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同济大学人文学院639汉语言文学综合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湘行散记》
【答案】《湘行散记》是沈从文创作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一个戴獭皮帽子的朋友》《桃源与沉州》等十一篇,均为作者1934年冬重返湘西时沿途见闻的纪实。这部散文集记述范围较广,作者赞美故乡人性美的同时,也暴露某些现实生活的黑暗面。作品将游记、散文、小说揉为一体,熔抒情、叙事和议论为一炉,文笔隽永秀逸,具有浓郁的乡土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2. 南国社
【答案】1924年,田汉与其妻易漱瑜受新文化运动影响创办文艺刊物《南国半月刊》,“南国”的名称从此流传下来。1926年,田汉与唐槐秋、唐琳、顾梦鹤等创办南国电影剧社,从事电影的制作。1927年冬,南国电影剧社改组为南国社,设有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五部,以戏剧活动为主。其宗旨是“团结能与时代共痛痒之有为青年作艺术上之革命运动”。主要成员有田汉、欧阳予倩、徐志摩、徐悲鸿、周信芳等,创办刊物《南国月刊》《南国周刊》。
3. 鸳蝴派
【答案】鸳蝴派是鸳鸯蝴蝶派的简称。鸳鸯蝴蝶派是盛行于清末民国初的文学流派,以小说创作为主,20世纪三十年代趋于衰微。该派无严密的组织,只是一批趣味相近的文人自觉或不自觉的投合,有部分南社社员。作家作品多,活动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早期代表作如《玉梨魂》《孽冤镜》《兰娘哀史》等,多为文言哀情小说。“五四”以后则多用白话创作。晚期作品如《啼笑因缘》等,也吸取了新文学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该派作品题材,不限于爱情,还有社会、武侠、侦探、讲史、讽刺、谴责、公案等。
4. “新感觉派的圣手”
【答案】“新感觉派的圣手”是指新感觉派作家穆时英。穆时英注重心理分析,运用感觉主义、印象主义等现代派手法,来表现大都市光怪陆离的生活。穆时英将新感觉派小说推向成熟,同时也是中国现代“都市文学”的先驱者。他的代表作品有《夜总会里的五个人》《南北极》《白金的女体塑像》等。
5. 巴金爱情三部曲
【答案】《爱情三部曲》包括《雾》《雨》《电》,是巴金描写“革命与爱情”一类题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巴金自己最珍爱的作品。《爱情三部曲》较集中地体现了无政府主义思想,包含着他的寄托与理想,小说以革命加恋爱为题材,侧重表现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反抗、追求和
苦闷,作品以爱情作为小说的连续性表现主题,表现了青年人一方面渴望自我解放,另一方面又不能摆脱封建旧势力的束缚; 既刻画了他们的挣扎奔突与反抗,又写出了旧世界是如何断送青年的幸福的。
6. 《雅舍小品》
【答案】《雅舍小品》是梁实秋创作的一部现代散文集,集子里的散文人约写于19391947年间,先后发表在《星期评论》和《世纪评论》等杂志上,1949年结集由台湾正中书局出版,列入正中文艺丛书。《雅舍小品》于平凡中显真诚,于小节处蕴含哲理,其散文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
7. 《上海屋檐下》
【答案】《上海屋檐下》是夏衍于1937年创作的三幕悲喜剧,剧情主要围绕林志成、杨彩玉、匡复三人之间复杂的感情纠葛展开。三幕戏都发生在同一场所,五户人家同时表演,剧情前后不到一天时问,灵活运用了“三一律”。全剧同时写出性格、命运各不相同的十几个人物,主线突出,结构单纯,又保持了生活本身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8. 《新青年》
【答案】《新青年》是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的一份综合性文化月刊。它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刊物之一。《新青年》在早期主要宣传民主与科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后受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青年》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新青年》坚持“世界的而非锁国的”的原则,对于外国文学的各种流派和作家采取了开放的态度,它先后译介了国外许多著名作家的作品。为了保卫和推进文学革命,《新青年》还进行了反对封建复古派文人及其他封建文学潮流的斗争。
二、填空题
9. 周立波的和赵树理的____是二部描写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代表小说。
【答案】《山乡巨变》; 《三里湾》
【解析】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是《暴风骤雨》的续篇。它由正、续篇组成,艺术地展现了合作化运动前后,中国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时的精神风貌和新农村的社会面貌,剖析了农民在历史巨变中的思想感情、心理状态和理想追求,从而说明农业合作化是中国农村的第二次暴风骤雨。《三里湾》是赵树理小说创作中的代表作,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通过几个旧式农民家庭的变化,揭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这场变革在农村所引起的巨大反响。
10.曹禺的成名作是____。
【答案】《雷雨》
【解析】曹禺一生创作甚多,他在大学期间创作的《雷雨》一剧是其处女作,也是成名作,这部剧奠定了曹禺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戏剧史上的地位。
11.鲁迅散文诗《秋夜》最先发表在____。
【答案】《语丝》
【解析】《秋夜》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的第一篇,发表于1924年12月1日的《语丝》杂志。《语丝》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以散文为主的文学刊物,刊载的简短犀利的思想杂感、社会批评随笔、小品散文等,承续了“五四”“随想录”的思想精髓,更为洒脱一一“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要竭力加以排击”。形成了“语丝文体”一一排旧促新、放纵而谈、说古论今、不拘一格。
12.最能代表“五四”新文学狂飘突进精神的诗集是____。
【答案】《女神》
【解析】《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它开辟了一代新诗风,成为新诗运动的奠基之作。它还强烈体现了“五四”时代狂飘突进的时代精神,彻底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热切追求自由解放和赞美光明新生的精字申。
13.鲁迅于1919年在《国民公报》上发表了以____为总题的一组散文诗。
【答案】《自言自语》
【解析】《自言自语》出自鲁迅的《集外集拾遗补篇》,本篇最初连载于《国民公报》“新文艺”栏,署名神飞。鲁迅的《集外集拾遗补篇》共7章。
14.____在《现代》4卷1期上发表的《又关于本刊中的诗》提出要创作表现“现代的情绪”和具有“现代的诗形”的“纯然的现代诗”。
【答案】施蛰存
【解析】施蛰存在《现代》4卷1期上发表的《又关于本刊中的诗》一文,是现代派诗歌的一个宣言。
15.周作人于1921年发表____,专门探讨一现代散文的概念。
【答案】《美文》
【解析】1921年6月周作人发表题为《美文》的文章,真正从理论上确认了文学性散文的地位。该文把以抒情叙事为主的艺术性的散文视作美文,摆到了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位置,实际上也就阐明了艺术性散文的文类品格。
16.《文学革命论》的作者是____。
【答案】陈独秀。
【解析】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丁《文学革命论》,表明了坚定的文学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