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658教育学专业基础之教育学基础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658教育学专业基础之教育学基础考研核心题库(一) . ... 2
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658教育学专业基础之教育学基础考研核心题库(二) . . 19
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658教育学专业基础之教育学基础考研核心题库(三) . . 35
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658教育学专业基础之教育学基础考研核心题库(四) . . 52
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658教育学专业基础之教育学基础考研核心题库(五) . . 67
一、单选题
1. 针对班级授课制的弊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帕克赫斯特所提出的个别教学制度被称为( )。
A. 道尔顿制
B. 葛雷制
C. 昆西制度
D. 文纳特卡制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对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时期出现的著名教育实验的考查。道尔顿制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帕克赫斯特所提出的个别教学制度,中心词是“公约合约”“实验室”“表格法”; 葛雷制是美国教育家沃特在印第安纳州葛雷市推行的一种具有进步主义教育性质的教学制度,也叫做_部制; 昆西制度是美国“进步教育运动先驱”帕克任马萨诸塞州昆西市教育局长期间推行的一种进步主义教育制度; 文纳特卡制则是美国教育家华虚朋在伊力诺依州文纳特卡所开展的教育实验。
2. 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称为( )
A. 德育目的
B. 德育原则
C. 德育规律
D. 德育目标
【答案】D
3. 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应有( )
A. 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 精深的专业知识
C. 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 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答案】D
4. 在概念学习中,引发认知冲突及其解决的过程实质是为了实现( )
A. 概念转变
B. 概念形成
C. 概念同化
D. 概念整合
【答案】A
【解析】概念转变是指认知冲突的引发和解决的过程,是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概念同化就是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给学习者提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方式。为概念转变而教的策略包括,第一,充分了解学生相关学科的原有知识经验背景,了解学生有哪些错误概念。第二,充分运用学生的原有概念,创设教学中的认知冲突,以此作为引发学生进行概念转变学习的契机。第三,在开放性的课堂气氛中,通过讨论分析,是学生调整原来的看法,形成新的观念。因此,答案选A 。
5.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 )
A. 基本要求
B. 基本原则
C. 基本手段
D. 基本途径
【答案】D
6. 只要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成学习目标。依据这种思想建构的教学模式是( )
A. 程序教学模式
B. 发现教学模式
C.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D.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几种主要的教学模式的考查。掌握教学模式是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创立的,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为基础,辅之以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个别化的帮助以及必要的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是根据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和强化理论设计的教学模式,认为学习就是刺激一反应之间的联结,教学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特定的反应,并且通过小步骤进行,呈现明显反应,及时反馈和自定步调学习来达到目的。发现教学模式是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心理学思想所设计的教学模式,认为通过让学生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重组和改造,使学生智力获得发展,通过创立问题情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应用假
设解决问题来达成目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根据罗杰斯的情感教学理论所设计的教学模式,该理论否定了“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个人为中心,教师在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和需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管送融洽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学习,而非“教学生学习”,所以叫做非指导性学习。
7. 作为学校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并且是各项运动基础的项目是( )。
A. 游泳
B. 田径
C. 武术
D. 球类
【答案】B
8.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是( )
A. 决定作用
B. 卞导作用
C. 提供了多种可能
D. 促进作用
【答案】B
9. 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 )
A. 礼、乐、射、辞、书、数
B. 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书数、射御
C. 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
D. 礼、乐、射、御、书、数
【答案】D
10.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
A. 顺序性
B. 可逆性
C. 模仿期
D. 关键期
【答案】D
【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即一个人在发展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和同一年龄阶段不同方面的发展时不均衡的。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如个体的身高、体重有两个发展高峰,第一个高峰即出生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就是青春发育期。这就是关键期,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抓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