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内蒙古财经大学801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什么高档物品生产者不愿意在地摊上出售产品?
【答案】如果高档物品在地摊上出售,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无法辨认出地摊上出售的是高档品还是劣质品,他愿意支付的价格就会低于高档商品的生产成本,厂商无法获利而不愿意出售商品,即造成类似二手车市场的情形。
所以,高档物品生产者愿意提高销售成本,在大商场销售,以使自己的产品和地摊上的低档品区别开来,把自己能在高档商场销售作为产品是高档品的信号,使消费者相信他并愿意多付钱。
2. 简述需求规律的含义及其特例。
【答案】(1)需求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即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数量(即需求量)越小; 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满足需求规律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2)需求规律给出了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基本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消费者的行为都严格服从这一规则。违反需求规律的特例有吉芬商品(价格上涨导致人们对它的需求反而上涨,如马铃薯)和炫耀性物品(满足人们虚荣心的物品,其价格上涨更能显示其珍贵及拥有者的社会地位,因此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
3. 作图说明完全竟争厂商短期均衡的可能盈亏状态,并据此解释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
【答案】(1)在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生产中,市场的产品价格和生产规模都是给定的,厂商只有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MC的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
(2)厂商的短期均衡盈亏状态可以分为五种情况,如图所示:
短期均衡的盈亏状态
①第一种情况为价格或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总成本,即P=AR>SAC,厂商处于盈利状态,即E ,点。
②第二种情况为价格或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总成本,即P=AR=SAC,厂商的经济利润恰好为零,处于盈亏平衡状态,即E 2点。
③第三种情况为价格或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总成本,但仍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即A VC
厂商亏损,但存在沉没成本,继续生产。此时,厂商的全部收益在弥补了全部的可变成本以外,还可以弥补一部分不变成本,即E 3点。
④第四种情况为价格或平均收益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即P=AR=AVC ,厂商亏损,且处于生产与不生产的临界点,即E 4点,此时企业可以进行生产,也可以不进行生产,因为此时,企业若进行生产,则全部收益都用来弥补可变成本,此点即为厂商的停止营业点。
⑤第五种情况为价格或平均收益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即P=AR (3)综上分析可知,厂商只有在时才会进行生产,所以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应该用SMC 曲线上大于和等于A VC 曲线最低点的部分来表示。由图可见,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它表示了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同方向变化的关系。 4. 微观经济学讨论市场失灵时,通常会举公共品供给的例子。请问:为什么通常经济学家会认为,类似国防等公共品不能通过市场来有效提供? 如果经济学家的看法正确,那为什么社会上会经常出现做好事、见义勇为、献血、志愿者等公共品自愿供给现象? 你如何用经济学理论来反驳经济学家? 【答案】(1)通常情况下,国防等公共品之所以不能由市场提供,根本上来说是由公共品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公共品同一般的私人消费品关键区别在于:公共品不具有排他性,也就是说,对于那些没有支付价格的消费者,也可以消费同其他支付价格的消费者同样数量的商品。他们在享用公共品时都想当“免费乘车者”。即支付价格的消费者的行为对其他消费者具有正的外部性,这将导致公共品的提供低于社会最优的水平。 (2)社会上经常出现的个体自愿提供公共品的现象可以从行为人的偏好上加以解释。社会上某一类行为人对公共品的偏好远高于其他个体,那么这类对公共品具有特殊偏好的人群就具有足够的激励提供公共品。这种特殊的偏好可以通过渠道诱导出来: ①某类行为人的效用函数中内嵌社会其他人的效用,这使得公共品的外部性经由效用函数内部化,令公共品的供给数量达到更有效率的水平; ②经济中某类个体认为自己主动提供公共品的行为可以诱导出其他个体进一步提供公共品,这种策略行为的互补性使得公共品的外部性内部化,也会使得公共品的供给更加有效率。 5. 一个社会仅有L 和K 两种资源,现在生产衣服的MRTS=4,而生产食物的MRTS=3,问生产上是否有效率,为什么? 如何改进? 【答案】该社会生产上是缺乏效率的。理由如下: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要求任何一对生产要素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用这两种投入要素生产的所有商品中都相等,即。该社会中,由于生产衣服和生产食物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不相等,因此,生产没有实现帕累托最优,存在帕累托改进。 具体调整过程如下:生产衣服的MRTS=4意味着生产衣服的部门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情况下愿意增加1单位的劳动而放弃4单位的资本; 生产食物的MRTS=3意味着生产食物的部门愿意少用1单位的劳动而多使用3单位的资本从而保持其产量不变。 这样两个部门所使用要素之间就可以进行交换,生产食物的部门放弃1单位的劳动给生产衣服的部门,而生产衣服的部门得到1单位的劳动后愿意放弃4单位的资本,在补偿生产食物的部门所 ,现可用这剩余需要的3个单位的资本后还有1个单位资本的剩余(两部门的产量均未发生改变) 出来的1单位的资本或者给生产衣服的部门或者给生产食物的部门,都能提高产量,实现帕累托改进。一直调整,直到L 和K 在两部门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即 托最优状态。 时实现帕累 二、计算题 6. 设有一居民李四,其效用函数为 (1)该居民的最优消费组合。 (2)若政府提供该居民2000元的食品兑换券,此兑换券只能用于食品消费,则该居民的消费组合有何变化? 【答案】(1)李四的预算约束方程为 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 其中 , 得:。 将上式代入预算约束方程,可以得到:。 将边际效用函数和商品价格代入一阶条件,可,x 为食品消费量; y 为其他商品消费量。其中,另外,该居民的收入为5000元,二与Y 的价格均为10元,请计算: (2)政府提2000元的食品兑换券,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时,食品消费量不能低于200单位。假设政府提供该居民2000元的食品兑换券为2000元现金,此时李四的预算约束方程为: 则李四的最优消费组合为:从李四的最优消费组合可以知道 费单位收入用于食品消费。因此,, 。即李四不仅消费了2000元的食品兑换券还花,为政府提供了2000元食品兑换券后的最优消费组合。 7. 设生产函数为,式中Q 为产量,L 和K 分别为不同的生产要素,设L 和K 的投入价格为P L =50元,P K =80元,试求: (1)试写出边际产量函数; (2)如果生产400个单位的产品,应投入L 和K 各多少才能使成本最低? 此时成本是多少? (3)如果总投入为600元,应投入L 和K 各多少才能使产量最大? 此时最大产量是多少? 【答案】(1)生产函数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