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长期在华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消减原因探究

关键词:对外汉语,外语学习动机三层次说,在华汉语留学生,学习动机

  摘要

本文主要是利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影响颇大的Dörnyei 外语学习动机三层次说对长期在华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进行动机消减原因的研究。经过资料搜集之后笔者发现,之前该题目在对外汉语专业上的应用并不是很充分,而且主要目光集中在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分类和如何激发汉语学习动机这两个层面上,在对象的选取上也并未进行有效的区分。鉴于以上种种情况,本文着眼于探究和分析长期在华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的消减原因,从反方向研究动机,关注消减程度与消减原因,并且围绕原因展开与之相关的学习者个体差异等因素的讨论。主要目的在于从反面消除动机消减现象,提高教师对外汉语教学活动和留学生汉语学习的效率。主要的研究方法是结合了二语学习动机研究常见的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本次问卷调查共选取了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50 名在华学习的留学生,将得到的数据使用SPSS13.0 统计软件进行了分析。除此之外,还对三名符合条件但具体情况又有差别、各具特点的留学生根据提问大纲进行了个案访谈。本论文在进行了以上所述调查之后,将对外汉语留学生动机消减的情况根据其不同特点和原因分为了三种类型:根本性消减、暂时性消减和积累性消减。总体来说,长期在华的留学生动机消减情况是实际存在的,但并不是非常严重。经研究发现,发生根本性消减的学习者属于极少数,但造成的影响比较大;发生暂时性消减和积累性消减的学习者则比较普遍,基本上都存在一些轻微的消减情况,虽然没有动摇汉语学习的根本,但是长此下去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是很不利的。另外在这其中还有几点十分值得注意,比如说同期比较下发现融合型动机的消减要甚于工具型动机的消减;个体差异因素在这其中发挥的作用并不像预先设想的那么大,在长期、艰难的语言学习面前,大部分人的学习动机变化基本一致。将实际情况比照外语学习动机三层次说和当前国际大环境、我国国情两方面,本文发现动机消减的主要原因集中在外界客观环境的负面影响、自我效能感的降低、教学与学生自身需求之间的矛盾等这几方面,基本上每个原因都会导致产生相应的不同消减情况。随后,本文针对以上的主要消减原因,展开了相关的解决策略探讨,提出了四个解决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