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上海音乐学院艺术(专业学位)837管理学基础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行业内战略群

【答案】行业内战略群,又称战略集团,属于次行业(sub-industry )范畴。行业内战略群是依据战略特征来划分的,一个战略群是指某一行业内在某些战略特征方面相同或相似公司的集合。

一个行业中战略群体为数不多,它们采取本质上有所不同的战略。一个行业中战略群的形成与变化有各种原因,比如,企业成立时所依赖的技术或资源条件不同,企业的目标或者对风险的态度不同等等。行业内战略群间在竞争、利润率等方面的差异是由于移动壁垒的存在。与进入壁垒抵抗产业外的企业入侵的作用相似,移动壁垒阻止了产业内企业从一种战略群向另一战略群移动。

2. 目标网络的内涵。

【答案】目标网络的内涵表现为以下四点:

(1)日标和计划很少是线性的,即并非当一个日标实现后接着去实现另一个目标,如此等等。日标和规划形成一个互相联系着的网络。

(2)主管人员必须确保目标网络中的每个组成部分要相互协调。不仅执行各种规划要协调,而且完成这些规划在时间上也要协调。

(3)组织中的各个部门在制定自己部门的目标时,必须要与其他部门相协调。有人研究得出结论,一家公司的一个部门似乎很容易制定完全适合于它的目标,但这个目标却在经营上与另一个部门的目标相矛盾。

(4)组织制定各种目标时,必须要与许多约束因素相协调。

3. 目标效价

【答案】目标效价又称目标价值,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将要达到的目标的效用价值的估价,即对组织所提供的诱因或报酬的全部预期价值的主观估计,衡量其价值大小的依据是这些诱因或报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个人的需要。

4. 管理幅度

【答案】(1)管理幅度的定义

管理幅度是指主管人员有效地监督、管理其直接下属的人数。确定管理幅度最有效的方法是随机制宜,即依据所处的条件而定。确定管理幅度的方法主要有格拉丘纳斯的上下级关系理论和变量依据法两种。

(2)影响管理幅度的主要因素

①主管人员与其下属双方的能力;

②面对问题的种类。问题是复杂的、较困难的或涉及方向性战略时,则管理宽度不宜过大;

③组织沟通的类型及方法。下属人员相互沟通比较容易,对下属考核的制度较健全,则管理宽度可加大;

④授权。适当的授权可减少主管的监督时间和精力,可增大管理宽度。权责划分明确,也可增大管理宽度;

⑤计划。事前有良好的计划,可增大管理宽度;

⑥组织的稳定性。

5. 激励

【答案】激励(motivation 主要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通常是和动机连在一起的。美国管理学家罗宾斯把动机定义为个体通过高水平的努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愿望,而这种努力又能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一般而言,动机是指为满足某种需要而产生并维持行动,以达到目的的内部驱动力。包含三个关键要素:努力、组织目标和需要。

6. 横向一体化

【答案】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扩张又可分为横向一体化(水平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垂直一体化)。

横向一体化战略又称水平一体化战略,是指为了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增强企业实力而与同行业企业进行联合的一种战略。实质是资本在同一产业和部门内的集中,目的是实现扩大规模、降低产品成本、巩固市场地位。国际化经营是横向一体化的一种形式。

二、简答题

7. 简述社会人假设及其基本内容。

【答案】(1)社会人假设的概念

社会人假设是由梅奥提出来的,之后又经英国塔维斯托克学院煤矿研究所再度验证。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不是机械、孤立、无意识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社会的人。

(2)社会人假设的基本内容

①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完成生产任务,应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人和满足人的需要卜;

②管理人员不能只注意指挥、监督、计划、控制和组织等,应重视职工之间的关系,培养职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

③在实际奖励时,提倡集体的奖励制度,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

④管理人员的职能也应有所改变,不应只限于制定计划、组织工序、检验产品,应在职工与上级之间起联络人的作用;

⑤提出参与管理的新型管理方式,即让职工和下级不同程度地参加企业决策的研究和讨论。

8. 目标管理的利弊分析。

【答案】(1)目标管理又称成果管理,或标的管理,20世纪50年代出现于美国,是以泰罗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

(2)目标管理的优点

①目标管理对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会带来良好的绩效;

②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工,由于组织目标的成果和责任划分到每一个职位或部门,容易发现授权不足与职责不清等缺陷;

③目标管理有利于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强调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将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因而提高了士气;

④目标管理促进了意见交流和相互了解,改善了人际关系。

(3)目标管理的缺点

①偏重操作而忽视原理; ②制定目标缺乏统一指导; ③制定目标困难; ④过多强调短期目标; ⑤哲学假设不一定都存在; ⑥目标商定可能增加管理成本; ⑦缺乏灵活性; ⑧有时奖惩不一定都能和日标成果相配合,也很难保证公正性,从而削弱了目标管理的效果。

9. 技术创新的来源有哪些?

【答案】诱发企业创新的各种不同因素可归纳成七种不同的创新来源:意外的成功或失败、企业内外的不协调、过程改进的需要、行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人员结构的变化、观念的改变以及新知识的产生等。

(1)意外的成功或失败

企业经营中经常会发生一些出乎预料的结果,意外的成功通常能够为企业创新提供非常丰富的机会。这些机会的利用要求企业投入的代价以及承担的风险都相对较小。因为这些意外的成功既然是“出乎意料”的,那么通常也是领导者所陌生的。不论是意外的成功还是意外的失败,一经出现,企业就应正视其存在,并对之进行认真的分析。

(2)企业内外的不协调

当企业对外部经营环境或内部经营条件的假设与现实相冲突,或当企业经营的实际状况与理想状况不相一致时,便出现了不协调的状况。这种不协调既可能是己经发生了的某种变化的结果,亦可能是某种将要发生的变化的征兆。企业必须仔细观察不协调的存在,分析出现不协调的原因,并以此为契机组织技术创新。消费者价值观判断与实际的不一致是最为常见的。

(3)过程改进的需要

过程改进的需要与企业内部的工作(内部的生产经营过程)有关。由这种需要引发的创新是对现己存在的过程(特别是工艺过程)进行改善,把原有的某个薄弱环节去掉,代之以利用新知识、新技术、重新设计的新工艺、新方法,以提高效率、保证质量、降低成本。过程的改进既可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逻辑结果,也可能是推动和促进科技发展的原动力。过程的改进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技术创新也可能是由外部的某个或某些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

(4)行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

行业结构主要指行业中不同企业的相对规模和竞争力结构以及由此决定的行业集中或分散度; 市场结构主要与消费者的需求特点有关。这些结构既是行业内或市场内各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制约着这些企业的活动。行业结构和市场结构一日‘出现了变化,企业必须迅速对之做出反应,在生产、营销以及管理等诸方面组织创新。面对同一市场和行业结构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