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709新闻传播实务之当代电视实务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视听率的基本测量方法。
【答案】视听率(Rating ),是指某一时段内收看(收听)某一节目的人数占电视观众(广播听众)总人数的百分比。这是一项用来统计广播电视节目拥有观众、听众人数多少的指标。与视听率相关的测量指标还包括到达率、收视人口、占有率、毛评点、忠实度、受众构成、千人成本、毛评点成本等。视听率的基本测量方法如下:
(1)系统性回忆
①又称“第二天回忆”(Day-afterrecall , DAR )。主要用于广播收听率的测量。通常与电话调查相结合,始于1930年代。这种方法通常选定某一天作为听众测量的样本日期,在第二天要求随机抽取的听众回忆头一天他们所听的广播节目内容和他们听广播的情景。
②但采用电话访问存在着先天的抽样缺陷; 而调查采用的系统性回忆法难免因为记忆偏差导致结果不够精确。同时,这种调查方式比较简单、粗糙,调查报告很难定期发布,周期也比较长,最多一季度一次,有时一年发布一次或两次。
(2)同步访问
即经过训练的访员在受众正在收听(收看)节目时向他们提出相关的问题。如今,在北美,这种技巧发展到司机在等红灯的时候,会有访员过来问他正在收听的广播节目是什么。
(3)日记卡
①按照随机原则选取的被访者在调查公司专门设计的一个本子或卡片上记录下自己听广播或看电视的时间、频率或频道、节目内容等等。
②尽管日记法有者回收率低、无效答案率高等弊端,但与其他方法相比,日记调查价格低廉且数据丰富,直到现在日记法仍然是通行的调查方法之一。(4)人员测量仪
①即使用电子仪器监测样本户家中电视机的活动,结合样本的收视状态自动记录样本的收视情况。
②这种实时测量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视听率调查的精度与时效,可以避免回忆或日记法中的人为失误。但测量仪的生产、安装费用较高,相应的样本数量及样本更换周期就会受到限制:设备操控较为烦琐,容易使老人、儿童等受访人的收视行为被低估。
2. 简述人类传播史的五次“革命”。
【答案】(1)语言的形成与使用是人类传播史卜的第一次革命
语言的形成大大丰富了传播的内容,与简单的手势、简单音节等传播符号相比,语言更适合
表达更为丰富、精确、复杂的内容,人类的语言形成与使用因此被认为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2)文字的创制与运用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文字传播极大地克服了日语信息传播的时间、空间限制,使人类有了文明史、历史记载,使人类社会扩大统一,迅速发展进步,人类的经验能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沿用。相较于语言,文字便于长久保留,同时用文字进行传递的信息比用口头语言传递的发放更为精确、传递范围也更广。
(3)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印刷术的投入使用,使原来誊抄复制、少量流通的文字媒介得以实现大量印刷、大规模传播,而印刷成本也大为降低,使得更多普通大众能接触到文字作品,印数媒体称为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
(4)无线电传播的发明与应用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四次革命
利用电磁理论,将无线电信号以光速覆盖全球,极大地提高了传播速度、扩大信号覆盖的范围,无线电在通讯传播方面的应用包括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传真等。
(5)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五次革命,也是一次仍在进行着的革命
①传媒技术的革新呈现出这样的特点:信息处理手段数字化; 传送方式高速化; 覆盖范围全球化; 传播形式多媒体化。
②数字化世界所有的传媒技术和传播内容(话音、图像视频和数据等)都将被数字化,这使得多媒体通信和综合业务网络(工ntegratedServiceDigitalNetwork , ISDN )相互渗透和融合,“三网合一”将是大势所趋,将进一步推动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五次革命的发展。
3. 简述电视剧的类别与历史沿革。
【答案】(1)电视剧的类别
①按西方商业电视的行业习惯分类电视剧大体上按体裁可分为肥皂剧、情景喜剧、情节剧和电视电影; 按叙事结构可分为单本剧、连续剧、系列剧; 按制作方式可分为直播型和影片型。
②中国电视剧的分类方式
a. 按产地和投资,可分为国产剧和引进剧。
b. 按故事发生的年代,可分为现代剧、民国剧、古装剧。
c. 按题材,可分为侠义公案剧、武打剧、历史正剧、传奇剧、神怪剧、涉案剧、情景喜剧、改革剧、军事革一命剧、青春偶像剧、都市生活剧、普通百姓剧、少儿剧、动作剧、言情剧、时代变迁剧等。
d. 栏日剧:其特点是作为电视栏目周期性稳定播出,涉及的题材很广泛。
(2)中国电视剧发展历程
①中国的第一部电视剧是1958年6月15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在试播期间播出的单本剧《一口菜饼子》。
②直到1980年代,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和中国电视观众人数的增加,电视剧真正迎来大发展时
期。
③1980年,由王扶林导演的九集电视剧《敌营十八年》是新中国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 ④1980年代初期,以《践跄岁月》、《今夜有暴风雪》为代表的“伤痕题材”电视剧在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对正视“文革”、促进知青问题解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⑤1980年代中期,一批为改革鼓与呼的电视剧应时而出,其中《新星》(1985)代表了改革剧的巅峰。
)1990年代初,中国电视剧在内容和形态上都有诸多革新,第一部室内电视剧《渴望》(1990)是其中集大成的作品。《渴望》创造了中国电视剧收视率的巅峰,全国90%以上的观众为剧中人的命运魂牵梦萦。
⑦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古电视荧屏呈现出精彩纷呈的景象。
⑧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剧制作开始走向市场。1992年尤小刚在北京投拍的100集电视连续剧《京都纪事》,首开电视剧商业运作的模式。
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视剧更为敢于触及敏感的社会问题,以《苍天在上》为发韧的反腐剧风行荧屏。1998年的《还珠格格》,引发其后一系列的戏说历史、宫廷题材电视剧火爆荧屏。
⑩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剧无论在制作实力、市场化程度还是节目题材样式和文化品质上,都发展得非常迅速,真正成为今天中国社会影响最广泛的文艺样式。尤其是现实题材电视剧。
4. 简述我国)’一电法规的主要内容。
【答案】广播电视事业所处的法制环境除媒介管理的法规之外,还牵涉到宪法及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各部门法的内容,不同层级、小同领域的法律法规构成我国完整的广播电视事业法规体系。
(1)基本原则与综合管理
关于管播电视的根本原则主要见诸《宪法》及《广播电视管理法规》等综合管理法规; 包括了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以及广播电视工作的总则性法规,也包括广播电视机构的准入条件的设定及对广播电视机构的管理规范等。
(2)播出内容及节目管理
①主要是关十广播电视的节目制作、内容审查及播出的技术性规范等,广播电视广告播出规范及媒体应遵守的保密制度等相关法规。
②在节目制作、内容规范上,主要包括有关法律、规范及政策严禁广播电视媒体刊播反动、淫秽等严重有悖于社会公德和善良风俗,或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内容。而相关法规对肝播电视播出的某些特殊事件的新闻报道也有相关规定。
(3)广电技术及传输覆盖管理
主要是规范广播电视制作、传输、播出的技术规范,也包括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所涉及的相关技术性法规; 我国法规对破坏广播电视设备及传播秩序的行为加以限制和制裁,主要“广播电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