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山东大学威海校区814新闻传播实务之新闻评论教程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要陈述一下我国报刊上杂文的发展历程。

【答案】我国报刊上的杂文,是随着副刊的产生而出现的。

(1)在“辛亥革命”时期,有些报刊的副刊还设有《杂文》、《杂感》等栏目。那时的杂文虽然和我们今天所说的杂文不完全一样,但也是包罗万象,说古论今,面向现实,笔锋比较犀利。特别是革命派报刊上的杂文,对当时的帝国主义侵略者、封建势力、保皇党人和媚外卖国的官吏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讽刺,发挥了有力的战斗作用。

(2)“五四”运动前后,杂文这种战斗的文体,在报刊上运用得更加普遍。如《新青年》的《随感录》、《湘江评论》的《放言》、《政治周报》的《反攻》、《向导》的《寸铁》等。都是杂文专栏。

(3)建国以后,革命作家的杂文继承了战斗杂文的传统,对有害的事物迅即给以讽刺或抨击,对新生的进步的事物给以热情支持和歌颂,成为新型的文艺性政论。

2. 新闻评论的基木论证方式有几大类? 彼此有何异同?

【答案】(1)新闻评论的基本论证方式

具体有立论与驳论两大类:立论,是指从正面直接阐明客观事物的真理,以证明作者提出的看法、主张; 驳论,是以反驳别人(或论敌)的某种错误观点(或反动观点)为主,在反驳错误观点的过程中传播真理。新闻评论的驳论,包括揭露、批驳、剖析、辩论等方面,是在政治、思想、理论和学术上驳斥谬论、澄清是非、扶正祛邪的一种重要方法。

(2)立论与驳论的共同点

驳论和立论都需要具备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都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论证过程。通常都需要“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

(3)立论与驳论的不同点

①论辩的直接目的不同:立论重在从正面直接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驳论重在从侧面、反面,从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中,驳斥对方论点。

②从论辩的过程来看,立论包括“确立论点一组织论据一推埋证明”三个步骤; 驳论则包括“辨析错误一确立论点一展开批驳”三个步骤。形成立论文和驳论文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构形式。

③一般而言,立论是目的,驳论是为证明立论的正确性,是证明自己的立论的一种手段。立论有时在破的基础上进行,“先破后立”、“边破边立”即此意。立论是议论重心,驳斥别人的论点也是为确立自己的论点。

新闻评论的驳论,包括揭露、批驳、剖析、辩论等方面,是在政治、思想、理论和学术上驳

斥谬论、澄清是非、扶正祛邪的一种重要方法。新闻评论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大要素。驳论方法,只要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论证的三方面之一,就达到驳倒对方的目的。

一、简答题

1. 什么叫杂文? 它与新闻评论有何相同点与不同点?

【答案】(1)杂文的含义

杂文是文学体裁之一,是一种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有着兴利除弊、激浊扬清战斗功能的文艺性政论。以短小、锋利、隽永为特点,是一种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战斗文体。

(2)杂文与新闻评论比较

①杂文与新闻评论的相同点

a. 都取材于现实生活,都有扶正祛邪的战斗功能;

b. 都属于议论文,都要对现实生活的种种现象作出科学分析,并阐明自己的观点;

c. 它们都需要诉诸逻辑的理性思考,要注意调动逻辑的力量。

②杂文与新闻评论的不同点

a. 杂文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

b. 杂文要有鲜明的政治见解,但它阐述政治观点的形式,又要有文艺的色彩和诗的语言。倘一篇杂文没有文学因素,缺乏一种独特的“味道”,就不成其为杂文;

c. 假物以彰之,寄物以托之,好的杂文应该含蓄而典雅,有独特的创意和风格。杂而有文,是杂文与一般政论的区别所在。

2. 改革开放以米,尤其是跨入新世纪以米,我国新闻评论发生了哪些变化? 原因何在?

【答案】(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评论发生的变化

新闻评论在媒体上的地位和作用愈益凸显,在现实生活和公众中的影响日益增长,新闻媒体的传播质量不断提高,党报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大大增强。

①在内容方面,新闻评论内容丰富,思想活跃,观之新颖,论述深刻,形式多样,文风活泼,作者广泛等前所未有。它所关注的话题,就是全党工作的重点,社会发展的热点,群众关心的焦点; “党和人民都满意”的原则,在新闻评论中得到有机的统一。

②在社会作用方面,近些年各种媒体的新闻评论受到普遍重视,在紧扣时代脉搏,引领主流舆论,强化评论特别是党报评论的影响力和引导力力一面尤为突出。新闻评论坚持“三贴近”,加强调查研究,沟通社情民意,疏解公众情绪,实施舆论监督。

③在队伍建设方面,不断吸引公众参与,新闻评论搭建社会公共话语平台,注意发挥各种形式的新闻评论的作用方面,已经作了很大的努力,出现了不少既能正确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同群众心连心,站在群众中间引导群众前进的评论。同时,专业化和学者化的趋势也日渐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