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课堂教学行为指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和表现,是教学活动中最为直接也最为关键的环节,对课堂教学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研究选取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两个群体--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他们课堂教学行为的对比分析,发现两者的教学行为差异以及共同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探析,最后提出优化大学课堂教学行为的建议。
本研究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本科教师中的一位专家教师和一位新手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教学行为功能的研究视角,以施良方与崔永漷的课堂教学行为分类为基础,结合有效教学理论构建了课堂教学行为的具体观察维度,制定了观察量表,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将研究者的观察与学生的评教结合起来,最终收集了200份调查问卷,以及40个学时的观察资料。
研究结果显示,专家教师以学科专业知识的讲解为核心的语言教学呈示行为和以教学时间管理为核心的课堂管理行为优于新手教师;但是,在某些偏重教学形式维度的教学行为中,专家教师的表现不如新手教师,如声像呈示行为、讲述个人相关经历行为及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行为等。由此可见,专家教师的课堂重心在于教学内容的讲授,课堂整体围绕实质授课内容展开,而新手教师偏重对于课堂模式和课堂氛围的营造;在某些教学行为方面,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的表现都未能得到学生们的肯定,这些行为包括对讨论行为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具体内容之间联系的强调和讲解不够、反审性倾听运用不到位等,说明目前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还存在一些问题。
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教学行为差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教师发展阶段关注点不同、教学设计执行力不同以及创新性教育意识不同等。针对以上调查和观察结果中所呈现出来的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存在的不足提出的建议是:树立导学与导研相结合的教学策略理念、加强对讨论教学行为的重视以及开启教学反思。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