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连海事大学Z04自动控制原理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简述控制理论的基本任务。
【答案】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自动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控制理论主要是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包括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
2. 对于超前、滞后、滞后一超前三类校正装置
(1)分别阐述其控制功能;
(2)对于PI 控制、PID 控制、PD 控制,分别属于上述三类校正装置的哪一类?为什么? (3)对于高通滤波器、中频滤波器、低通滤波器,分别属于上述三类校正装置的哪一类?为什么?
【答案】(1)超前校正具有相角超前和幅值扩张的特点,即产生正的相角移动和正的幅值斜率。超前校正正是 通过其幅值扩张的作用,达到改善中频段斜率的目的。因此采用超前校正可以增大系统的稳定裕度和频带宽度, 提高了系统动态响应的平稳性和快速性。但是,超前校正对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作用不大,且使抗干扰的能力有 所降低。滞后校正具有幅值压缩和相角滞后的性质,即产生负的相角移动和负的幅值斜率。利用幅值压缩,有可 能提高系统的稳定裕度,但将使系统的频带过小;从另一个角度看,滞后校正通过幅值压缩,可以提高系统的稳 定精度。滞后超前校正装置综合了超前校正装置和滞后校正装置的特点,当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都达不到 要求时,可以考虑使用滞后超前校正装置。
(2)PI 属于滞后校正装置,因为它具有相位滞后作用;PD 属于超前校正装置,因为它可以提高超前相角; PID 属于滞后超前校正装置,因为其在低频段具有滞后效应,在中频段具有超前效应。
3. 局部反馈校正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局部反馈校正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减小系统的惯性,加快系统的反映速度,从而提高系统的调节品质。
二、分析计算题
4. 设恒温箱温度控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若要求温度保持在
相平面上画出温度控制系统的相轨迹,并计算温度由
到
的精度。
恒温箱由常温启动,试
的升温时间和保持湿度
图1
【答案】由线性部分的传递函数和系统结构图可得
由非线性环节的特性可得 进一步整理得 相轨迹方程为
相轨迹如例图2所示。
图2
在升温时,相轨迹沿AB 运动,由
升到
所需时间为
由相平面可知,保温精度为
5. 已知非线性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描述该系统的动态方程组如下
(1)求出(2)求出
画出非线性环节的输入、输出静特性关系曲线: 平面上的等倾线方程,开关线方程;
(3)请说出相轨迹的两个特点。
图
【答案】(1)由题意可得
非线性特性为单位理想继电器(图略)。 (2)根据已知条件
整理可得
由
可得
求相轨迹的等倾线方程,
令整理可得等倾线方程为
开关线方程为e=0。
(3)相轨迹的特点:①奇点在横轴上;②在相平面的上半平面,相轨迹点总是向着右方移动,在相平面的下半平面,相轨迹点总是向着左方移动;③除奇点外,相轨迹垂直穿越横轴。
6. 已知采样系统如图所示,其中试求:
(1)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2)判断系统是否稳定。
(3)写出描述系统教学模型的差分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