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6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A. 抑制现象

B. 挫折现象

C. 高原现象

D 低分现象

【答案】C

2. 主要用于确立恰当的学习目标体系,维持适当的学习心态的策略是( )。

A. 监控策略

B. 基本策略

C. 支持策略D. 通用策略

【答案】C

3.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选项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

A 自我实现的需要

B. 自尊的需要

C. 认知的需要

D. 审美的需要

【答案】B

4. 某小学生为了避免父母的斥责而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其行为背后的作用机制是(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正惩罚

D. 负惩罚

【答案】B

5. 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的知识属于( )。

A. 描述性知识

B. 陈述性知识

)。

C. 程序性知识

D. 条件性知识。

【考点】知识的分类。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知识的类别的考查。根据知识的表述内容,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一般可通过言语来进行清楚的描述,也称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则是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梅耶在安德森的基础上,将陈述性知识称为语义知识,并将程序性知识分为两类:用于具体情境的“程序性知识”和有关学习、记忆、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的条件性知识,后者用来确定何时为何要应用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解决的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的问题,例如,阅读时,条件性知识决定我们何时需要详细阅读某一段落或者跳过。条件性知识与陈述性、程序性知识密切相关。条件性知识实质是“有关……的知识”,同时属于在程序性知识当中。

6. 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 )。

A. 严格规则

B. 系统规则

C. 标准规则

D. 系统程序

【答案】D

7. 最能说明“激发和培养儿童的成就动机水平,不仅有助于个体的成就发展,而且对社会的发展也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的理论是( )。

A. 麦克里兰德的成就动机观

B. 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

C.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D. 韦纳的归因理论

【答案】A

8. 桑代克的联结学习理论认为联结是一个( )。

A. 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B. 试误的过程

C. 建立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过程

D. 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答案】B

9. 皮亚杰发现不同年龄的儿童道德判断的标准是不同的,年龄小的儿童往往根据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与坏,很少考虑到行为的( )

A. 方式

B. 结果

C. 动机和目的

D. 习惯

【答案】C

10.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

A. 有影响

B. 没有影响

C. 几乎没有影响

D. 有实质性影响

【答案】A

11.研究发展,4~20岁的个体脑的发展主要是通过α波和θ波之间的斗争而进行的,斗争的结果是( )。

A. α波逐渐让位给θ波

B. α波和θ波都让位给δ

C. α波逐渐让位给θ波。

D. α波和θ波谁也占胜不了谁

【答案】D

12.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A. 知识经验

B. 观念和信念

C 道德认识

D. 道德观

【答案】B

13.在教育心理学看来,( )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 教学内容

B. 教学媒体

C. 教学环境

D. 评价/反思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