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15政治学原理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民主化
【答案】从广义上看,“政治民主化”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政治从少数人统治向多数人统治发展的全过程。从狭义上看,“政治民主化”是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政治的形式和内容从非民主走向民主,特别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
2. 司法权
【答案】司法权主要是指审判权和法律解释权。在资产阶级国家机关的分权体系中,一般都规定了司法权属于法院,但多采用狭义的司法权概念,卞要指审判权和法律解释权,而将检察机关归属政府领导,总检察长通常为内阁成员,充当政府的法律顾问,并代表政府出庭参加诉讼。检察官受总检察长领导,但在对案件进行调查时享有独立性和保障。因此,司法机关的职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审理各种诉讼案件,包括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选举案件等。在各种司法诉讼中,司法机关的职能就是适用法律,即按法律规定的程序通过审理认定案件的事实,并依据法律作出裁决。这种审判权是司法机关所独有的,其他任何国家机关都不得侵犯。
②处理某些非诉讼性的事务。这主要是指某些民事法律关系要由法院执行、保证、监督和公证,如登记财产、公证结婚、检验遗嘱、处理遗产、公布失踪和死亡、指定监护人和保护人等。
③违宪审查。所谓违宪审查,即由司法机关审查国家机关的行为是否违反宪法,审查的具体对象包括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法令以及政府根据法律所颁布的行政法规、发布的行政命令以及所采取的一切行政措施等。
3. 国家机构
【答案】国家机构,是指组成国家机器的一切国家机关的总和,它包括全部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是实现国家权力、执行国家职能、进行国家日常活动的组织。与国家形式问题不同,如果说国家形式关涉的是整个国家机器的组织结构和权力配置,是从宏观上来描述和分析各个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划分和相互关系,国家机构所关涉的则是国家机器的各个部件的构造和功能,是从微观上解剖和认识各个国家机关的组成、权力和职能,更注意各国家机关的技术层面和操作层面。显然,国家机构与国家形式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对国家机构的研究不能离开对国家形式的把握和理解。
4. 一党制
【答案】资本主义国家一党制是指国家政权完全由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单独掌握,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不允许其他政党存在的制度。实行资产阶级一党制的国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法西斯国家,另一种是当代民族主义国家。
5. 政治哲学
【答案】研究社会政治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研究政治理论的方法、原则体系的科学,是政治学与哲学这两大学科体系的中介环节。卞要的方法是从哲学思辨的角度,从历史或哲学的层面上解读政治观念,探讨政治生活的目标、精神、真理等政治生活的最高准则。在传统的政治哲学研究中,民主、正义、平等、自由等政治价值和相应的政体设计一直是其研究重点。
二、简答题
6. 简述现代西方政治理论的主要派别及其特点。简述联邦制国家的特点。
【答案】(1)按照对现存政治体系、政治观念利公共权威的态度倾向,可以把现代西方政治理论主要派别分为三大类:保守的政治理论、自由的政治理论和激进的政治理论。
保守的政治理论都认为人性恶,无理智,缺乏责任心,而且欲壑难填; 倾向于向后看,推崇过去的时尚、道德观念和体制制度; 轻视物质进步而强调精神生活具有永恒的价值。
自由的政治理论倾向于肯定人性,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倾向于向前看,相信人类社会在日趋完美; 对国家、政府、体制制度以及法律规范持保留态度,认为她们建筑在个人自由自由的基础上才是合理的。
激进的政治理论的共同点是,在人与国家的关系上,他们所关注的主要是人,人的自由、意志、权利、义务,人的异化痛苦与解放。
(2)联邦制国家的特点是:
第一,国家整体与组成部分之间是种联盟关系,联邦政府行使国家主权,是对外交往的主体。 第二,联邦设有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领导并约束其联邦成员。 第三. 实行联邦制的国家都认同于统一的联邦宪法,遵从代表国家利益的统一法律。
第四,联邦各成员国有自己的立法和行政机关,有自己的宪法、法律和国籍,管理本国内的财政、税收、文化教育等公共行政事务。
第五,联邦和各成员国的权限划分,由联邦宪法规定,如果联邦宪法与成员国宪法发生冲突,以联邦宪法与法律为准。
7. 什么是部门政治理论? 官员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1)部门政治理论并不假定政府是一个作为整体的行为者,政府只是许多部分的总和,而各个部门均有自己的利益,因而政策过程就是各部门之间谈判和协商的漫长过程。
①行为者、利益和观点的多元状态,意味着政策过程是一个协调各方观点、建立一个一致或多数联盟从而能够制定一个政策的过程。
②在部门政治中,分歧与妥协过程的特点影响政策的输出。
③政策过程具有耗时性。
(2)官员理论的主要要素是官僚自主性、信息不对称和预算扩大化倾向。
官僚自主性既可能是由于行政对其部门利益追求的结果,也可能是政治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必然性产物。为了追求部门利益,行政机构有预算最大化倾向,因为预算越大,机构也就越大,机构负责人的权力越大,其控制的资源也就越多。
8. “议行合一”与“三权分立”的思想理论基础有什么共同点和小同之处?
【答案】“议行合一”与“三权分立”的区别与联系具体分析如下:
(1)议行合一: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共和国,贯彻议行合一原则,即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合二为一,既是立法机关,又是执法机关。“议行合一”原则在苏联和当今中国有了新的发展形式,但本质上不变。作为执行法律的机关一一国务院系统和地力政府系统的很多成员,同时又是人民代表。因此,作为人民代表的政府官员既立法,又执法。再者,执法机关由立法机关产生,并对立法机关负责,因而我国的政权组织原则是以“议行合一”为基础的民主集中制。
(2)三权分立:孟德斯鸡的分权学说对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一直成为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国家机构所公认的原则。首先采用这一原则的是美国,美国宪法确立了行政、立法和司法相互制衡原则。分权学说的实质是为了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在分权学说中,资产阶级掌握的立法机构的地位高于一切。在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完全为资产阶级掌握。因此,三权制衡也只是资产阶级统治者之间的制衡。无论是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宪法中都贯彻了分权学说,只不过在制衡的具体形式上有所不同。
(3)“三权分立”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是阶级分权,体现的是资产阶级民主。“议行合一”是巴黎公社的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组织政权的普遍原则,其核心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体现的是社会主义民主。“议行合一”原则是对“三权分立”体制及原则的历史否定。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在十:
①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和决定国家一切重大事务的权力,没有与这个机关平行或是可以相互牵制的机关。
②行政、司法和武装部队等都受人民主权机关的领导,对它负责。这就使得由人民选出的代表机构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真正体现了由人民选出的代表机构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体现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这一共和制度的根本精神和选仟制的特别重要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优越性的基本体现,这是“三权分立”所无法比拟的。
③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议机构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度既有本质的区别也有一定的联系,对“议行合一”不能机械的理解。在肯定真正人民主权的前提下,也需要各个国家权力机关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有必要的制约,相互监督。
三、论述题
9. 试论述社会主义社会宗教的特点和中国的宗教政策。
【答案】社会主义宗教的特点:中国是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社会主义中国仍然存在着宗教,但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和剥削阶级社会的宗教有很大的不同,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l )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