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上海交通大学841经济学(Ⅰ)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价格—消费曲线

【答案】价格—消费曲线指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当消费者在选择两种商品时,在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而使预算线向外或向内旋转,那么自然会使消费者均衡点发生相应变化,连接各个不同的消费者均衡点的曲线便是价格一消费曲线。

如图所示,假定商品1的初始价格为P 1,相应的预算线为AB ,它与无差异曲线U 1相切于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 1。如果商品1的价格由P 1下降为P 1,相应的预算线由AB 移至AB' ,于是,AB" 与另外一种较高无差异曲线U 2相切于均衡点E 2。如果商品1的价格在由P 12继续下降为P 13,相应的预算线由AB' 移至AB" ,于是,AB" 与另一条更高的无差异曲线U , 相切于均衡点E 3。随着商品1的价格不断变化,可以找到无数个诸如E 1、E 2和尽E 3那样的点,它的轨迹就是价格—消费曲线。

121

价格一消费曲线

2. 欧拉定理

【答案】欧拉定理又称为产量分配净尽定理,是指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假设长期中规模收益不变,则全部产品正好足够分配给各个要素。

,若生产规模不变,则假设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L 和资本K 生产函数为Q=Q(L , K )

有:,这就是欧拉定理,它表明在所给条件下,全部产品Q 恰好足够分配给劳动

为资本的边际产品MP K 为劳动的边际产品MP L ,因而欧拉定理也

要素L 和资本要素K 。其中可以表示为:

3. 里昂惕夫生产函数

【答案】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又称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表示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假定生产过程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则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式中,Q 为产量; L 和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 常数u 、v>0,分别为固定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技术系数,它们分别表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固定的劳动投入量和固定的资本投入量。里昂惕夫生产函数表示:产量Q 取决于和这两个比值中较小的那一个,即使其中的一个比例数值较大,那也不会提高产量Q 。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可用图予以描述。

里昂惕夫生产函数

图中,从原点出发经过a 、b 和c 点的射线OR 表示了这一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的所有产量水平的最小要素投入量的组合。

4. 局部均衡

【答案】局部均衡是指在假设其他市场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产品或要素的市场均衡。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其研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

局部均衡是经济体系中单独一个消费者、一个商品市场或要素市场、一家厂商或‘个行业的均衡状态。局部均衡分析即只考虑这个局部本身所包含的各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如何达到均衡状态。如在研究某产品市场的均衡时,就可假设其他各产品的供给、需求及价格不变,而只考虑该产品的价格和销售量如何由它本身的供给和需求两种相反力量的作用以达到均衡。

局部均衡分析都是以“其他情况不变”的假设为基础的,所以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这并不影响它对很多问题研究的有效性。在一定的合理假设下,不但可以达到说明问题的目的,而且可使问题简单化、明了化。特别是当把所研究的变量限于两个经济因素时,可以借助数、表、图

进行综合分析,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在研究一些综合性问题时,局部均衡分析是不够的,必须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5. 供给价格弹性

【答案】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它是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供给的价格弹性也分为弧弹性和点弹性。供给的价格弧弹性表示某商品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

,以e s 的弹性。供给的价格点弹性表示某商品供给曲线上某点的弹性。假定供给函数为Q=f(P )

表示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则供给的价格弧弹性的公式为:

供给的价格点弹性的公式为:

表示单一弹性或单位弹性

; 表示完全弹性

; 。 表示完全无弹性。影响供给的价格弹性大小。 e s >1表示富有弹性; e s <1表示缺乏弹性; e s =1供给的价格弹性根据e s 值的大小也分为五个类型。

的因素主要有:时间长短、生产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及产品的生产周期的长短等。

二、简答题

6. 请结合“免费乘车者问题”说明:

(1)为什么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会低于其最优数量。

(2)“免费乘车者问题”与“囚徒困境”有何联系与区别?

,指个人不愿出资负担公共产品生产的成本,而依靠别【答案】(1)“免费乘车”又称“搭便车”

人生产公共产品以便自己不花费任何代价地消费。由于“免费乘车者问题”的存在,依靠市场机制解决公共产品的生产往往导致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数量远远低于社会所需要的数量。

公共物品是指既不具有排他险也不具有竞用性的物品。由于公共物品不具备消费的竞用性,任何一个消费者消费一单位公共物品的机会成本为零。这意味着,没有任何消费者要为他所消费的公共物品去与其他任何人竞争。因此,市场不再是竞争的。如果消费者认识到他自己消费的机会成本为零,他就会尽量少支付给生产者费用以换取消费公共物品的权利,即“兔费乘车”。如果所有消费者均这样行事,则消费者们支付的数量将不足以弥补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结果便是生产者提供低于最优数量的产出,甚至是零产出。

(2)“囚徒困境”描述的是无法相互协调的个人之间出十自身理性的考虑所进行的选择往往不符合双方(或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这一两难处境。

①“免费乘车者问题”与“囚徒困境”的联系

“免费乘车者问题”是“囚徒困境”在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中的运用。“囚徒困境”运用到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中,表明尽管提供公共物品会给双方都带来更大的利益,但是理性的个人还是会选择不提供公共物品,从而造成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低于其最优数量。

②“免费乘车者问题”与“囚徒困境”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