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专业技法之中国电影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影片《悲情城市》的导演是_____。

【答案】侯孝贤

2. 影片的创作原则是以_____为基础的。

【答案】戏剧化冲突原则

3. 新中国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_____。

【答案】《大闹天宫》

【解析】动画片《大闹天宫》是新中国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分上下集。这部动画电影在造型、设景、用色等方面借鉴了古代绘画、庙堂艺术、民间年画的特色,又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融入,塑造了家喻户晓的孙悟空这一形象,使其跃然于银幕,化无形为有形。《大闹天宫》标志着中国动画形成了自己的民族风格,国外曾有评论称:“《大闹天宫》不但具有一般美国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斯尼式的美术片所做不到的,即它完全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是动画片的真正杰作。”

4. 电影的发明,通常是从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法国人_____在巴黎第一次公开放映他们摄制的《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最初的电影片断开始算起的。

【答案】1895;12;28;卢米埃尔兄弟

5.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时期的经典电影有,沈西苓的_____、蔡楚生的_____、费穆的_____、袁牧之的《马路天使》等。

【答案】《十字街头》;《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

6. “长城”公司提出“_____”的口号,主张用电影反映社会问题。“神州”公司则主张“_____”地用电影影响人们的世界观和生活观。他们大都受到新文化运动之后的“_____”的主张的影响。

【答案】问题剧;潜移默化;为人生而艺术

二、简答题

7. 《桃李劫》作为中国第一部真正以有声电影手法创作的影片,其在声画结合上有干}么特点?

【答案】作为一部有声片,《桃李劫》成功地运用了有声电影的技巧,音响、歌唱和画面得到较好的结合。它已不再像此前的国产有声片那样,仅仅把“音”与“影”简单地相“加”,而

是创造性地使用了“音”与“影”的“乘法”。它第一次把对话、音乐和音响这月个声音艺术要素纳入到整体银幕构思当中,使声音产生推动电影剧情发展的功能。

8. 简述影戏理论的发展。

【答案】(1)“影戏”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人对电影的通用名称,从2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电影开始在艺术上逐步形成了一套创作方法和创作风格,常称为中国电影传统或“影戏传统”。中国电影传统的形成与当时的戏剧有着直接的关系,并对以后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我们把这种传统称为“影戏”。“影戏”的创作风格是中国电影创作的初期主流。

(2)早期影戏理论不强调电影对现实的复制而是强调教化功能; 注重对情节和剧作水平的研究,认为电影剧本是电影的灵魂,以戏剧化的冲突原则为基础,把情节的曲折生动作为衡量电影叙事的标准; 常在善恶冲突中展开故事情节,以正义告终。

(3)20世纪30年代,电影创作在注重市民的欣赏趣味和剧作叙事的经验基础上,继承发展影戏传统,重视情节和戏剧冲突,同时也有一定的发展,就是在创作中更多表现鲜明的进步倾向和时代精神。

(4)20世纪40年代,进步电影的主流在对待电影的基本原则和力一法上继承了影戏的电影传统,进步的电影家把电影作为表达自己的政治思想和认识世界的工具,揭露丑恶的社会现实,教会人民仇恨。基于这种功能,叙事成为直接表现作品内涵的基本表意手段,是影片结构的核心,于是从社会政治功能出发,以叙事特别是戏剧化叙事为核心,成为一种叙事技巧。

(5)20世纪80年代,“影戏”作为一个史学概念或美学范畴,一时间成为中国电影美学和历史研究的热门话题。它努力探寻电影与戏剧携手或联姻的内在动因和历史渊源,探讨这种结合在中国电影早期本土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阐释由此而形成的中国电影美学形态和艺术传统的独特内涵,开阔犷中国电影史学的理论视野。

9. 应如何看待“文革”电影?

【答案】(1)“文革”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场灾难、一段抹不去的沉重记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首先,它完全割断了中国电影的历史。中国电影的传统被一概抛弃,几乎所有的优秀影片都被扣上大毒草的帽子,打入冷宫。其次,完全违背了“双百”方针。样板戏惟我独尊,“二突出”成为电影创作的定式。最后,大批的电影艺术家失去艺术生命,艺术才华无法施展,艺术主张无法付诸实践。

(2)不过,“文革”电影也不应被完全否定,更不应被忘记。任何一种创作或多或少都是结合了艺术家生活体验的创造性劳动,因此,任何一部作品,即使是艺术家主动性备受限制的授命之作,也仍然包含了艺术家的艺术追求,“文革”时期也不例外。这正是“文革”电影不能完全被否定的原因所在。“文革”电影也不应被人们所忘记。“文革”电影本身就是“文革”历史的活化石,它是我们认识那个特殊时代的一条特殊通道,它不同于其他“文革”文物,因为它是一种影像资料(广义上也包括新闻纪录资料片),有它的独特价值。更何况“文革”的遗产其实也没有完全被送进历史博物馆,它依然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回到现实中来,回到电影中来。

10.“十七年”中国电影都有哪些类型? 其代表作品是什么?

【答案】(1)革命抒情正剧①史诗性的影片:《南征北战》《红旗谱》《南海潮》《农奴》②英雄成长片:《董存瑞》《赵一曼》《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③战斗片:《野火春风斗古城》《狼牙山五壮士》《冰山上的来客》《地雷战》

(2)现实生活题材影片

《龙须沟》《护士日记》《花好月圆》《老兵新传》《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万紫千红总是春》《李双双》《枯木逢春》《马兰花开》

(3)喜剧式电影

①讽刺喜剧:《新局长到来之前》《不拘小节的人》《未完成的喜剧》

②歌颂喜剧:《五朵金花》《今天我休息》

③温婉生活喜剧:《魔术师的奇遇》《大李、小李和老李》《女理发师》《哥俩好》《锦上添花》《满意不满意》

(4)儿童题材影片

①小英雄式:《鸡毛信》《小兵张嘎》《红孩子》

②好孩子式:《风筝》《哥哥和妹妹》《宝葫芦的秘密》《与兰花》《小铃档》《花儿朵朵》《祖国的花朵》

(5)美术片

《骄傲的将军》《神笔》《没头脑和不高兴》《草原英雄小姐妹》《渔童》《牧童》《半夜鸡叫》《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

(6)惊险式电影(反特片)

①正面环境中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之间的较量:《斩断魔爪》《国庆十点钟》《秘密图纸》《跟踪追击》

②边防斗争:《前哨》《岸边激浪》《冰山上的来客》《英雄虎胆》

③潜伏型:《寂静的山林》《虎穴追踪》《羊城暗哨》

(7)散文式电影(名著改编片)

①现代文学名著改编:《祝福》《林家铺子》《家》

②当代文学名著改编:《暴风骤雨》《红旗谱》《林海雪原》《烈火中永生》《野火春风斗古城》

(8)戏曲艺术片:《梁山伯与祝英台》《追鱼》《红楼梦》《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

11.谢晋导演的土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谢晋艺术生命力旺盛,优秀影片一部接一部的涌现而且小断在国内外获奖。他的影片多取材于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社会内容,开掘深入、善于刻画人物,特别创造了一系列的妇女形象,善于表现人情人性,以情动人,熟悉观众的欣赏趣味,他拍的影片为国内外广大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