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中国人民大学专业综合(含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2006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摘要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专业综合(含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

组织行为部分(共7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晕轮效应

2.社会惰化

3.变革型领导

4.工作专门化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请简述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

2.群体决策的优、缺点各有哪些?

3.勒温的组织变革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论述题(25分)

试论述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与领导权变理论的区别。

人力资源管理学部分(共7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组织氛围

2.结构化面试

3.雇员援助计划(EAP)

4.职位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培训效果评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跨文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员工福利的特点与作用是什么?

三、论述题(25分)

绩效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试论述绩效管理由哪几个环节构成? 各环节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如何保证绩效管理的科学、规范和公平?

参考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专业综合(含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

组织行为部分(共7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晕轮效应:指考评者以对被考评者某一方面的印象来涵盖整个考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考评者对被考评者某一考评项目的评价较高或较低,则可能对此人所有的评价项目评价也比较高或比较低。要避免晕轮效应,首先要是考评人员对其产生由正确地认识,从而在实施考评时,有意识的加以避免,尽量客观的对被考核者做出评价。

2.社会惰化:指个体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其原因是:

(1)群体成员相信其他人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2)责任扩散。

答案仅供参考,欢迎来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