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上海体育学院应用心理学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项目分析人数较多时,常常选取( )总分最高和总分最低的被试作为高分组和低分组。

A.50%

B.40%

C.100%

D.27%

【答案】D

【解析】项目分析人数较多时,一般情况下,是根据效标成绩或测验总分将被试排队,取27%的高分端被试组成高分组,另外27%的低分端被试组成低分组,其余46%的被试可以不作分析。

2. 同质性信度主要代表测验内部( )间的一致性。

A. 两半测验

B. 所有题目

C. 题目与分测验

D. 分测验

【答案】B

【解析】内部一致性信度包括分半信度和同质性信度。分半信度指的是将一个测验分成对等的两半后,所有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同质性信度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

3. 高分组在某一项目的通过率为0.70, 低分组的通过率为0.48, 则该项目的鉴别指数为 ( )。

A.0.11

B.0.70

C.0.48

D.0.22

【答案】D

【解析】鉴别指数D=Ph-Pl, 将数据代入得:D=0.70-0.48=0.22.

4. 难度是指项目的难易程度。用P 代表。P 值越( ),难度越低。

A. 大

B. 小

C. 低

D. 接近0

【答案】A

【解析】通过率表示项目的难度时,通过人数越多,P 值越大,其难度越小;通过人数越少,P 值越小,难度越大,题目越难。所以有人也称P 值为容易度。

5. 1937年,施瑞奥克(J.LShryoek )将我国三国时期刘邵关于人的能力研究的著作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该著作是( )。

A. 《人物志》

B. 《心书》

C. 《吕氏春秋》

D. 《学记》

【答案】A

【解析】三国时期刘邵的《人物志》是一部研究能力的专门著作。在该书中,刘邵把人的才能划分为12种类型,即清节、法家、术家、国体、器能、臧否、伎俩、智意、文章、儒学、口辩和雄杰。

6. 下列不属于编制心理测验的目标分析过程的是( )。

A. 确定测验的具体内容

B. 对特定概念下定义

C. 工作分析

D. 编写指导手册

【答案】D

【解析】对心理测验的目标分析因测验不同,有3种情况:①工作分析。对于选拔和预测功用的预测性测验,它的主要任务是要对所预测的行为活动作具体分析。②对特定概念下定义。测验者为了测量某种特殊的心理品质或特点,就必须给所要测量的心理或行为特质下定义。③确定测验的具体内容。如果测验是描述性的显示测验,它的目标分析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显示的内容和技能。

7. 16PF 适用于( )。

A.8岁以上的儿童及成人

B.10岁以下的儿童及成人

C.16岁以上的青年及成人

D.20岁以上的青年及成人

【答案】C

【解析】卡特尔根据人格特质理论,采用因素分析统计方法编制的16项人格因素问卷,适用于16岁以上的青年和成人。

8. 下列选项中,可以不写进测验使用手册的是( )。

A. 测验题目

B. 信度证据

C. 效度证据

D. 测试对象

【答案】A

【解析】一般测验指导手册包含对以下问题的说明:本测验的目的和功用,编制测验的理论背景以及选择题目的依据,测验的实施方法时限及注意事项,测验的标准答案及评分方法,常模资料及信效度资料。

9. ( )适用于两个变量均为二分称名变量的相关计算。

A. 点二列相关

B. 二列相关 C.

D. 积差相关

【答案】C

【解析】计算相关的公式有许多,但是每个相关计算公式对变量的要求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必须牢记一些公式的使用前提。如果两个变量均为二分称名变量,那么就使用

10.如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记忆情况,最宜采用( )。

A. 选择题

B. 判断题

C. 简答题

D. 论文题

【答案】C

【解析】在选择题目形式时,要考虑测验的目的和材料的性质。如果要考查学生对概念和原理的记忆,适于用简答题。

相关。

二、名词解释

11.真分数

【答案】真分数是指在测量没有误差时所得到的真值。真分数只是一个理论上构想的概念,在实际测量中是无法得到的,因为无论什么测量工具都不可能没有误差。真分数的操作定义是无数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12.成就测验

【答案】成就测验主要用于测量个人(或团体)经过某种正式教育或训练之后对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