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温州大学网站设计与开发之数据库系统概论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操作型数据和分析型数据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案】操作型数据和分析型数据的主要区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操作型数据是细节的,而分析型数据是综合的或提炼的;

(2)操作型数据在存取瞬间是准确的,而分析型数据代表过去的数据;

(3)操作型数据可更新,分析型数据不可更新;

(4)操作型数据操作需求事先可知道,而分析型数据操作需求事先不知道;

(5)操作型数据生命周期符合SDLC ,而分析型数据生命周期完全不同;

(6)操作型数据对性能要求高,而分析型数据对性能要求宽松;

(7)操作型数据一个时刻操作一元组,而分析型数据一个时刻操作一集合;

(8)操作型数据是事物驱动的,而分析型数据是分析驱动的;

(9)操作型数据是面向应用的,而分析型数据是面向分析的;

(10)操作型数据一次操作数据量小,而分析型数据一次操作数据量大;

(11)操作型数据支持日常操作,分析型数据支持管理决策需求。

2. 数据库的并发操作会带来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答案】(1)数据库的并发操作通常会带来以下3类问题:丢失更新问题;不一致分析问题;“脏数据”的读出。(2)可以用并发控制的方法调度并发操作,避免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使一个用户事务的执行不受其他事 务的干扰。另一方面,对数据库的应用有时允许某些不一致性。如有些统计工作涉及数据量很大,读到一些“脏 数据”对数据统计精度没有什么影响,这些可以降低对一致性的要求,以减少系统开销。

3. 在数据库中为什么要并发控制?并发控制技术能保证事务的哪些特性?

【答案】(1)数据库是共享资源,可以供多个用户使用,所以通常有许多个事务同时在运行。当多个事务并发地存取数据库时就会产生同时读取或修改同一数据的情况。若对并发操作不加以控制就可能会存取和存储不正确的数据,破坏数据库的一致性。所以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提供并发控制机制。

(2)并发控制可以保证事务的一致性和隔离性,保证数据库的一致性。

4. 设有4个关系模式如下:

其中,S 表示供应商,它的各属性依次为供应商号、供应商名、供应商所在省份和供应商所在城市;P 表示零件,它的各属性依次为零件号、零件名、零件颜色、零件重量和单价;J 表示工程,它的各属性依次为工程 号、工程名和工程所在城市;SPJ 表示供货关系,它的各属性依次为供应商号、零件号、工程号和供货数量。用 SQL 语句实现下面的查询要求:

(1)查询列出供应了全部零件的供应商名和其所在城市。

(2)查询列出供应红色零件的供应商名。

【答案】(1)对应的SQL 语句如下:

(2)对应的SQL 语句如下:

5. 并发操作可能会产生哪几类数据不一致?用什么方法能避免各种小致的情况?

【答案】(1)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包括三类: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和读“脏”数据。

①丢失修改。两个事务

致的修改被丢失。 ②不可重复读。不可重复读是指事务读取数据后,事务

一次读取结果。

③读“脏”数据。读“脏”

数据是指事务修改某一数据,并将其写回磁盘,事务

据后,由于某种原因被撤销,这时已修改过的数据恢复原值,

数据不一致,则读到的数据就为“脏”数据,即不正确的数据。

(2)产生上述三类数据不一致性的主要原因是并发操作破坏了事务的隔离性。并发控制就是要用正确的方式调度并发操作,使一个用户事务的执行不受其他事务的干扰,从而避免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

6. 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答案】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1)硬件平台及数据库。由于数据库系统数据量都很大,加之DBMS 丰富的功能使得自身的规模也很大,因此整个数据库系统对硬件资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①要有足够大的内存,存放操作系统、DBMS 的核心模块、数据缓冲区和应用程序;②有足够的大的磁盘或磁盘阵列等设备

读入同一数据并修改,提交的结果破坏了提交的结果,导

无法再现前读取同一数执行更新操作,使读到的数据就与数据库中的

存放数据库,有足够的磁带(或光盘)作数据备份;③要求系统有较高的通道能力,以提高数据传送率。

(2)软件。①DBMS ; ②支持DBMS 运行的操作系统;③具有与数据库接口的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系统;④以DBMS 为核心的应用开发工具;⑤为特定应用环境开发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3)人员。开发、管理和使用数据库系统的人员主要是:数据库管理员、系统分析员和数据库设计人员、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

二、应用题

7. 工厂(包括厂名和厂长名)需建立一个管理数据库存储以下信息:

(1)一个厂内有多个车间,每个车间有车间号、车间主任姓名、地址和电话。

(2)—个车间有多个工人,每个工人有职工号、姓名、年龄、性别和工种。

(3)—个车间生产多种产品,产品有产品号和价格。

(4)一个车间生产多种零件,一个零件也可能由多个车间制造。零件有零件号、重量和价格。

(5)—个产品由多种零件组成,一种零件也可装配出多种产品。

(6)产品与零件均存入仓库中。

(7)厂内有多个仓库,仓库有仓库号、仓库主任姓名和电话。

回答以下问题:

(1)画出该系统的E-R 图。

(2)给出相应的关系模式。

(3)画出该系统的层次模型图。

【答案】(1)该系统的E-R 图如图所示。各实体的属性如下:

①工厂:厂名、厂长姓名。

②车间:车问号、车间主任姓名、地址、电话。

③工人:职工号、姓名、年龄、性别、工种。

④仓库:仓库号、仓库主任姓名、电话。

⑤零件:零件号、重量、价格。

⑥产品:产品号、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