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计划在企业中的作用。
【答案】计划的作用主要包括:
(1)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指挥的依据。管理者在计划制定出来之后就依据计划向组织中的部门或人员分配任务,进行授权和定责,组织人们按计划实施行动等。在这一过程中,管理者都是依照计划进行指挥与协调的。
(2)计划是管理者实施控制的标准。管理者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按照计划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指标,去对照检查实际活动的结果与计划规定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存在偏差,管理者就必须采取控制措施去消除差距,从而保证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公! 划。没有计划,控制便无从谈起。
(3)计划是降低未来不确定性的手段。未来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计划的编制者在编制计划时通常必须依据历史和现状信息对未来的变化做出预测与推断,并根据这些预测与推断制定出符合未来发展变化的计划。计划编制中的这些工作能够大大地降低未来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
(4)计划是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工具。在计划编制过程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进行综合平衡。这项工作的目的是要使未来组织活动中的各个部门或个人的工作负荷与资源占有都能够实现均衡或基本均衡。
(5)计划是激励人员十气的武器。计划通常包含目标、任务、时间安排、行动方案等。由于计划中的目标具有激励人员士气的作用,所以包含目标在内的计划同样具有激励人员士气的作用。
2. 简述项目的特点以及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案】项目的特点以及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分别为:
(1)项目的特点
①目标性。任何一个项目都有一个具体的目标。项目目标一般包括:成果性目标和约束性目标,又称限制性条件。
②一次性。一次性是项目与其他常规运作的最大区别。项目有确定的起点和终点,即每个项目的历时都是有限的。项目任务一旦完成,项目即告结束,没有重复。项目的其他属性也是从这一主要的特征衍生出来的。
③独特性。每个项目所完成的某些工作总是以前没有做过的,因此具有独特性。即使项目所创造出来的产品或服务所属类别相同,但其各自总有独特之处。如时间和地点、内部和外部的环境、自然和社会条件等。
④渐进性。由于每个项目的产品或服务都是独特的,因而这个项目的产品或服务必然被循序渐进地创造出来。
⑤系统性。项目中的一切活动都是相互联系的,构成一个整体系统,并且,不能有多余的活动,也不能缺少某些活动,否则必将损害项目目标的实现。
⑥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其人数、成员、职责都不断地变化,项目结束时团队要解散,人员要转移。参与项目的组织往往有多个,甚至儿十个或更多。他们通过协议或合同以及其他的社会关系结合到一起,在项目的不同时段以不同的程度介入项目活动。可以说,项目组织没有严格的边界,是临时的、开放的。
(2)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
①对项目范围、进度、成本、质量和风险进行管理;
②对有着不同要求和期望的项目干系人进行管理;
③对已识别的项目需求进行管理。
3. 信息管理的定义是什么? 如何理解?
【答案】(1)信息管理的定义
信息管理是人类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简单地说,信息管理就是人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
(2)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信息管理:
①信息管理的对象是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信息资源是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体。信息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信息流向,实现信息的效用与价值。
②信息管理是组织管理活动的一种。一方面,信息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与组织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能相一致,因此信息管理是组织管理活动的一种。另一方面,信息资源与组织的人、财、物一样是其经营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组织的管理活动包括信息管理活动。
③信息管理是一种社会规模的活动。信息管理活动是涉及广泛的社会个体和群体以及国家参与的普遍性的信息获取、控制和利用的活动,具有普遍性和社会性。
4. 什么是资本运作? 资本运作的功能有哪些?
【答案】资本运作的含义及功能分别为:
(1)资本运作的含义
资本运作是指企业以资本最大限度增值为目的,通过收购、兼并、剥离、分立、租赁、拍卖、托管、清算以及风险投资等方式及其组合,对企业的各种形式的资本进行优化配置及运用的一种经济行为。
(2)资本运作的功能
①资本运作从宏观角度来讲,具有以下功能:
a. 实现资本合理流动。通过资本运作,优势企业兼并、收购劣势企业,可以壮大优势企业、盘活劣势企业; 通过对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可以推动产权合理流动、重组,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拍卖、委托经营,可以盘活国有企业的资本。
b. 促进宏观经济结构调整。通过资本运作,可以将国有资本逐步集中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的优势骨干企业,集中有效资本、重组低效资本、盘活滞死资本、消除无效资本,逐步实现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的目标。
c.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资本运作,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剥离和重组,可以实现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在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下,可以克服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的所有者缺位和内部人控制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
②资本运作从微观角度来讲,具有以下功能:
a. 实现企业资本扩张。
b. 促进企业内部结构优化。
c. 实现经济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最佳结合。资本运作的过程和结果往往是经济资本向最有能力对资本加以运作、实现资本增值的企业家靠拢。
5. 影响领导行为的权变因素有哪些?
【答案】权变理论或情境理论认为要找一个适合于任何组织、任何性质的工作和任务、任何对象的固定的领导人格特质、领导风格类型或领导行为方式都是不现实的,因为领导的有效性是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及其环境因素等共同诀定的,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领导方式。著名的研究有菲德勒模式、通路一目标理论、领导者参与模型和生命周期理论等。这里只对前两个理论进行介绍。
(1)菲德勒模式
菲德勒模式认为,领导风格是影响领导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每个领导者的领导风格是由他的人格特性所决定的,这种人格特性是相对稳定的。一个领导人的领导如何,除了取决于他本人的领导形态以外,还取决于他所处情境的顺利程度。影响领导的情境因素有三个:①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即领导者受其团体成员所喜爱和信任的程度; ②任务结构,即工作任务结构是否明确; ③职位权力,即领导人拥有法定权力的强弱。领导的有效性完全取决于是否与所处环境相适应。
(2)通路一日标理论
通路一日标理论是动机期望理论的发展。期望理沦认为,一个人被激励的过程受效价(目标价值)和期望值(对实现目标可行性的估计)的影响。根据这种观点,通路一目标理论认为,一个领导者要想激励部下,必须解决二个问题:一是使部下认识到实现目标后所能获得的利益; 二是提高部下对实现目标可能性的认识; 二是要使部下在下作中得到满足,以刺激他们的工作动机。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根据部下和环境状况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部下的状况,主要指部下的人格特性,包括能力、经验、需要等; 环境因素,包括任务的结构性质、组织的权力系统和工作群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