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武汉纺织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803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阳离子聚合
【答案】阳离子聚合是增长活性中心为带正电荷的阳离子的连锁聚合。
2. 序旋标记法
【答案】根据
建议的命名法,光学异构体的对映体构型用(右)或(左)表示。即
按照次序规则的顺序即由
在方向盘上呈
,顺时针排列)
是顺时针方向排列(或把手性碳原子比作
将手性中心(如手性碳)周围的四个原子或原子团
排列,
假定观察者位于的对面,若
汽车方向盘,在方向盘的连杆上,其他三个原子团这一构型就用表示;若记法。
3. 聚醚型聚氨酯
【答案】聚醚型聚氨酯是以二异氰酸酯和端轻基聚醚为原料,经逐步加成聚合反应形成的大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和聚醚链段的一类聚氨酯。
4. 反应程度
【答案】反应程度是参与反应的基团数与起始基团数之比,是高分子缩聚反应中用以表征高分子聚合反应反应深度的量。要注意反应程度和转化率的区别,转化率是指反应了的单体分子数与起始单体分子数之比,在缩聚反应中常用反应程度来描述反应过程,因为缩聚反应本质是官能团之间的反应,只有官能团之间充分反应才能生成大分子,故用反应程度描述其反应过程。
5. 引发效率
【答案】引发效率是指引发剂分解后,用来引发单体聚合的这部分引发剂占引发剂分解或消耗总量的分数。另一部分引发剂则因诱导分解和笼蔽效应而损耗。
6. 反应程度和转化率
【答案】反应程度指反应了的官能团数与起始官能团数之比。转化率指反应了的单体分子数与起始单体分子数之比。
7. 合成高聚物
【答案】合成高聚物是指单体经聚合反应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第 2 页,共 27 页
呈反时针排列,则构型就为S 。手性碳的上述表示法称为序旋标
8. 平衡缩聚
【答案】平衡缩聚是缩聚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达,用K 到平衡,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之比是个常数(称为平稳常数)表示。
9. 逐步加成聚合反应
【答案】逐步加成聚合反应是形成大分子的方式如同连锁聚合是通过单体反复加成而进行的,而动力学过程如同缩聚那样是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步增大,聚合物的结构酷似缩聚物。
10.环缩醛
【答案】环缩醛是在环中含有
基团的环状化合物。
二、填空题
11.下列聚合物所使用的交联剂为:线型酚醛树脂,_____; 天然橡胶,_____; 不饱和聚酯,_____; 环氧树脂,_____, 如_____等
【答案】六亚甲基四胺;单质硫;苯乙烯;胺类或酸类;乙二胺、邻苯二甲酸酐
12.在丙烯的配位聚合反应中常需要加入第三组分如六甲基磷酸三酰胺,其目的是_____和_____。
【答案】增加等规度;増大相对分子质量
13.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多分散性用_____和_____两个物理量表示。
【答案】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曲线;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系数
14.单体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大类。
【答案】乙烯及其衍生物;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小分子化合物;环状化合物
15.阴离子聚合的特征为_____、_____、_____。阳离子聚合的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快引发;慢増长;无终止;快引发;快增长;易转移;难终止
三、计算题
16.与线形缩聚反应相比较,体形缩聚反应有哪些特点?
【答案】体形缩聚反应有以下特点:
(1)与缩聚的单体一一体形缩聚反应中至少有一种单体是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官能度的,而线形缩聚反应的单体则是两官能度的。
(2)体形缩聚反应过程一一体形缩聚过程是随着反应程度提高反应分为甲、乙、丙三个阶段。
甲、乙两个阶段均在凝胶点须控制在
之前。在体形缩聚反应中凝胶点的预测十分重要,因为化学合成必
第 3 页,共 27 页
之前,以后的反应需在加工中进行。而线形缩聚反应如所需产品是高聚物,反应必须
进行到很高的反应程度。
(3)产物结构一一前者生成可溶可熔的线形分子,后者生成不溶不熔的体形分子。
17.用1:1(物质的量比)的己二酸和己二胺缩聚制备尼龙-66。欲制得聚合度为100的缩聚物,求:(1)体系中允许的最大含水量;(2)相应的反应程度(
【答案】由
彳胃
由
的平衡常数K=305)。
18,,;.邻苯二甲酸酐与甘油或季戊四醇缩聚两种基团数相等试求(1)平均官能度(2)按:法求凝胶点;(3)按Flory 统计方法求凝胶点。
【答案】(1)平均官能度:邻苯二甲酸酐与甘油缩聚,季戊四醇缩聚,
(2
)缩聚,
法:邻苯二甲酸酐与甘油缩聚,
邻苯二甲酸酐与季戊四醇
邻苯二甲酸酐与
Hory 统计方法:(3)邻苯二甲酸酐与甘油缩聚,邻苯二甲酸酐弓季戊四醇缩聚,
19.单体溶液浓度为
引发剂半衰期为44h ,引发剂效率
转化率,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方法一:假设反应转化率达
时,引发剂浓度的变化极小。
由
得
方法二:反应转化率达50%时,引发剂浓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代入数据并化简得
第 4 页,共 27 页
过氧化引发剂浓度为
下加热聚合。如
欲达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