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放射科基础知识题库>CT成像基础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男,41岁。HBsAg(+),AFP45μg/ml。体检超声发现肝右叶有26mm×23mm大小低回声结节。CT增强扫描如图所示。最有可能的诊断为()

A . 肝血管瘤
B . 肝细胞癌
C . 肝炎性假瘤
D . 脂肪肝
E . 肝腺瘤

5岁男孩,反复发生肺炎,每年2-3次。平时乏力,活动后气促。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伴震颤,经超声心动图证实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当此病例出现显著的肺动脉高压时,其临床上可出现() A.头面部青紫。 B.上半身青紫。 C.全身性青紫。 D.末梢性青紫。 E.下半身青紫。 男性,45岁,因"突发呕血、黑粪4天"入院。体检:体温37.5℃,呼吸23/分钟,脉搏123/分钟,血压76/45mmHg,烦躁,脸色苍白,重度贫血外貌,脉细。腹部稍膨隆、腹软,无压痛和反跳痛,肠鸣音活跃。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1.7×109/L、中性粒细胞0.77,血红蛋白65g/L。患者消化道出血原因可能为() A.消化性溃疡。 B.应激性溃疡。 C.食管曲张静脉破裂。 D.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 E.胆道出血。 F.小肠血管畸形。 患儿男,7岁,平时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每年发生肺炎2~3次,活动后乏力、气促,无发绀。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Ⅲ~Ⅳ级收缩期杂音,粗糙,传导广,伴震颤。临床怀疑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此患儿胸骨左缘第3~4肋间的Ⅲ~Ⅳ级全收缩期吹风样粗糙杂音产生的机制是() A.血流通过缺损口产生。 相对的肺动脉瓣狭窄。 相对的左房室瓣狭窄。 相对的右房室瓣关闭不全。 相对的主动脉瓣狭窄。 男,24岁,冬春季节上腹痛发作已有4年,近半月来上腹痛加重,伴返酸及饥饿痛,并有半夜痛,痛醒后进食使疼痛缓解。一小时前突然发作上腹部刀割样剧痛,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腹痛迅速蔓延至全腹而来院急诊。据上述症状、体征及检查考虑诊断为()。 A.胆石症。 胆道蛔虫病。 溃疡病穿孔。 急性胰腺炎。 消化道出血。 男性,45岁,因"突发呕血、黑粪4天"入院。体检:体温37.5℃,呼吸23/分钟,脉搏123/分钟,血压76/45mmHg,烦躁,脸色苍白,重度贫血外貌,脉细。腹部稍膨隆、腹软,无压痛和反跳痛,肠鸣音活跃。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1.7×109/L、中性粒细胞0.77,血红蛋白65g/L。对上消化道出血量评估的临床依据包括() A.呕血性状与量。 黑粪性状与量。 心率水平。 肠鸣音活跃程度。 血压水平。 尿量。 血尿素氮水平。

男,41岁。HBsAg(+),AFP45μg/ml。体检超声发现肝右叶有26mm×23mm大小低回声结节。CT增强扫描如图所示。最有可能的诊断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内低密度病变,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增强密度迅速下降为低密度,增强过程表现为"快进快出",为肝细胞癌的典型强化特点。本病例可见假包膜,是肝细胞癌CT诊断的重要征象。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