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吉林财经大学金融学801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己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500亿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125亿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100亿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
A.125亿元和25亿元
B.625亿元和525亿元
C.125亿元和100亿元
D.35亿元和400亿元
【答案】A
【解析】总投资是没有将折旧去除的投资总额,而净投资则是剔除折旧部分的投资。因此该国的总投资为本年度生产的125亿元,净投资则为125-100=25(亿元)。
2. 如果中央银行认为通货紧缩压力太大,其扩张政策为( )。
A. 在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
B. 迫使财政部购买更多的政府债券
C. 在公开市场出售政府债券
D. 提高法定准备金率
【答案】A
【解析】扩张性货币政策包括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或者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释放货币。在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有利于扩大货币供给,缓解通货紧缩的压力。
3. 当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 ) 。
A. 不变
B. 增加
C. 减少
D. 不相关
【答案】B
【解析】
政府支出增加导致国民收入增加
倍。两者同时发生意味着国民收入增加了。 倍,
政府转移支付减少导致国民收入减少
4. 在图的IS-LM 模型中,A 点将怎样调整? ( )
图IS-LM 模型
A.r 下降,Y 上升
B.r 下降,Y 下降
C.r 上升,Y 上升
D.r 上升,Y 下降
【答案】A
【解析】A 点处于非均衡状态,会向均衡点调整。均衡点的利率小于A 点利率,均衡收入大于A 点收入水因此A 点向均衡点调整过程中,利率将下降,收入将上升。
5. 理性预期的总供给函数认为,只要中央银行公开宣布降低货币增长率,则( )。
A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就都会下降
B. 失业率无需下降,通胀率就会下降
C.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不会下降
D. 失业率下降,通胀率不一定下降
【答案】C
【解析】理性预期的总供给函数认为,能预期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将只改变价格水平,而对实际产量和就业没有影响; 只有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才影响实际产量。因此中央银行公开宣布降低货币增长率,由于理性预期,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不会下降。
二、论述题
6.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人民银行多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但从2010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新的宏观调控措施:
1月12口,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月18口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占.
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
率0.5个百分占.
5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5月1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占.
从10月份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动作更为频繁。
10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卜调0.25个百分点,由2.25%提高到2.50%; 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5个百分点,由
5.31%提高到5.5G%; 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 11月16日、29日,12月20日连续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2011年以来,在两个月内连续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3月11日,在两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今年货币政策己经转为稳健,中央银行将继续使用管理流动性的各项工具”。
(1)结合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说明政策转变的原因,这次实行稳健货币政策的原因和2008年之前有何不同?
(2)分析说明针对我国目前经济形势,政府可以采取的政策手段,为什么政府目前没有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3)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货币政策的效果及局限性。
【答案】(1)①宏观经济政策转变的原因
a.2008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我国出口大幅减少,国内生产萎缩,面临经济萧条的困境。在此背景下,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来刺激国内需求,减少失业和增加国民产出。中央银行多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正是刺激经济的扩张性政策行为。
b. 但是,自2009年底以来,随着经济的复苏,中国经济开始处于通货膨胀状态,CP1一直高涨,从2011年1月份CPI 涨幅4.90/来看,食品与租房的涨幅较大,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9%,与1月涨幅持平。在这种物价增长水平下,银行存款的实际利率己经为负,贷款的实际利率也很低了。为了防止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调高存贷款的基准利率也在情理之中。
②当前实行稳健货币政策与2008年之前原因的不同之处
在2008年之前我国就己经实行了较长时间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准备金率不断提高。这和当前的紧缩性政策的区别在于,两者的主要调控目标不一样。
a. 前者是在中国持续多年的强劲经济增长背景下针对当时出现的经济过热现象采取的软着陆措施,其主要目的在于抑制过高的投资需求,给过快的经济增长降温。因而当时可以在使用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同时适当辅以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b. 当前的紧缩性货币政策针对的是日前国内渐趋严重的物价上涨,而且经济刚从经济危机中复苏过来,因此主要的办法是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而不能采取财政政策。
(2)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法定准备金。
①目前针对我国经济过热的情况,政府可采取如下政策手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