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00年前后,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这段话表明1500年前后的世界() A.人口迁移都是被迫的。 B.各地联系逐步加强。 C.隔绝状态完全被打破。 D.逐渐走向政治一体化。
《欧洲史》指出:“一道鸿沟开始在那些随时可以进入新世界的国家和那些没有这样做的国家之间形成。„„此后欧洲几乎被切成两半。西方专注于海洋,东方专注子它自身。”对此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A.“鸿沟”开始于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B.“鸿沟”指的是欧洲各国社会发展的巨大差距。 C.法国大革命爆发导致了“欧洲几乎被切成两半”。 D.“东方”指的是落伍于世界发展潮流的亚洲各国。
当时(1580年前),一艘开往东方的葡萄牙商船的运货单显示:船上装载了热那亚的平绒,佛罗伦萨的绯布,伦敦的棉布,还有荷兰的亚麻布。(任学安《大国崛起·葡萄牙西班牙》)材料不能反映出当时() A.葡萄牙海外贸易发达。 B.意英荷等国手工业较为发达。 C.商业革命蓬勃开展。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下列关于各时期金融中心形成的因果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新航路开辟——北意大利金融。 B.三次英荷战争——荷兰金融。 C.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金融。 D.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金融。
“不论是谁,如果你们希望了解人类各种族的不同,了解世界各地区的差异,请读一读或听人念这本书吧!在这本书中,正如马可·波罗所叙述的那样,我们条理分明地记下了东方各大地区„„的所有伟大而又奇特的事物。”这一宣传() A.使东方很快沦为西方的半殖民地。 B.使“西学东渐”逐渐成为潮流。 C.成为西、葡开辟新航路的极大动力。 D.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据统计,1600—1609年,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的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为22430匹和15000匹,而从1640—1649年,两地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降为11450匹和3000匹。与同时期的英、法比较,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毛纺布生产的萎缩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