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863自然地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各有哪些主要类型?
【答案】(1)海蚀地貌是由于基岩海岸受海蚀作用而形成的。海蚀地貌包括多种类型:
①海蚀穴,指岸边激浪的强烈冲刷作用形成高度大致相同的凹槽,它们分布在陡崖的脚部,宽度大于深度。
②海蚀洞,指深度比宽度大的海蚀穴,在节理发育或者夹有软弱岩脉的基岩中,海蚀洞深可达几十米。
③海蚀窗,指冲入洞中的浪流及其对空气的压缩作用,可将洞顶击穿。
④海蚀崖,由于海蚀穴顶的岩石因下部掏空而不断崩塌而形成的悬崖。
⑤海蚀平台,指卜述过程不断进行,海蚀崖不断后退,在陡崖的前方留下一个向海微倾斜的基岩平台。
⑥岩脊滩,指由于岩性和构造的差异,平台表面遍布几十厘米高的岩脊。
⑦海蚀拱桥或海弯,指向海突出的娜角同时遭受两个方向波浪作用,可使两侧海蚀穴蚀穿而成拱门状。
⑧海蚀柱,指坚硬的岩脉常在平台上残留成突立的岩柱。
(2)海积地貌指当外海的波浪与海岸线成正交的方向传来时,海岸带的泥沙在波浪底流的作用下横向运动形成的。它也包括多种类型:
①水下沙坝,指由碎浪形成、大致与海岸线平行的长条形水下泥沙堆积体。不同季节的风浪规模不同,使水下沙坝发生位移。风浪大的季节移向深处,风浪小的季节移向浅处。
②离岸堤,由于海面大幅度的迅速下降从水下沙坝转变而成的。离岸堤与陆地之间是封闭或半封闭的浅水湖。
③海滩,由激浪流形成、与陆地相连接的沙砾堆积体。若在海滩的向陆侧有自由空间,进流可以越过滩顶流向陆坡上,而退流很弱,形成双坡型海滩,这种海滩在形态上表现为滩脊或沿岸堤。
2.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试简述自然地理学的主要仟务。
【答案】(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天然的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它具有一定组分和结构,分布于
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
①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
该“表层”是具有独特的物质结构状态和一定厚度的圈层,在地理文献中称为“地理圈”、“地理壳”、“景观壳”或“地球表层”。
②自然地理学研究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
人类是干扰和控制自然地理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人类作用下,现代自然环境已经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许多地区在天然环境背景下变为人为环境。人类活动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人类就受益于自然界,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就比较协调或和谐,一些自然资源就可得到不断更新;相反,资源就会受到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失调,人类必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2)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①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界等)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
②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动态过程,从整体上阐明其变化发展规律;
③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自然地理分区和土地类型划分,阐明各级自然区和各种土地类型的特征和开发利用方向;
④参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
⑤研究人为环境(受人类干扰、控制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动向和存在问题,寻求合理利用和改造的途径及整治方法。
3. 简述地球的圈层分化并着重介绍地球的外部构造。
【答案】(1)地球圈层分化
数十亿年前,刚从太阳星云中分化出来的原始地球是一个接近均质的物体。主要由碳、氧、镁、硅、铁、镍等元素组成的各种物质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地球圈层的分化过程同整个地球的温度变化过程密切相关。放射性元素的辐射能量在地球内部的积累,使那里的温度逐渐升高,因而物质具有可塑性,加上重力的作用,物质便发生分异,逐渐形成性质不同的圈层。原始地球的铁元素因为温度超过其熔点而以液态出现。液态铁由于密度大而流入地心,首先形成地核。重物质向地心集中的同时发生压缩。压缩转功变为能量又使地球局部增温和熔化。而物质的对流还伴随着大规模的化学分离。最后,地球内部就分化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圈层。
(2)地球的外部构造
地球的外部构造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
①大气圈
a. 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为氮(78%)和氧(21%),其次为氩(0.93%)、二氧化碳(0.03%)和水蒸气等。此外还有微量的氖、氦、氪、氙、臭氧、氡、氨和氢。
b. 地球大气富含氮、氧,它们都是生命活动的结果,而其对于生命的进一步发展又有重要意义。
②水圈
a. 水圈的主体是世界大洋,其面积占全球面积的约71%。陆地上的湖泊、河流、沼泽、冰川、地下水,甚至矿物中的水都是水圈的组成部分。
b. 水是地表最重要的物质和参与地理环境物质能量转化的重要因素。
c. 水分循环不仅调节气候、净化大气,而且几乎伴随一切自然地理过程促进地理环境的发展与演化。
③生物圈
生物圈是指地球生物及其分布范围所构成的一个极其特殊、又极其重要的圈层。
(3)三大圈层分布特点
①在高空和地球内部,它们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
②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却是互相渗透互相重叠的。
4. 简述水圈组成。
【答案】(1)水圈是地球外部构造圈层之一。地球的外部构造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水圈是地球外圈中最活跃的一个圈层,也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它与大气圈、生物圈和地球内圈相互作用,影响人类活动的表层系统演化。
(2)水圈也是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主要介质,是塑造地球表面最重要的角色。它指地壳表层、地面和围绕地球的大气层中存在着的各种形态的水,包括液态,气态和固态的水。
(3)水圈的主体是世界大洋,其面积占全球面积的约71%陆地上的湖泊、河流、沼泽、冰川、地下水,甚至矿物中的水都是水圈的组成部分。水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泛的物质。同时,水也是地表最重要的物质和参与地理环境物质能量转化的重要因素。水分和能量的不同组合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地带和自然景观类型,水溶解岩石中的营养物质,为满足生物需要创造了前提。水分循环不仅调节气候、净化大气,而且几乎伴随一切自然地理过程促进地理环境的发展与演化。
5. 试述冰川对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意义。
【答案】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
(1)在极地和中低纬高山冰川区,冰川本身是自然地理要素之一,并形成独特的冰川景观。
(2)在地球水圈的水分循环中,冰川起着重要的作用。冰盖消融量的增减,将直接影响海平面的升降。
(3)大气降水到达冰川表面的降水几乎可以全部转化为地表径流。冰川不仅是河流的补给来源,还是其调节者。
(4)冰川推进时,将毁灭它所覆盖地区的植被,迫使动物迁移,土壤发育过程亦将中断。自然地带将相应向低纬和低海拔地区移动。冰川退缩时,植被土壤将逐渐重新发育,自然地带相应向高纬和高海拔地区移动。
(5)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显著改变地表形态,形成特殊的冰川地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