为转场的衔接镜头。与一般的室内剧不同,情景喜剧是在一个类似剧场的环境中拍摄的,一侧是表演区,有布景; 另一侧是观众席,中间是一条拍摄通道,拍摄时要求同时录下演员的台词和观众的笑声(这里和晚会节目是不同的,它不能出观众的画面),所以必须一次成功,这也就构成了情景喜剧同其他电视剧在制作过程中的差异。

(2)结构

从结构的插科打浑的模式看,情景喜剧也具有相当明显的特征。

①情景喜剧的幽默往往来源于人物所处的奇特情景。

②“奇特情景”通常是单一型(即每集一个)的,而且容易预测。

③居叮情和幽默往往围绕一个或者多个倒霉的主人公而展开。

④大部分剧情发生在非常有限的内部场景中,与口头喜剧表演节目相似。

(3)语言

情景喜剧可谓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其喜剧性效果是通过闲谈性的语言来实现的,它的情节展开、冲突激化和大量的幽默笑料,主要靠人物对话来完成。往往表现为话语的机智,比如巧妙地使话语与习惯语境脱轨,意外地使人从常规的话语囚笼中遁出,落入荒诞悖谬的语境之中。

(4)主题

就情景喜剧本身而言,除了现场观众的参与外,它另一个特点是跟着生活走。它的主题一般都不大,琐碎、絮叨、十分生活化,工厂流水式的制作方式、观众阅读过程逐渐培养的阅读依赖,都给它造成一个大量制作的空间。情景喜剧作为一种通俗文化,其消费的对象是普通人。这就要求其内容体现社会、接近生活,并且能够紧跟社会的变迁。

7. 简述“走自己的路”的含义

【答案】“走自己的路”是对新中国成立之初胡乔木提出的“广播要学会自己走路”的意义引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力度逐步加大。1980年10月,全国第十次广播工作会议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方针:广播电视要“自己走路”。当时张香山局长所作的报告的题目就是《坚持自己走路,发挥广播电视长处,更好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电视剧要“自己走路”,不仅意味着电视剧艺术要摆脱电影、戏剧的两根拐杖,还要充分显示声画电子传播艺术的优势,开创一条电视剧自己的发展道路。

“走自己的路”意味着电视剧本体意识的觉醒。如何把“把文艺事业搞活”,这其中就包含着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要落实“双百”方针,使文艺从“文化大革命”死气沉沉的局面中苏醒过来; 第二层意思是要把创作搞活。从外部原因看,电视剧之所以要“自己走路”,是因为电影的“断奶’,; 从内部动因看,是呼唤“电视剧本体意识的觉醒”。

8. 主持人应有什么样的心理素质?

【答案】主持人应有这样的的心理素质:

(1)需求品质。一些成功的主持人正是对自己的工作或专业有着浓厚的兴趣,才比别人有更多的积累和探索。

(2)意志品质。主持人的工作压力非常大,这不仅表现在有时工作强度很大,而且表现在面对镜头直播时不容失误的巨大心理压力,以及由于需要不断创新和同行之间的无形竞争的压力,还有作为公众人物必须面对受众批评的压力。另一方面,主持人的自制力要求体现在两个方一面:其一,主持人面对名和利时要有自制力; 其一,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对情绪要有控制,既不能对任何人与事都毫不动情、无动于衷,也不能毫无节制地仟意流露情绪,甚至走入煽情的误区。

(3)性格品质。对主持人来说,受众常常是原本不认识、不熟悉的,要赢得他们持续的信任和亲近是一种时时要面对的挑战。主持人如果有着较强的合群倾向,并伴之以开朗的性格和高超的交际能力,会更容易成功。

(4)气质品质。主持人通常需要在节目中,尤其是直播节目中应对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所以他们应具有机敏、活跃、反应迅速、有朝气的气质品质,这是优秀主持人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