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武汉音乐学院音乐(专业学位)813专业基础课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学堂乐歌
【答案】学堂乐歌是一种20世纪初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课及教唱的歌曲,以及为此而编创的歌曲。创作方式以依曲填词为主,旋律多选自日本、欧美曲调或中国传统乐曲、民歌曲调,也有少量自创曲调。歌曲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大部分反映富国强兵、抵御外侮的爱国思想,还有一些宣传妇女解放、反映学生生活,也有少部分鼓吹封建伦理道德。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曾志态等,代表作品有《体操一兵操》、《春游》等。学堂乐歌标志着我国近代音乐历史的开端。
2. 刘雪庵
【答案】刘雪庵是作曲家。他的旱期作品主要为抒情乐曲,其中《踏雪寻梅》、《飘零的落花》、《枫桥夜泊》等乐曲典雅高洁,温柔敦厚,艺术韵味浓郁; 另一类抒情乐曲则借鉴占乐府的通俗易懂,如《早行乐》、《采莲谣》等婉转动听,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九·一八”事变后其创作风格转变为铁与血的呐喊,代表作有抗战歌曲《长城谣》、《离家》、《上前线》:独唱歌曲《红豆词》、《春夜洛城闻笛》:钢琴曲《中国组曲》等。
3. 青主
【答案】青主是音乐美学家、作曲家。青主撰写的音乐美学专著《乐话》和《音乐通论》,是我国近代较早的具有较为完整体系的音乐美学论著。他创作有中国最早的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出版了《清歌集》,并与夫人华丽丝合作了歌集《音境》,是我国近代音乐美学的开拓者、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先驱人物之一。
4. 李叔同
【答案】李叔同是艺术教育家,学堂乐歌代表人物之一。在音乐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为乐歌创作、音乐教育和创办期刊。留存的乐歌作品70余首,编作的乐歌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加上他具有较为全面的中西音乐文化修养,选用的多为欧美各国的通俗名曲,曲调优美动人,清新流畅,词曲的结合贴切顺达,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代表作品有《春游》、《送别》等。晚年出版有《清凉歌集》。李叔同培养了一批优秀艺术人才,并独立编辑出版了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
5. 秧歌剧
【答案】秧歌剧是一种在民间秧歌基础上产生的新型小歌剧,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熔戏剧、音乐、舞蹈于一炉。秧歌剧吸收了戏曲音乐成分和陕北民歌因素,内容多反映边区人民生产、参军、学文化、减租斗争。以过场音乐、齐唱、对口唱及合唱等形式来表现剧情,其语言和音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乐队以民族乐器为主,根据需要适当加入西洋乐器。代表作《兄妹开荒》、《牛永贵负伤》、《周子山》等。秧歌剧的出现为新歌剧的产生积累了宝贵的创作经验。
6. 《新诗歌集》
【答案】《新诗歌集》是近代歌曲集。共收录了赵元任于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14首歌曲,如《卖布谣》、《教我如何不想他》、《也是微云》、《海韵》等。歌词均选自当时著名的白话体新诗,在音乐旋律、和声上有意识地进行“中国化”的探索,并在“序”中提出具体理论观点。这些歌曲鲜明地反映了“五四”新文化精神,代表着20世纪20年代我国音乐创作的高水平。
二、选择题
7. 乐歌《送别》是一首脍炙人151的作品,它的创作方式是( )。
A. 依词谱曲
B. 依曲填词
C. 自创词曲
D. 集体创作、口口相传
【答案】B
【解析】《送别》的创作方式是依曲填词。李叔同编写的《送别》,其原曲调是取自美国通俗歌曲作家奥德威(John P.Ordway , 1824-1880)的《梦见家和母亲》的曲调填词的。它也是直接取于经过日本填过词的《旅愁》再填写的。
8. 《保卫黄河》是钢琴协奏曲《黄河》的第( )乐章。
A. 二
B. 四
C. 六
D. 七
【答案】B
【解析】《黄河》钢琴协奏曲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救亡歌曲《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为《黄河船夫曲》,第二乐章为《黄河颂》,第三乐章为《黄河愤》,第四乐章为《保卫黄河》。
9. 萧友梅以( )一文通过答辩,获得了博士学位。
A. 《中国古代乐器考》
B. 《论中国古典歌剧》
C. 《西洋音乐进化史的鸟瞰》
D. 《乐话》
【答案】A
【解析】萧友梅,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家。1912年留学德国,就读于莱比锡大学及莱比锡音乐学院,1919年以论文《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中国古代乐器考》,1916掉提交)获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十学位。1920年回国后,先后主持多家音乐教育机构,被誉为“中国现代音乐教育之父”。B 项,王光祈以《论中国古典歌剧》一文获波恩大学音乐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最早在欧洲为祖国争得荣誉的音乐学家。C 项,黄自的《西洋音乐进化史的鸟瞰》于1929年发表在《乐艺》季刊上。D 项,《乐话》是青主的音乐美学代表著作。
10.下列哪种观点属于“全盘西化”倾向的音乐思想( )。
A. 你要知道什么是音乐,你还是要向西方乞灵。
B. 学西洋好的音乐方法,而利用这方法来研究和整理我国的旧乐与民谣。
C. 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粹,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的调合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
D. 不当图习外风,以移易国性,况古谱亦未必完全无考也。
【答案】A
【解析】中国近代的音乐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流派:“全盘西化”、“国粹主义”和“中西融合”。“全盘西化”倾向的音乐思想认为中国传统音乐无论从器物层面还是从观念层面,都被认为己不适于时代的发展需要,因而必须加以抛弃,取而代之的便是全面输入西方音乐。BC 两项是“中西融合”的思想观点。D 项,是“国粹主义”支持的主张。
11.1936年出版的《中国组曲》是我国第一部钢琴套曲,其作曲者是( )
A. 贺绿汀
B. 黄自
C. 刘雪庵
D. 丁善德
【答案】C
【解析】刘雪庵创作的四首钢琴小品《中国组曲》:“想当日梢头独占一枝春,嫩绿嫣红何等媚人,不幸攀折惨遭无情手,未随流水转坠风尘; 莫怀薄辛惹伤情,落花无主任飘零; 可叹世人未解侬心苦,向谁去呜咽诉不平! ”在著名的俄籍作曲家、钢琴家齐尔品举办的“征求具有中国风味钢琴曲”的比赛中受到高度评价。后来,齐尔品曾将《中国组曲》介绍到欧美演奏,并先后在巴黎、纽约出版。
12.《玫瑰三愿》的词曲作者分别是( )
A. 龙沐勋,贺绿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