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大学人文学院809汉语与文献之现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助动词
【答案】助动词是指用在动词之前,起辅助动词作用,表示可能、必要或意志愿望的词,又称作能愿动词。表可能的有:能、能够、可能、会,表必要的有:要、应该、应当,表意愿的有:肯、敢、愿意等。
2. 句型
【答案】句型就是句子的结构类型。根据句子的语词的不同类别、序列、搭配方式等等,汉语的句子类型可以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被动句、倒装句、兼语句、连动句等。句型研究是句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3. 语义指向
【答案】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的某一成分在语义上和其他成分(一个或几个)相匹配的可能性。它研究的是句子成分之问在语义上的搭配关系。语义指向研究的是句子成分之问在语义上的搭配关系,句法结构研究的是句子成分的组合关系。语义上的搭配关系和句子成分之间的组关系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不一致的。一般来说,我们在对状语的语义指向作静态分析时,状语的语义指向是确定的,而这种确定性是有深厚语义基础的。这决定于状语在深层结构中与其他成分的同现关系。
例如,“他唱响了家乡的民谣了”中的“响”的语义指向是“家乡的民谣”。
4. 北方方言
【答案】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
①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②西北方言。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方言;
③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外),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
④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和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5. 非主谓句
【答案】非主谓句是指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它由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或单词加句调形成。可以分为动词性非主谓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名词性非主谓句、叹词句、拟声词句几类。例如“有情况! ”,“要下雨了”等句子都是非主谓句的典型。
6. 方言
【答案】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是指因地理区域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发音与日常用语,俗称地方话。方言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形成方言的因素很多,有属于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人口的迁徙,山川地理的阻隔等; 也有属于语言本身的因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语言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等。例如,汉语中有北方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闽方言区、吴方言区、客家方言区、粤方言区七大方言区,每一方言下还有小的分支。
7. 复句
【答案】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称作分句,复句中分句之间的结构关系用关联词语和语序来表达。根据分句的意义关系是否平等,复句又分作两大类: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联合复句又称等立复句、等立句、衡分复句,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平等地连接起来的复句。偏正复句又称偏正句、主从复句,是指由偏句和正句构成的复句。
8. 语法功能
【答案】语法功能是指语法单位在语句中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与相互之间的组合能力。不同的语法单位,语法功能不尽相同。例如,语素的主要语法功能是构成词,词的语法功能是构成短语或句子,短语的语法功能是构成句子。语法一般具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自然语法的规则,二是指关于研究语法规律的语法学。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类:词法指的是词的构造和形态的规则; 句法指的是词构成句子的规则。
9. 语体
【答案】语体是指由于使用语言的社会场合或交际内容的不同,在同一语言或方言中产生的语言变体。语体可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语体两类。口语语体又可分为:家常语体,即在家庭内部或熟人之间使用的语体; 正式语体,即在正式社交场合使用的语体; 典雅语体,即在隆重的公开集会和举行仪式时使用的语体等。书面语语体也可分为文学语体、科技语体、新闻报道语体等若干类。
10.押韵
【答案】押韵是诗歌艺术的重要因素,又称“压韵”。汉字每字一音,一般皆有声母和韵母两个部分,押韵就是把韵母相同的字用在诗歌的某行句尾,以增强音乐性,使其有回旋迭荡之美,
并易读易记,悦耳动听。因押韵的位置通常在句尾,又称“韵脚”。诗经中的押韵格式流传至今最为普遍的有三种韵例:
①从句中位置来看,句尾押韵是最普遍的押韵方式;
②从一章中所用的韵数来看,一韵到底和换韵;
③从韵脚之间的距离来看,情况比较复杂,又可以分为句句押韵、隔句押韵和交韵三种。
二、简答题
11.试把下列省级行政区简称字音的声母写出来,并写出全称汉字及其声母。
京( ) 沪( ) 津( ) 辽( ) 吉( )
黑( ) 晋( ) 冀( ) 蒙( ) 鲁( )
苏( ) 浙( ) 皖( ) 闽( ) 赣( )
豫( ) 鄂( ) 湘( ) 粤( ) 桂( )
琼( ) 陕( ) 甘( ) 宁( ) 青( )
新( ) 川( ) 渝( ) 藏( ) 滇( )
黔( ) 台( ) 港( ) 澳( )
【答案】京(J )北京(b , j ) 沪(h )上海(sh , h ) 津(J )天津(t , j )
辽(1)辽宁(1, n ) 吉(j )吉林(j , 1) 黑(h )黑龙江(h , 1, j )
晋(J )山西(sh , x ) 冀(J )河北(h , b ) 蒙(m )内蒙古(n , m , g )
鲁(1)山东(sh , d ) 苏(s )江苏(j , s ) 浙(zh )浙江(zh , j )
皖(w )安徽 闽(m )福建(f , j ) 赣(g )江西(j , x )
豫(Y )河南(h , n ) 鄂( )湖北(h , b ) 湘(x )湖南(h , n )
粤(v )广东(g , d ) 桂(g )广西(g 、x ) 琼(q )海南(h , n )
陕(sh )陕西(sh.x ) 甘(g )甘肃(g 、s ) 宁(n )宁夏(n.x )
青(q )青海(q 、h ) 新(x )新疆(x , j ) 川(ch )四川(s , ch )
渝(y )重庆(ch , q ) 藏(z )西藏(x , z ) 滇(d )云南(y , n )
黔(q )贵州(g , zh ) 台(t )台湾(t , w ) 港(g )香港(x , g )
12.下面句子中的动语和宾语是否都能搭配? 谈谈你的看法。
①我国防治流行性出血热的科研人员,在国内首次分离到能稳定传代的流行性出血热相关病原体。
②那就要谴责和依法严肃惩处肇事者,医治和保护受害者的安全和健康。
③人体耳朵与全身器官经脉相连,“魔针”实现了在耳朵上自动选穴探测治疗全身各种疾病。 ④看完电影后,除了银幕上活跃着的那些人物给我的印象外,我仿佛还感到一个没出场的人物,那就是作者自己。
【答案】①“分离……病原体”动宾不搭配,可改“分离到”为“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