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843微生物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菌环。

【答案】菌环是捕虫菌目的真菌和一些半知菌会产生菌环和菌网等的特化菌丝,其功能是捕捉线虫,然后再从环或网上生出菌丝侵入线虫体内吸收养料。

2. 伤寒玛丽。

【答案】伤寒玛丽,本名MaryMallon , 是20世纪一名美国女厨师。后因其周围陆续出现大批伤寒患者而使她被怀疑为传染源。经检验她属于一定健康的伤寒带菌者,可不断通过粪便排出伤寒沙门氏菌。由此她名留传染病史界,以望世人警惕带菌者的危害。

3. 过滤除菌。

【答案】过滤除菌是指利用一定孔径的滤膜阻止微生物的通过而除去溶液中或者空气中微生物的除菌方法。

4. 中枢免疫器官。

【答案】中枢免疫器官,又称一级淋巴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部位。

5. 完全抗原与半抗原。

【答案】完全抗原是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的抗原,包括大多数常见的抗原,如多数蛋白、细菌细胞、细菌外毒素、病毒体和动物血清等;

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是只有反应原性而没有免疫原性的抗原,如大多数多糖、类脂、核酸及其降解物以及某些药物等。

6. 消毒。

,而不能杀死微生物的芽孢的除菌【答案】消毒是指只杀死微生物的营养体(主要是病原菌)

方法。

7. 营养物。

【答案】营养物是指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在微生物学中,它还包括非常规物质形式的光辐射在内。

8. 捕食。

【答案】捕食是指一种大型的生物直接捕捉、吞食另一种小型生物以满足其营养需要的相互关系。

二、简答题

9. 为什么导致蛋白质表面氨基酸变化的突变一般不会引起表型的变化?而蛋白质内部氨基酸的替换则会引起表型变化?

【答案】由于蛋白质表面氨基酸的变化一般不影响蛋白质的功能,因此一般不会引起表型的变化,而突变引起的蛋白质内部氨基酸发生变化(包括酶的活性位点)可能剧烈地改变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从而改变其功能,破坏酶的活性。

10.简述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答案】大肠杆菌的生物特性有:

(1)大肠杆菌是埃希氏菌属的模式种。

(2)化能有机营养,兼顾呼吸和发酵两种产能系统。

(3)肠道内正常菌群,合成维生素B 、维生素K 供人体利用,产大肠杆菌素,可抑制肠道内痢疾杆菌等致病菌和腐生菌的孳生。大肠杆菌是条件致病菌,可引起肾、膀胱等泌尿系统的肠外感。

11.比较细菌和酵母菌菌的乙醇发酵。

【答案】(1)二者的主要差别是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途径不同。

①酵母菌和某些细菌(胃八叠球菌、肠杆菌)的菌株通过EMP 途径生成丙酮酸;

②而某些细菌(运动发酵单胞菌、厌氧发酵单胞菌)的菌株通过ED 途径生成丙酮酸。(2)丙酮酸之后的途径完全相同。

12.什么是选择性培养基?试举一实例并分析其中选择功能的原理。

【答案】(1)选择性培养基:就是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

(2)功能:是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效率。

(3)实例:例如根据红曲霉有耐酸和耐高温的特性,采用了明矾来调节酸度和用酸米来抑制杂菌的方法,培养出纯度很高的红曲。

13.简述化能自养型微生物能量代谢的特点。

【答案】化能自养型微生物能量代谢的特点:

(1)无机底物的氧化直接与呼吸链发生联系,即由脱氢酶或氧化还原酶催化的无机底物脱氢或脱电子后,可直接进入呼吸链传递,这与异养微生物对葡萄糖等有机底物的氧化要经过多条途

径逐级脱氢明显不同;

(2)呼吸链的组分更为多样化,氢或电子可以从任一组分直接进入呼吸链;

(3)产能效率即P/O比一般要低于化能异养型微生物。

14.试述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的方式。

【答案】(1)转化是指受体菌直接吸收供体菌的DNA 片断而获得后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通过转化方式而形成的杂种后代称转化子。转化的过程是:

①供体菌的dsDNA 片断与感受态受体菌细胞表面的膜生DNA 结合蛋白相结合,其中一条链被核酸降解,另一条进入细胞。

②来自供体菌的ssDNA 片断被细胞内的特异蛋白RecA 蛋白结合,并使其与受体菌核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配对形成杂合DNA 区段。

③受体菌染色体组进行复制。

④细胞分裂后,形成一个转化子和一个仍保持受体菌原来基因型的子代。

(2)转导通过缺陷噬菌体的媒介,把供体细胞的小片段DNA 携带到受体细胞中,通过交换与整合,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转导。转导的类型分为普遍转导和局限转导。

普遍转导又包括完全普遍转导和流产普遍转导。局限转导又分为低频转导、高频转导、溶源转导。

(3)接合供体菌通过性菌毛与受体菌直接接触,把F 质粒或其携带的不同长度的核基因组片断传递给后者,使后者获得若干新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接合。大肠埃希氏菌的4种接合型菌株

菌株。

(4)原生质体融合,通过人为的方法使遗传性状不同的两个细胞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借以获得兼有双亲遗传形状的稳定重组子的过程。

15.简述负控诱导和正控诱导两种操纵子转录调控的差异。

【答案】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

(1)调节基因的产物在负控中是阻遏蛋白,在正控中是激活蛋白;

(2)阻遏蛋白的结合位点是操纵区,激活蛋白的结合位点是激活蛋白结合位点。

16.试举五例说明在人类历史上因对致病微生物的无知而遭传染病大流行之害。

【答案】示例:

(1)黑死病;

(2)炭疽病;

(3)狂犬病;

(4)霍乱;

(5)天花。

三、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