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大学新闻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人权宣言》
【答案】1789年8月26日,国民会议通过了《人权和公民权的宣言》,简称《人权宣言》。《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纲领性文件,集中表达了18世纪启蒙思想家所阐述的政治主张。宣言共十七条,开始便宣称:“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其中第十一条明确规定:“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承担责任。”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规定出版自由的正式文件。1791年法兰西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又正式将出版自由纳入其中。
2. 《工人曙光报》
【答案】《工人曙光报》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工人秘密刊物。1878年彼得堡成立了“俄国北方工人协会”,协会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多次领导工人罢工,并于1880年2月15日出版《工人曙光报》,由协会领导人哈尔图林亲自担任编辑。哈尔图林通过《工人曙光报》宣传协会纲领,指出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先进作用,主张工人与农民联合起来,争取共同的政治权利,为最终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而斗争。不久,哈尔图林因制造冬宫爆炸事件和刺杀亚历山大二世,被沙皇政府紧急缉捕,《下人曙光报》随之停刊。
3. 科蒂报团
【答案】科蒂报团是一战后法国著名报团之一。报团所有者弗朗索瓦. 斯波蒂诺是著名的科蒂香水及化妆品公司老板,20世纪20年代进入报界,购买和创办了一系列报刊,故而这一报团名为“科蒂报团”。斯波蒂诺1922年买下《费加罗报》,1928年吞并《高卢人报》。同年创办了极右派报纸《人民之友报》。30年代经济危机中,科蒂报团破产,下属报纸先后被出售或关闭。
4. 意大利《晚邮报》
【答案】意大利发行量最大的意大利文对开报纸。1876年3月在米兰创刊。1912年成为意大皖南事变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发表题词利第一份在全国发行的报纸。1925年后几乎成为法西斯政权的机关报。1945年一度停刊。同年4月26日改名《新邮报》出版,5月更名《消息报》。1946年5月称《新晚邮报》。1959年改用现名。从1974年起为里佐利财团所有。编辑方针以独立著称,国际新闻较详尽准确。日发行量62万份(1990)。另有海外航空版向国外发行。
5. 拉美特稿社
【答案】拉美特稿社又称拉丁美洲特种新闻社,1983年10月在墨西哥城成立,由9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共同组建。该社试图以自己的、拉丁主义的和不带政治偏见的观点,来报道拉丁美洲的发展成就及地区一体化问题,以加强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
6. 癸丑报灾
【答案】“癸丑报灾’夕,是指1913年“_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新闻界的大扫荡。“一次革命”失败之后,袁世凯政府宣布国民党为“乱党”,凡国民党系统的报刊一律扣以“乱党报纸”的罪名而查封; 非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只要有碍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也被乘机剿灭; 一些本来拥袁的报纸也有因“城门失火”被殃及。到1913年底,报刊减少三分之一,报人大批被捕被害,“癸丑报灾”是中国新闻史上对报业的一次沉重打击。
7. NZPA
【答案】NZPA 是新西兰报联社(TheNewZealandPressAssociationInc )的英文简称,是新西兰的全国通讯社,由40多家主要报纸联合而成的合作企业公司。创建于1879年,当时名为联合报社,1942年改为现名。该社与路透社有密切的联系,它向路透社提供新西兰的国内新闻,并与路透社联合向新西兰各报发布重要国际新闻; 与美联社和合众国际社等有传统联系,在伦敦、华盛顿、香港和悉尼等地均有特派记者。
8. 网上自生媒体
【答案】应用互联网上发布新闻的在线媒体可以分为两种一一“上网媒体”和“网上自生媒体”。所谓网上自生媒体,只在互联网上提供新闻服务,形式包括各种新闻组、网络杂志、网站中的新闻频道等。通过这种媒体形式传播新闻信息的有个人和各种非传统新闻机构。
9. “日章旗”事件
【答案】‘旧章旗”事件是朝鲜新闻界对日斗争中最辉煌的战绩。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朝鲜运动员孙基祯代表日本队夺得马拉松冠军,《东亚日报》、《朝鲜日报》、《朝鲜中央日报》在刊登孙基祯的相片时抹掉了其身上的日本国旗。日当局发现后,逮捕了有关人士,《东亚日报》社长被迫辞职,报纸停刊九个月。
10.声光传播
【答案】声光传播是指以声和光作为传递信息载体的传播方式。较之口头传播具有速度快、距离远的优势。借助声音的高低长短、光线的强弱等多种变化传达较为复杂的内容。声光传播的表现方式主要有敲击响器、吹奏号角、点燃烽火等。
二、简答题
11.作为《循环日报》的创办人,王韬在一系列文章中论述了哪些重要问题?
【答案】(1)王韬简介
1828年生,江苏甫里人,自幼资赋聪敏。年轻时期跟随香港英华书院院长理雅各在英、法等国游历,深感中国落后。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奋起直追,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途。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先自主办报的人之一,主持该报笔政达10年之久。《循环日报》每天于头版处刊登一篇政论文章,故此成为中国报刊史上第一个以政论为主的报纸。王韬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报刊政论家。
(2)王韬论述的问题
王韬在《倡设日报小引》、《本局日报通告》、《论日报渐行于中土》、《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和《论中国自设西文日报之利》等文章中,论述了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①论述了办报的目的与意义
王韬曾在其《上潘伟如中承》书中阐述了他在香港主办《循环日报》的目的:要借日报立言,通过报纸来宣传其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之后,“办报立言”发展成为早期国人自办报刊的主要传统之一。
②论述了报纸的功能和作用
a. 报纸可以使“民隐得以上达”,只要在各省省会设立报馆,即可以“一知地方机宜”,“二知讼狱曲直”,“二辅教化之不及”,使报纸成为“博采舆论”的工具。
b. 报纸可以使“君惠得以下逮”,报纸宣扬君王的恩德,传播朝廷的政令,使“君民上下互相联络”,消除隔阂,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c. 报纸可以“达内事于外”,他主张创办外文报纸,开展对外宣传。d. 报纸可以“通外情于内”。王韬十分强调创办报刊介绍西方的国政民情,以便师其所长,避其所短。因此他建议设立翻译外报的专门机构,使朝廷随时掌握外国情况,“即遇交涉之事,胸中自具成竹”。
③论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王韬最早在国内提出了言论自由的要求,呼吁朝廷放宽言禁,允许民间创办报纸,允许报纸“指陈时事,无所忌讳”。
④论述了报纸的文风。王韬认为,报纸的文风应该是直抒胸臆,词达而己。另外,他严厉批评当时科场应试中使用的“时文文体”。王韬在当时独树一帜的时政评论文被称为“报章文体”。后被梁启超发扬光大,也被称作“时务文体”。
⑤论述了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王韬认为,报纸的编辑人员应该是知识广博的“通材”,“不可不慎加遴选”。报纸的主笔“非绝伦超群者不得预其列”。他们应该品德高尚,持论公平,不得“挟私评人,自快其忿,’o
12.简述弥尔顿与《论出版自由》。
【答案】(1)弥尔顿“出版自由”口号的提出
弥尔顿是最先在新闻传播理论领域中树起“出版自由”大旗的人。他生活、活动在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既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也是一位新闻自由的伟大斗士。1640年英国革命即将爆发,他匆忙从意大利返回英国,参加反对君主政体的斗争。他所出版的一些小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