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微生物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沼气发酵。

【答案】沼气发酵,又称甲烷形成,是产甲烷菌在厌氧条件下,

利用物以产生细胞物质、 能量和代谢废物的过程。

2. 自养型(autotrophs )。

【答案】自养型(autotrophs )是指凡以无机碳作主要碳源的微生物。(种类较少)

3. 免疫原性与免疫反应性。

【答案】免疫原性是抗原在体内激活免疫系统,使其产生抗体和特异效应细胞的特性;

免疫反应性(反应原性)是抗原能与相对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及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结合和反应的能力。

免疫原性与免疫反应性是完全抗原的两种特性。

4. 热死温度。

【答案】热死温度,又称热死点,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lOmin )杀死一定容积内某微生物群体所需的最低温度。

5. 变异。

【答案】变异是指生物体在某种外因和内因的作用下引起的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改变,即遗传型的改变。

还原等碳源营养

二、简答题

6. 为什么导致蛋白质表面氨基酸变化的突变一般不会引起表型的变化?而蛋白质内部氨基酸的替换则会引起表型变化?

【答案】由于蛋白质表面氨基酸的变化一般不影响蛋白质的功能,因此一般不会引起表型的变化,而突变引起的蛋白质内部氨基酸发生变化(包括酶的活性位点)可能剧烈地改变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从而改变其功能,破坏酶的活性。

7. 微生物的分类单元有哪些?基本分类单元是什么?

【答案】(1)微生物的分类单元的定义:

分类单元是指具体的分类群,如原核生物界、肠杆菌科、枯草芽孢杆菌等都分别代表一个分类单元。

(2)细菌的分类单元有:

细菌的分类单元也分为七个基本的分类等级或分类阶元,由上而下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在分类中,若这些分类单元的等级不足以反映某些分类单元之间的差异时也可以增加亚等级,即亚界、亚门...... 亚

种,在细菌分类中还可以在科(或亚科)和属之间增加族和亚族等级。

8. 简述青霉属真菌的无性结构特征及其作用。

【答案】(1)结构特征:

①分生孢子梗从菌丝细胞长出,有隔有分枝,小梗有单轮或双轮生,双轮生中又分为对称和不对称;

②分生孢子梗的分枝和轮生组成了复杂的扫帚状分枝结构;

③在扫状枝上,最后一级分枝为产生串生链状分生孢子的小梗,呈瓶梗状,着生小梗的细胞叫梗基,支持梗基的细胞叫副枝;

④分生孢子常为球形,椭圆形,呈蓝绿色。

(2)作用:

①可产生青霉素,灰黄霉素等抗生素,还产生柠檬酸,延胡索酸,草酸等有机酸;

②危害水果,引起粮食、食品、饲料、皮革、纺织品等的霉坏变质;

③有的种是人、畜的病原菌。在实验室和研究微生物中是一类污染菌。

9. 农村秸秆资源很丰富,你能否应用分离技术及相关微生物知识,将其变废为宝,简述你的设计方案及其工艺过程。

【答案】设计方案及其工艺过程: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配制选择培养基,用稀释平板法分离秸秆上的微生物,经一段时间培养后,从平板上挑取合适菌落进行性能鉴定(经过初筛和复筛)筛选出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菌株。然后可以用此菌株进行秸秆发酵制成纤维素酶而用于饲料添加剂,或直接用于秸秆发酵制成发酵饲料以饲喂家畜。

10.试简述不同类型好氧固氮菌的抗氧机制。

【答案】好氧固氮菌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进化出适合在不同条件下保护固氮酶免受氧害的抗氧机制。

(1)好氧性自生固氮菌的抗氧保护机制:

①呼吸保护,以极强的呼吸作用迅速将周围环境中的氧耗掉,使细胞周围微环境处于低氧状态,借此保护固氮酶;

②构象保护,当氧分压较大时,固氮酶能形成一种无固氮活性但能防止氧害的特殊构象。 (2)蓝细菌的固氮菌的抗氧保护机制:

①分化出特殊的还原性异形胞,异形胞外有一层较厚的外膜,具有阻止氧气进入细胞的屏障作用;

②异形胞内缺少光合系统加上脱氢酶和氢化酶的活性很高,使异形胞维持很强的还原态; ③异形胞以很强的呼吸作用,可以消耗过多的氧并产生对固氮必需的A TP 。

(3)豆科植物根瘤菌的抗氧保护机制:

①形成特殊的组织结构——类菌体,使根瘤菌在一个低氧的内环境里固氮;

②类菌体内存在大量的豆血红蛋白,具有缓冲作用,使氧维持在低而恒定的水平。

11.简述配制培养基的原则和步骤。

【答案】(1)配制培养基的原则:

①目的明确;

②营养协调;

③理化适宜;

④经济节约。

(2)配制培养基的步骤:原料称量、溶解(加琼脂) →(过滤) →定容→调pH 值→分装→加棉塞、包扎→灭菌→(摆斜面) →无菌检查。

三、论述题

12.产生TD 抗体需要何种免疫细胞参与?试说明其过程。

【答案】产生TD 抗体需要3种免疫细胞的参与:

(1)巨噬细胞的抗原呈递作用:巨噬细胞无特异识别抗原的功能,却能有效的摄取、处理、递呈抗原和激活T 细胞;

(2)T 细胞对B 细胞的激活:在抗体形成过程中能T 细胞特异地识别抗原,辅助B 细胞,促进B 细胞克隆分裂,形成大量的B 细胞克隆;

(3)浆细胞产生抗体:B 细胞克隆经过分化作用形成浆细胞以产生抗体。

13.请设计一个完整的实验方案,如何获得一株可利用苯作为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

【答案】(1)制备培养基:一种以苯为惟一碳源并制备平板为①,另一种不含任何碳源制备平板为对照②;

(2)从苯含量高的环境中采集样品(土样或水样);

(3)适当稀释样品(十倍稀释法),涂布平板①;

(4)将涂布的平板①至于适当恒温条件下培养,观察是否有菌落产生;

(5)将平板①上的菌落编号并分别转接至平板②,置于相同的恒温下培养能在平板②上生长的是可利用空气中:的自养型微生物);

(6)挑取在平板①上生长而不在平板②上的菌落,在新的平板①划线、培养、获得单菌落,即可初步确定为能利用苯作为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

(7)将初步确定的目标菌株转接至以苯为惟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摇瓶发酵实验,再利用相应的化学分析方法定量分析该菌株分解利用苯的情况。(分离其他微生物如酚降解菌也可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