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住院医师医学检验科Ⅰ阶段题库>内分泌科题库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某患者,临床疑为DIC,应选择下列哪组筛选试验项目()

A . 血小板、PT、纤维蛋白原
B . 血小板计数、血块收缩、BT
C . CT(试管法)、PT、APTT
D . APTT、血小板计数、BT
E . BT、束臂试验、CT(试管法)

产后异常的临床表现是()。 外阴伤口的灼热、红肿、脓性分泌物甚至伤口裂开。 产后12小时体温37℃。 产后4天,腹股间出现肿、胀、痛。 产后4天仍为血性恶露。 产后2天下腹部阵痛,有时需服止痛片。 能有效杀灭炭疽芽胞的方法是() A.石炭酸。 B.漂白粉。 C.高锰酸钾。 D.甲酚。 E.煮沸30分钟。 总量指标按其说明总体特征的内容不同分为()。 A.总体标志总量指标和总体单位总量指标。 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C.实物总量指标和价值总量指标。 D.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呼吸功能检查,下列哪项不正确() FEV1下降。 FEV1/FVC%下降。 MMFR上升。 弥散量下降。 残气量增加。 护生小李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练习,她不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的是()。 手持无菌镊的上1/3处。 持无菌容器时手指不可触及容器边缘。 未使用过的无菌敷料放回无菌容器中。 将无菌盘的盖巾扇形折叠时,开口边向外。 戴无菌手套的手触及另一手套反折面(手套外侧面)。 某患者,临床疑为DIC,应选择下列哪组筛选试验项目()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于多种病因所引起的血栓与止血病理生理改变的一个中间环节。其特点是体内有血小板聚集,病理性凝血酶生成,纤维蛋白在微血管中沉积,形成广泛性微血栓。在此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使凝血活性减低。同时,通过内激活途径引发继发性纤溶亢进。因此出现了微缸栓病性凝血障碍和出血症状。BPC减低,PT延长和Fg含量减低为DIC的筛检试验;以FDP和D-二聚体的阳性或明显增高为确诊试验,对典型DIC可以作出实验诊断。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