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953行政管理综合之《公共政策分析》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6年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953行政管理综合之《公共政策分析》考研复试题库(一).... 2
2016年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953行政管理综合之《公共政策分析》考研复试题库(二).. 17
2016年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953行政管理综合之《公共政策分析》考研复试题库(三).. 29
2016年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953行政管理综合之《公共政策分析》考研复试题库(四).. 41
2016年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953行政管理综合之《公共政策分析》考研复试题库(五).. 53
一、概念题
1. 结构适度问题
【答案】结构适度问题是指涉及一个或几个决策者,和相对来说有限数量的政策选择方案的问题。方案的效用一致能够反应决策目标的一致。然而所选择的政策方案,其后果是不确定的,即使是在可接受的误差之内,结果预测也有相当大的困难。结构适度问题的原型来自政策模拟。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可以说明这类问题的特征。
2. 政策系统
【答案】政策系统是指由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及其与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政策系统是公共政策运行的载体,是政策过程展开的基础。政策主体(政策活动者)一般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政策客体是指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事)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人)两个方面。政策环境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3. 风险决策
【答案】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事件未来各种自然状态的发生是随机的,决策者可以根据相似事件的历史统计资料或实验测试等估计出各种自然状态的概率,并依据概率的大小进行计算分析后作出的决策。
风险型决策通常具备五个条件:
①存在着决策者期望实现的明确目标,收益大或损失小;
②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状态;
③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最后只选定一个方案;
④不同的行动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益损值可计算;
⑤在多种自然状态下究竟出现何种状态无法肯定,但对各自然状态出现的可能性(概率)却可预先估计出来。
4. 执行评价
【答案】执行评价是指对执行过程中的公共政策实施情况的评价。由于公共政策的复杂性,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是公共政策主体在制定政策时难于预料的,只有通过执行才能暴露出来。执行评价就是具体分析公共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情况,以确认公共政策是否得到严格贯彻执行,是否作用于特定的对象,是否按原定政策方案执行,人、财、物等政策资源是否充足、到位,公共政策环境是否发生了重要变化,执行机构和人员的效率、主动性、原则性和灵
活性如何。
5. 系统议程
【答案】系统议程又称公众议程,是指某个社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公众和社会团体的普遍关注,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诉求,要求采取措施加以解诀的这样一种政策议程。从本质上讲,公众议程是一个众人参与的讨论过程,是一个问题从与其具有特殊联系的群体逐渐扩展到社会普通公众的变化过程,即一个问题引起相关群体的注意,进而引起更多人的兴趣,最后受到普通公众的关注。
6. 内部评价
【答案】内部评价是由政策机构内部的评价者所完成的评价。内部评价可分为由操作人员自己实施的评价和由专职评价人员实施的评价。就政策制定者或执行者自己实施的评价而言,这类评价的评价主体对政策的全过程具有全面的了解,掌握了第一手材料,这有利于评价活动的展开; 同时,评价者可以根据评价结论,对公共政策的目标与实现方案迅速地做出调整,使评价活动真正地发挥作用。
7. 前后对比法
【答案】前后对比法是公共政策评价的基本方法,是评价活动的基本思维框架,其他一切方法都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进行。前后对比法是将公共政策执行前后的有关情况进行对比,从中测度公共政策效果及价值的一种定量分析法。前后对比法通过大量的参数对比,使人们对公共政策执行前后情况的变化一目了然。其小仅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公共政策的准确效果,还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公共政策的本质和误差,因此是公共政策评价常用的基本方法。
8. 多数决定规则
【答案】多数决定规划,是指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以得票最多的政策方案作为正式的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则。多数规则采取两种基本形式:简单多数规则和绝对多数规则。多数决定规则可大幅度地降低决策成本,但也存在一些缺陷:①“多数剥削少数”;②投票“循环”现象,即投票过程细节安排的变化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二、简答题
9. 什么是支持联盟框架? 其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答案】支持联盟框架由萨巴蒂尔提出,其思想集中地表现在《政策改变和政策学习:支持联盟的途径》一书中。萨巴蒂尔认为,分别探讨政治家、压力集团和行政管理者的作用根本就是离题的,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把政策过程看成是政策支持者的联盟。
(1)在政策领域的政策共同体中,利益集团是有组织的。在支持联盟框架的典型模型中,2-4个有着共同价值和信仰的支持联盟形成了一个特有的政策领域。这些联盟既包括国家的行为者,也包括社会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行为者。一般来说,联盟形成的纽带是某种共同的信仰,这种信仰
通常又是建立在对某个有着共同利益的公共问题的共识的基础之上。
(2)在支持联盟框架中,支持联盟一般是比较稳定的,因为促使各个集团走到一起的,不仅是共同利益的驱使,也是共同知识和信仰使然。这些集团以他们的共同价值和信仰为基础加入政策的争论中,对解决方案进行竞争和妥协。支持联盟间的竞争由政治捐客们居中调停,因为这些政治捐客们在问题解决中有着利害关系,或者因为政治和睦能给拍客们带来好处。
(3)对于导致政策改变的原因,萨巴蒂尔指出,联盟者的资源对改变政策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比如联盟者的资金、专业知识、支持者数量及合法性等,表明支持联盟影响政策的力量。此外,如问题的性质、文化价值、宪法制度以及通货膨胀和失业的程度等外部因素也左右着政策改变的路径。
(4)和多源流分析框架一样,支持联盟框架强调各种各样的个人和机构的行为者,把公共政策制定看作是一个长年累月反复不断的过程。而与多源流分析框架不同的是,支持联盟框架不仅考虑到政策改变的可能性,而且涉及到了政策改变的机制,同时更加强调系统中执行和反馈的影响。
(5)总的来说,在支持联盟的框架中,信仰体系和利益因素决定了联盟所采取的政策。与此同时,各种因素影响了政策的成功与否。
10.分析政策问题的结构从哪几个方面开展?
【答案】公共政策问题,是指基十特定的社会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通过公共行为希望实现或解决的问题。
威廉·邓恩从政策问题的结构角度,把政策问题分为结构优良、结构适度和结构不良三种类型。每一类问题的结构取决于它们的相对复杂程度。
(1)结构优良的政策问题
这类政策问题往往包含了一个或几个政策制定者,和一组很少的政策选择方案,决策者在政策方案的效用或价值方面,能够达成一致,这反映了他们对政策目标的追求具有一致性。每一种备选方案的结果是完全确定的,或者在可以接受误差之内。这类问题经常发生在公权力的较低层次。
(2)结构适度的政策问题
这类政策问题包括一个或几个决策者和相对来说有限数量的政策选择方案。方案的效用一致能够反应决策目标的一致。然而所选择的政策方案,其后果是不确定的,即使在可接受的误差之内,结果预测也有相当大的困难,结果的不确定意味着错误概率很难估计。
(3)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
这类政策问题包含了许多不同的决策者,其价值观或者是不为人们所知,或者是不可能按着连贯形式给予排列。问题的目标存在着相互竞争的冲突,无法达成共识。对政策选择及后果也可能不知道,具有不确定性以至于无法估计风险程度,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的原型是完全不具有传递性的政策问题,以至于无法估计风险程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