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建国后沈从文精神世界探究——兼论沈从文创作力衰竭的原因

关键词:沈从文,精神世界,绅士化,爱国主义,创作力衰竭

  摘要

本文以建国后沈从文的精神世界和文学状况作为研究对象,从作品文本分析与研究现状分析两方面入手,对沈从文建国后真实的心理世界和文学创作衰竭的现状进行探索。
本文将对建国后沈从文的精神世界和文学状况作以下梳理陈述。首先,透过沈从文复杂丰富的精神世界,有两条主线是一直延续在他生命的长河中的,这就是绅士化倾向和爱国主义思想。王晓明对沈从文三四十年代的绅士化有较为精到深入的论述,而这一深刻的心理和情趣取向的变化必然也会在建国后的沈从文思想中继续存在并发展。爱国主义思想乍看似乎和沈从文这样的非左翼的自由主义文人没有太紧密的关系,但是沈从文最得意的学生汪曾祺却在回忆文章中反复讲到老师沈从文的爱国主义,细细考察沈从文在三十年代尤其是四十年代的小说散文等,确实如汪曾祺所说,沈从文一直是有着深沉的爱国主义思想的。而与他的爱国主义思想相关的是他惜时爱生的思想和沉默工作的态度。生活的经验和教训让沈从文逐渐懂得爱惜生命的美和伟大,珍惜时间和沉默工作成为他爱生命之美、实现生命价值的方式。其次,沈从文的精神结构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和魏晋风度相似的,这与沈从文绅士化倾向互为表里,虽然沈从文在文章中对魏晋文人采取不苟同甚至讽刺的态度,而循名责实,沈从文并没有资格站在魏晋文人的对立面,他们可以说是一个方向的。再者,关于沈从文创作力的衰竭,自然与其绅士化倾向息息相关,同时却也由于其生命长河中美的源头的远去以至消失有关,湘西世界风物人情的变化、生命“偶然”女性之美的消失,这些都导致了沈从文创作资源的枯竭。但是沈从文的文学感受力并未随之消失,这从他在八十年代对古华、张洁等人作品的关注和评价中即可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