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暨南大学管理学院828管理学及微观经济学之《管理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战略业务单位
【答案】战略业务单元是公司中的一个单位,或者职能单元,它是以企业所服务的独立的产品、行业或市场为基础,由企业若干事业部或事业部的某些部分组成的战略组织。战略业务单位必须在公司总体目标和战略的约束下,执行自己的战略管理过程。在这个执行过程中其经营能力不是持续稳定的,而是在不断变化的,可能会得到加强,也可能会被削弱,这取决于公司的资源分配状况。
2. 定点超越(也称管理基准化)
【答案】定点超越(BMK )是指企业将产品、服务和其他业务活动与自己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或某一方面的领先者进行连续对比衡量,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及不足,并寻找出行业领先者之所以领先的内在原因,以便制定适当的战略计划。“定点”和“超越”是构成BMK 方法的两个基本阶段。实施这一方法时,针对组织所要改进的领域或对象,首先必须确定“谁”是最好的。实施BMK 的目的并不在于对榜样的简单模仿,而是在于“超越”对手,使自己成为同业最好的。定点超越有七个步骤包括:①决定定点超越哪项功能; ②识别关键的可测定的绩效变量; ③识别最好的一类公司; ④测定最好的一类公司的绩效; ⑤测定本公司的绩效; ⑥制定缩小这种差距的具体方案和行动; ⑦实施和监测结果。
3. 管理控制
【答案】作为管理职能之一的管理控制是指为了确保组织的目标以及为此而拟订的计划能够得以实现,各级主管人员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或因发展的需要而重新拟订的标准,对下级的工作进行衡量、测量和评价,并在出现偏差时进行纠正,以防止偏差继续发展或今后再度发生的过程; 或者根据组织环境的变化和发展需要,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对原计划进行修订或制定新的计划,调整管理工作的活动过程。
4. 利益相关者
【答案】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 ,又称利益枚关者,是指那些与特定组织有一定利益关系的有关者,其利益得失与组织的存在相关。换言之,利益相关者是在一定环境中受组织决策和政策影响的任何有关者。这一概念最早由伊戈尔·安索夫在《公司战略》一书中首次提出,自弗瑞曼《战略管理一一利益相关者方式》出版后,“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管理”、“利益相关者理论”等术语得到广泛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已经成为分析企业组织行为的一个既定理论框架,应用于公司治理、企业伦理、战略管理等方面。
二、判断题
5. 菲德勒认为,任务取向的领导者在非常有利和非常不利的情境下会工作得更好。( )
【答案】正确
【解析】根据费德勒模型:环境非常好和非常不好时应使用以工作为主的任务型; 当环境适中时应采用以人为主的人际型领导方式。
三、选择题
6. 在西方管理理论中,提出工人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观点的是( )。
A. 行为科学理论
B. 人际关系学说
C. 管理科学理论
D. 社会系统学派
【答案】B
【解析】1933年梅奥在代表作《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中,全面总结了亲身参与并指导的霍桑试验及其他几个试验的初步成果,系统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观点一一人际关系学说。该学说的主要观点包括:①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③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7. “一般管理”之父法约尔提出的五大管理职能包括( )。
A. 入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
B.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C. 计划、组织、人事、协调、控制
D. 计划、组织、领导、创新、控制
【答案】B
【解析】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大管理职能,并对每一个职能都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讨论。其要点包括:①预见是管理的一个基本要素,预见的目的就是制定行动计划; ②组织就是为企业的经营提供所必要的原料、设备、资本和人员; ③通过指挥,能使本单位的所有人做出最好的贡献,实现本企业的利益; ④协调就是指企业的一切工作者要和谐地配合,以便于企业经营的顺利进行,并且有利于企业取得成功; ⑤控制就是要证实企业的各项工作是否己经和计划相符,其目的在于指出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以便纠正并避免重犯。
8. 如果组织面对的是垄断程度较高的市场,那么下列通常不是其决策重点的是( )。
A. 如何改善生产条件
B. 如何完善营销网络
C. 如何扩大生产规模
D. 如何降低生产成本
【答案】B
【解析】如果组织面对的是垄断程度较高的市场,则其决策重点通常在于:①如何改善牛产条件; ②如何扩大生产规模:③如何降低生产成本等。
9. 矩阵式组织的主要缺点是( )。
A. 分权不充分
B. 多头领导
C. 对项目经理要求高
D 组织稳定性差
【答案】B
【解析】矩阵型结构的缺点是:①组织中的信息和权力等资源一旦不能共享,项目经理与职能经理之间势必会为争取有限的资源或因权力不平衡而发生矛盾; ②一些项日成员接受双重领导,他们要具备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平衡协调矛盾的技能; ③成员之间还可能会存在任务分配不明确、权责不统一的问题,这同样会影响组织效率的发挥。
10.( )认为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做出。
A. 功利观
B 权利观
C. 公平观
D. 综合观
【答案】A
【解析】功利观认为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做出。功利主义的目标是为尽可能多的人谋求尽可能多的利益。
11.下列关于工作轮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工作轮换包括管理工作轮换与非管理工作轮换
B. 工作轮换能培养员工的协作精神和系统观念
C. 工作轮换的主要目的是更新知识
D. 为了有效地实现工作轮换的目的,要对受轮换训练的管理人员提出明确的要求
【答案】C
【解析】工作轮换作为培养管理技能的一种重要方法,不仅可以使受训人丰富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掌握公司业务管理的全貌,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系统观念,使他们明确系统和各部分在整体运行和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自觉地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12.赫兹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中,被称作激励因素的是( )。
A. 薪金
B. 人际关系
C. 赏识
D. 职业安定
【答案】C
【解析】双因素理论包括:“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两种。而那些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被称为激励因素,激励因素主要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仟,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