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20管理学[专业硕士]之管理学:现代的观点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管理的领导职能
【答案】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的过程。管理者在执行领导职能时,一方面要调动组织成员的潜能,使之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 另一方面要促进组织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使组织中的所有活动和努力协调统一。其具体途径包括:激励下属、对他们的活动进行指导、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解决组织成员之间以及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冲突,等等。
2. 绩效评估
【答案】绩效评估又称绩效考核、绩效评价等,是指组织定期对个人或群体小组的工作行为及业绩进行考察、评估和测度的一种正式制度。用过去制定的标准与员工的工作绩效记录进行比较并及时将绩效评估结果反馈给员工,可以起到有效的检测及控制作用。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评估的作用体现在:①为最佳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②为组织发展提供犷重要的支持; ③为员工提供了一面有益的“镜子”; ④为确定员工的工作报酬提供依据; ⑤为员工潜能的评价以及相关人事调整提供了依据。
3. 管理
【答案】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其理解要点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管理的载体是组织:②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③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④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⑤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
4. 知识工资
【答案】知识工资是指一个员工的工资随着他能够完成的任务的数量增加而增加。知识工资增加了公司的灵活性和效率,因为公司需要做工作的人会越来越少。但要贯彻这项计划,公司必须有一套高度发达的员工评估程序,必须明确工作岗位,这样工资才可能随着新工作的增加而增加。
二、简答题
5. 霍夫斯泰德关于文化的四个维度分别是什么?
【答案】霍夫斯泰德关于文化的四个维度的内容包括:
(1)权力差距。在一个社会组织中,权力分配往往是不均等的,即存在着权力等级。有的国家或地区,对权力距离的接受程度较高,可称之为“高权力差距”的社会; 有的国家或地区,对权力差距接受程度较低,可称之为“低权力差距”的社会。
(2)不确定性的避免。任何一个社会,对于不确定的、含糊的情境,都会感到一种威胁,从而总是试图加以防止。但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于防止不确定性的迫切程度是不一样的。
(3)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是指一种结合松散的社会组织结构,其中每一个人只关心自己,而且也只依靠个人的努力来为自己谋取利益。“集体主义”则指一种结合紧密的社会组织结构,其中所有的人往往以“在群体之内”和“在群体之外”来区分,他们期望得到“群体之内”的照顾,但同时也以对该群体绝对的忠诚作为报答。
(4)男性化或女性化。这个指标表示的是所谓“男子气概”价值观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程度。“男子气概,,是指自信武断、进取好胜、喜欢冒险。一般地说,一个社会对“男子气概”的评价越高,其对生活数量的追求越要超过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6. 简述管理与环境的关系。
【答案】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从而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外部,影响组织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等各种因素和条件的总和。任何组织都不能离开外部客观环境和条件而独立存在,所以,环境就是组织的生存空间。管理与环境的关系表述如下:
(1)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展开的。在当代,由于全球化的影响,组织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越来越趋于多变、剧变,因此管理者必须重视对环境因素的了解和认识。现代管理一般将组织的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①外部环境是企业生存的土壤,它既为活动提供条件,同时也对组织活动起制约作用。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等。企业的管理首先是基于外部环境之上的。企业经营所需要的各种资源需要在外部市场上取得,企业转换各种资源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也需要在外部环境中去实现。外部环境的种种变化会给组织带来两种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是为组织的生存发展提供新的机会,比如某种新资源的利用可以帮助企业开发新的产品; 另一种可能是环境变化过程中为组织生存提供某种威胁,比如技术条件或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可能使企业的产品不再受欢迎,组织要想生存,并不断发展,就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变更管理政策等。管理者一定要了解市场状况与市场需求,才能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②内部环境是指组织内部的资源拥有和利用情况。任何组织的活动都需要利用一定的资源,然而,在特定时期,组织能够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要充分地、有效地利用资源,以给组织带来
最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实施有效的管理,这是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2)管理在无形中慢慢的改变和影响着环境。管理并不是单纯消极地被动适应环境,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动地改变和影响着环境。
①管理对外部环境的影响显而易见。企业增加技术研究投入,开发出了先进的技术,从而改变了外部环境中的技术环境; 由于管理者对未来趋势的预测,设计开发了某种新的产品,并大力宣传,从而使一个新的时代潮流提前到来。
②管理可以改变企业的内部环境。企业的内部环境是多种要素资源的一种组合状态。组织通过管理可以增加某方面的资源,也可以减少某方面的资源; 也可以通过对员工进行培训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也可以通过解雇部分员工以减少人力资源。
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它既提供了机会,也构成了威胁。因此,必须将组织看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断地与外部环境产生相互的影响和作用。正视环境的存在,一方面要求组织为创造优良的社会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尽其社会责任; 另一方面,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必须因环境的改变而变化,没有一种管理方法是万能的。也正是因为这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组织环境研究变得更有意义。
7. 简述什么是虚拟组织?
【答案】虚拟组织指两个以上的独立实体,为迅速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在规定时间内结成的动态联盟。虚拟组织不具有法人资格,没有固定的织织层次和内部命令系统,是一种开放的组织结构。可以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从众多的组织中通过竞争招标或自由选择等方式选出合作伙伴,迅速在各专业领域形成独特优势,实现对外部资源的整合利用,以强大的结构成本优势和机动性,完成单个企业难以承担的市场功能,如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虚拟组织的特征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虚拟组织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内部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等方面具有灵活性。虚拟组织是一个以机会为基础的各种核心能力的统一体,这些核心能力分散在许多实际组织中,虚拟组织被用来使各种类型的组织部分或全部结合起来以抓住机会。当机会消失后,虚拟组织就解散。所以,虚拟组织可能存在几个月或者几十年。
(2)虚拟组织共享各成员的核心能力。虚拟组织通过整合各成员的资源、技术、顾客市场机会而形成。价值就在于能够整合各成员的核心能力和资源,从而降低时间、费用和风
险,提高服务能力。
(3)虚拟组织中的成员必须以相互信任的方式行动。合作是虚拟组织存在的基础。但由于虚拟组织突破了以内部组织制度为基础的传统的管理方法,各成员又保持着自己原有的风格,成员在协调合作时可能出现问题。但各个成员为了获取共同的市场机会结合在一起,在合作中必须彼此信任,当信任成为分享成功的必要条件时,就会在各成员中形成一种强烈的依赖关系。
8. 如何促进和保护有益的建设性冲突?
【答案】为了促进和保护这种有益的建设性冲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