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天津外国语大学世界经济850经济学综合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了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任何使用两种投入要素的两个厂商,即使它们生产的产品很不相同,也必须确保在这两种要素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这种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答案】(l )这种说法正确。

(2)如果两个厂商在两种要素之间具有不同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那么他们之间通过要素交换,可以使每个厂商生产更多的产品,而无须改变要素投入总量。两种产品产量的增加将导致帕累托改进,由于最初两个厂商在两要素间有不同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因此不可能实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而两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否相同与此没有关系。

2. 如果无论其他人选择什么策略,某个参与人都只选择某个策略,则该策略就是该参与人的绝对优势策略(简称优势策略)。试举一例说明某个参与人具有某个优势策略的情况。

【答案】例如,在如下的二人同时博弈中,无论参与人A 是选择合作还是选择不合作,参与人B 总是选择合作,因为他此时选择合作的支付总是大于不合作。因此,在这一博弈中,合作就是参与人B 的绝对优势策略。

3. 为什么说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

【答案】(1)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用于判断市场机制运行效率的一般标准。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不可能存在资源的再配置使得在经济社会中其他成员的境况不变的条件下改善某些人的境况。一个经济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满足以下三个必要条件:

①仃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所有使用这两种商品的消费者来说都必须是相等的;

②任何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所有使用这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者来说都必须是相等的; ③任何两种商品对于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等于这两种商品对于生产者的边际转换率。

(2)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条件下,如果经济当事人的行为满足连续性的假设,那么,当经济系统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时,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必要条件都通过一般均衡的价格比表示出来,从而使得这些条件得到满足。可见,完全竟争的市场结构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一般说来,消费者总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总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样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必然能够实现帕累

托最优状态所需要的二个条件。在西方一经济学家看来,完全竞争市场之所以能成为满足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可以从满足帕累托最优的三个必要条件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①从交换最适度的条件来看,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每种商品的价格对所有的消费者来说都是相同的,是既定不变的。消费者为了追求效用最大化,一定会使其消费的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比。既然相同的商品的价格对所有的消费者来说都是相同的,那么,每一消费者购买任何两种商品的数量必使其边际替代率等于全体的消费者所面对的共同的价格比率。因此,就所有消费者来说,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必定相同。

②从生产最适度的条件来看,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任一要素的价格对任一产品生产者都是一样的,是既定不变的。生产者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一定会使其使用的任一组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它们的价格比率。既然相同的要素对所有的产品生产者都是相同的,那么每一个生产者购买并使用的任何两种要素的数量必使其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全体生产者所面对的共同的价格比。因此,就所有的产品生产者来说,任何一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必定相同。

③从生产最适度与交换最适度相结合的条件来看,任何两种产品生产的边际转换率即为两种商品的边际成本之比,每一消费者对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比。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产品的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因此,对于任何两种产品来说,其生产的边际转换率等于任何消费者对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综上所述,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帕累托最优的三个必要条件都可以得到满足。换而言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作用下,整个经济可以全面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这样的经济必定是最有效率的经济。

(3)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分析是西方经济学论证“看不见的手”原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用帕累托标准验证了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但是,完全竞争符合帕累托最优标准表明的含义仍然受到严格的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的限制。在现实经济中,任何一个条件遭到破坏都将引起帕累托效率的损失。所以说,有关完全竞争市场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证明只具有数学的意义。

4. 下列事件对棉花供给有何影响?

(1)气候恶劣导致棉花歉收。

(2)种植棉花所需的化肥的价格上升。

(3)政府对种植棉花农户的优惠政策。

(4)棉花价格上升。

【答案】(1)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左移。因为恶劣气候导致的棉花歉收会使棉花的供给数量减少,它与棉花价格无关。

(2)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左移。因为化肥价格上升使得棉花的生产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农户都会缩小棉花种植面积,导致棉花供给数量下降。

(3)棉花的供给曲线会右移。因为政府对种植棉花农户的优惠政策将激励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农户都会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导致棉花供给数量增加。

(4)棉花的供给曲线不变。棉花的价格一供给数量组合点沿着给定的供给曲线向上移动,它表示随着棉花价格的上升,农户对棉花的供给数量增加了。

5. 简述需求价格弹性与企业总收益的关系。

【答案】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提供该商品的厂商的总收益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可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

(1)当E d >1,即需求富有弹性时,总收益与价格反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这是因为,当E d >1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所以,降价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增加的。相反,在厂商提价时,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减少的。

(2)当E d <1时,即需求缺乏弹性时,总收益与价格同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这是因为,当E d <1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并不能全部抵消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所以,降价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减少的。相反,在厂商提价时,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值是增加的。

(3)当E d =1时,总收益和价格的变动没有关系。这是因为,当E d =1时,厂商变动价格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价格的变动率是相等的。这样一来,由价格变动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或减少量刚好等于由需求量变动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或增加量,所以,无论厂商是降价还是提价,销售收入值是固定不变的。

6. 在货币政策博弈中,博弈双方货币当局和工会的策略分别是:是否增加货币供给和是否提高工资。其支付矩阵(用货币测度的好处)如表所示。

表货币政策博弈

说明:

(l )单期静态博弈的结果。

(2)根据跨期博弈讨论“规则”及其信誉。

【答案】(l )单期静态博弈的结果为(增加工资,增加货币供给),这是一个纳什均衡,对应的支付为(2,2)。

工会增加工资,政府增加货币供给,政府得益为2; 政府不增加货币供给,政府得益为l 。工会不增加工资,政府增加货币供给,政府得益为8; 政府不增加货币供给,政府得益为6。因此,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