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813旅游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解释

1. 旅游资源

【答案】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内涵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能够拉动旅游者来访的吸引力本源;

(2)表现旅游资源吸引力的某一或某些事物同以它为核心所形成的活动环境有关:

(3)某一事物作为旅游资源的地位不是永恒的,它会随着对旅游者吸引力的消失而不再是旅游资源;

(4)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

2. 大众旅游

【答案】大众旅游有双重含义:

(1)大众旅游指的是大众化旅游或旅游活动的大众化,亦即旅游活动参加者的人员范围己经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

(2)大众旅游是指大众型旅游,即随着现代旅游活动的大规模开展而形成的以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大众型旅游模式。大众型,实指旅游活动的规模化开展形式,特别是指旅游者在旅行社的组织和安排下,按照预定的时一间、线路和活动内容,以大规模的集体活动方式开展旅游。

3. 国家旅游组织

【答案】按照世界旅游组织所作的有关解释,国家旅游组织是指一个国家中为中央政府所承认,负责管理全国旅游行政事务的组织机构。一般地讲,一个国家的最高旅游行政管理机构通常都代表这个国家的国家旅游组织。

上述定义表明,在任何一个国家中,凡是为中央政府所认可,全面负责对全国旅游发展行使管理的组织机构,皆可称之为该国的国家旅游组织。这意味着国家旅游组织的设置形式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能不是政府机构。综观世界各国的情况,国家旅游组织的设置形式大致上可划分为三类:

(1)由国家政府直接设立,在编制卜作为国家政府的一个部门或机构。如美国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管理局下设旅游事务署;

(2)经国家政府承认,代表国家政府执行全国性旅游行政事务的半官方组织。如加拿大旅游委员会;

(3)经国家政府承认,代表国家政府行使旅游行政管理职能的民间组织。如德国和新加坡的

国家旅游组织都是由这种民间组织兼任。

4. 旅游景点

【答案】(1)广义的“旅游景点”

从广义上讲,任何一个可供旅游者或来访游客参观游览或开展其他休闲/娱乐活动的场所,都可被看作是旅游景点。这种场所的地理概念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甚至实为一个旅游景区。“旅游”景点实为面向所有公众开放的公共景点。

(2)狭义的旅游景点

旅游景点所指的是那些由某一组织或企业对其行使管理的封闭式旅游景点,即有明确的界线与外界隔开,并设有固定的出入口,能够对游人出入行使有效控制。明确的界线,是指该景点的区域通过圈以围墙、或设以栅栏、或借助某种天然条件而形成的边界。基于狭义概念的理解,旅游景点是指“专为供来访公众参观、游乐或增长知识而设立和管理的长久性休闲活动场所”。

这一定义所反映和强调的是,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应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或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①专用性。旅游景点是指定用来供游人参观、游览或开展某类休闲活动的场所。这种专用性的指定要么是出于商业性决策,要么是出于政府有关部门的公益性政策。

②长久性。是指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必须有其长期固定的场址,并利用这一场址发挥其固有职能。

③可控性。旅游景点必须有人行使管理,必须能够对游人的出入行使有效控制。

5. 旅游零售商

【答案】旅游零售商是指那些主营零售代理业务的旅行社,以旅行代理商为其中的典型代表,还有很多其他有此类零售代理业务的服务商。

(1)从市场营销角度看,旅行代理商作为代理经纪人,其角色是代表旅游消费者购买旅游批发经营商以及其他旅游供应商的产品。

(2)从法律角度看,旅行代理商则是旅游供应商的代理人,服务于有关的旅游供应商。旅行代理商所扮演的角色是在某一特定地域内代表委托方的有关旅游供应企业向旅游消费者销售其产品。

(3)旅行代理商凭借自己的这些专业知识和运作能力,不仅能够为客户在安排旅行旅游活动方面节省时间,还能够为客户节省费用。在开展经营方面,旅行代理商的具体业务主要包括:咨询服务、代客预订、代理服务、信息反馈。

6. 旅游承载力

【答案】旅游承载力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在严格的意义上,旅游承载力指的是,在不至于导致当地的环境质量和来访游客的旅游经历质量出现不可接受程度的下降这一前提之下,一个旅游目的地所能接纳的最大游客活动量。通俗地理解,旅游承载力也可以是指在不至于导致当地

的环境质量和来访游客的旅游经历质量出现不可接受程度的下降这一前提之下,一个旅游目的地所能接纳外来游客的最大能力。

二、简述题

7. 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要点。

【答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长期以来广为流传的一种动机理论。人们广泛引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去解释行为动机的产生,包括借用这‘理论去解释旅游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1)马斯洛的这一理论的内容要点包括:

①人有着多种小同的需要,即人的需要多样性;

②这些不同的需要之间有层次高低之分;

③对于任何个体而言,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会向上一个层次的需要发展,也就是说,才会产生向上一个层次的需要。

(2)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5个层次,即:

①生理需要:食物、饮水、氧气等等。

②安全需要:治安、稳定、秩序、受保护。

③爱的需要:情感、归属感、(亲友间的)感情联系。

④受尊重的需要:自尊、声望、成功、成就。

⑤自我实现需要:指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力的需要。

8. 简述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特点。

【答案】根据进入新千年以来的情况,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发展表现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

(1)增长速度快

首先是出境旅游人次增长速度快。随着出境旅游政策的放宽和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增多,近年来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的规模持续增大,这一期间,虽然因私出境人次和因公出境人次都在增加,但因公出境人员所占的比例相对下降,因私出境人员所占的比例则在增大。另一方面,由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旅游人数小仅所占比例较低,而且其比重呈下降趋势。出境旅游规模的持续上升和散客比重的不断增大,反映出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发展正在加速走向成熟。此外则是出境旅游消费额增长速度快。从人均消费支出看,我国公民出境旅游者在海外逗留期间的人均消费开支也己超过来我国内地入境旅游者的人均消费开支。

(2)出境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范围拓宽

进入新千年以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各个领域中的国际交往都在增多。为了配合这些发展,中国政府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确定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目的地。这使得我国公民自费出境旅游时,对出游目的地有了更多的选择。

(3)客流流向以亚太地区为主

在出境旅游的客流方面,尽管可供选择的目的地很多,但主要流向1直都是近距离的国家和地区,特别是那些开放时间比较早、距离比较近的亚太地区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