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上海市培养单位上海硅酸盐研究所824生物化学(乙)[专业硕士]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糖的变旋性。

【答案】糖的变旋性是由开链结构与环状结构在形成平衡体系过程中的比旋光度变化所引起的。

在溶液中

葡萄糖可转变为开链式结构,

再由开链式结构转变为

葡萄糖;同样

萄糖也转变为开链式结构,

再转变为

葡萄糖。经过一段时间后,三种异构体达到平衡,形成一

个互变异构平衡体系,其比旋光度亦不再改变。

2. 基本氨基酸。

【答案】组成蛋白质的常见氨基酸有20种,又称组成蛋白质的基本氨基酸,除R 为氢原子(即甘氨酸)外都是L-氨基酸。

3. Southernblotting 。

【答案】Southernblotting 即DNA 印迹,是指双链DNA 在凝胶电泳后变性为单链,转移并固定到特定滤膜(如硝酸纤维素膜)上,同标记的核酸探针杂交,根据杂交信号显示靶DNA 的存在与位置。DNA 印迹可用于检测基因突变。 4. (可立氏循环)。

【答案】

(可立氏循环)是指激烈运动时,

肌肉中葡萄糖分解产生的丙酮酸利用

(音译为可立氏循环),又称乳酸

还原成乳酸,乳酸转运到肝脏重新形成丙酮酸,丙酮酸经过肝细胞糖异生作用合成葡萄糖,最终

以血糖形式运回肌肉的循环方式。这一循环代谢称为肌肉中的积累,补充了葡萄糖,

同时再生了

5. 水解修饰(hydrolytic modification)。

循环。其生理意义在于保障肌肉氧供应不充分状态下糖酵解的持续进行,因为该循环消除乳酸在

这些都是有利于糖酵解的因素。

【答案】水解修饰是翻译后修饰的一种方式,通过水解,一条肽链可水解为多种组分,例如P0WC (鸦片促黑 皮质素原)可被水解为多种生物活性肽。

6.

切除修复

【答案】

切除修复

又称核苷酸外切修复,是一种恢复紫外线等辐射物质所

造成的损伤部位的暗修复系统。此系统是在几种酶的协同作用下,先在损伤的任一端打开磷酸二酯键,然后外切掉一段寡核苷酸,留下的缺口由修复性合成来填补,再由连接酶将其连接起来。

7. 转录后基因沉默(

【答案】

转录后基因沉默(上通过对靶标

阻抑。

8. 核酶。

进行特异性降解而使基因失活。即双链

动物中则称为

物中一般称为转录后基因沉默

)。

)是指在基因转录后的水平

诱导的抑制基因表达的现象。在植

干扰

在真菌中的这种现象称为

【答案】核酶是指一些具有催化功能,可以催化自我拼接等反应,具有催化作用的RNA 。

二、填空题

9. 糖胺聚糖是一类含_____和_____的杂多糖,其代表性化合物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答案】己糖胺;糖醛酸;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肝素

10.目前认为酶促反应的机制是_____。

【答案】通过诱导契合过程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11.DNA 保存时要加EDTA ,目的是_____。

【答案】抑制DNase 的作用,防止DNA 降解 【解析】实验室一般采用TE 缓冲液保存DNA , TE

即不含盐离子,

便于后继操作,EDTA 防止外源DNase 降解DNA 。

12.影响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

【答案】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氢离子浓度;2,3-二磷酸甘油酸

13.大肠杆菌在丰富培养基中可以形成_____结构,从而缩短复制所需时间。真核生物虽然受染色体结构影响,DNA 聚合酶催化链的延伸速度下降,但是因为形成_____结构而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复制。

【答案】多复制叉;多复制子

14.沟通糖、脂代谢的关键化合物是_____。

【答案】

乙酰

15.除了膜脂肪酰链的长度以外,影响膜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是_____。

【答案】脂肪链的不饱和程度

【解析】:膜脂的基本成分是磷脂。因此膜脂的流动性主要决定于磷脂,影响磷脂流动性的

和EDTA 的混合溶液。

因素很多,诸如:磷脂脂肪酰链的不饱和程度和链长、胆固醇、鞘磷脂的含量、膜蛋白以及温度、pH 值、离子强度,金属离子等等,其中,以脂肪酰链的不饱和程度和链长尤为显著。

16

乙酰

和草酰乙酸经三羧酸循环后可产生_____和_____草酰乙酸。

【答案】

17.由于DNA 核酸中含有_____,所以DNA 与_____能够进行颜色反应。

【答案】

二苯胺

18.糖异生主要在_____中进行,饥饿或酸中毒等病理条件下_____也可以进行糖异生。

【答案】肝脏;肾脏

三、单选题

19.酶的活化和去活化循环中,酶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位点通常在酶的哪一种氨基酸残基上?( )

A. 天冬氨酸 B. 脯氨酸 C. 赖氨酸 D. 丝氨酸 E. 甘氨酸 【答案】D

【解析】蛋白激酶可以使A TP

分子上的磷酸转移到一种蛋白质的丝氨酸残基的羟基上,在磷酸基的转移过程中,常伴有酶蛋白活性的变化,例如,肝糖原合成酶的磷酸化与脱磷酸化两种形式对糖原合成的调控是必需的。

20.真正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维生素D 是( )。

【答案】B

【解析】维生素D

有维生素

和维生素

两种,它们的维生素原(7-脱氢胆固醇或麦角固醇)其反应式为:

21.哪一种化合物不是甲基接受体( )

A. 胍乙酸

经过紫外线

照射后激活为相应的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