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952经济学综合(含微观与宏观)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论述题
1. 假设中央银行通过其资产项债券增加调节宏观经济,那么:
(1)中央银行这一行为通过哪几个环节最后对总需求施加影响?
(2)在各个环节上会遇到哪些可能的干扰?
【答案】(1)债券增加说明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从而向市场注入了基础货币,进而增加了经济总需求,起到了调节宏观经济的作用。这一政策有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名义货币供给量增加,在保持物价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会导致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在货币需求来不及迅速调整的情况下,货币市场的均衡被打破,有超额货币供给存在,因而市场利率会下降。由于投资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因而利率下降必然会导致投资需求的增加,从而增加经济总需求。
(2)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可能遇到以下干扰:
①货币供给增加通常会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甚至可能是同比率的上升,从而导致实际货币供给不变。货币市场仍维持均衡,这样就达不到调节经济的目的。
②当经济处干极端凯恩斯区域时,人们的投机需求无限大,不管有多少货币都只愿意持有在手中,因而利率不变; 这时货币政策也会失效。
③当投资对利率没有弹性时,利率下降但是投资需求没有增加。
④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时滞也会影响政策效果。货币政策的传导链条较长,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发挥作用,而这时经济形势会有所变化,这将影响货币政策效果。
货币政策传导链条较长,各个环节都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因此货币政策效果依赖于经济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只有满足一定的条件,特定的货币政策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2. 假定你是一个追求跨期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正处于青年时期,下述事件的发生将如何影响你现期的消费行为:
(1)一位失散多年的亲戚突然与你取得联系,并在其遗嘱中将你列为其巨额财产的唯一继承人。
(2)你目前所从事的行业属于夕阳行,未来几年你将面临下岗的威胁。
(3)医生根据你目前的身体状况预测你可以活到90岁。
【答案】依照跨期效用最大化原理,理性的消费者在作出消费决策时,既要考虑现在又要考虑未来。理性的消费者追求的不是当期效用最大化,而是各期效用总和的最大化。
(1)该事件发生后,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使得预算约束线向外移动,较高的预算约束可以让消费者选择更好的消费组合,增加现期的消费数量。
(2)出于对未来的担忧,预期未来几年可能因下岗而导致收入减少,消费者会减少现期的消
费,将现期的收入更多的储蓄起来,以备未来收入减少时用。
(3)一旦消费者获知自己的寿命可能延长后,且能预期年老后由于劳动能力的丧失而导致不能获得收入,理性的消费者会减少现期的消费,将现期的收入更多的储蓄起来,或者进行投资,以备未来收入减少时用。
3. 最近国际石油涨价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请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其影响机制,并说明影响产生的实际过程。
【答案】(1)在AD-AS 模型中,石油等原材料的价格变化,会对经济中供给带来影响,称之为供给冲击。不利的供给冲击例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对经济产生短、中、长期的影响,下面通过图说明石油涨价对经济的影响机制。
图 石油涨价对经济的影响过程
如图所示,假设经济原来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均衡点为E 0。由于石油价格上涨,导致AS 向左移动。石油价格上涨会对经济产生短、中、长期的影响。
①短期效应。石油涨价,对厂商而言,原材料价格的提高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卜升,则总供给曲线由AS 0上移到AS 1与AD 0交于E 1点,物价水平提高,社会总产量下降,同时由于在本期内名义工资不变,导致实际下资的下降。
②中期效应。本期结束后,在劳动力市场上,由于产出水平下降,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充分就业量,名义工资下降,物价随之下降,AS 1曲线向下移动到AS 2。而且只要存在y 对y 0的偏离,就会导致AS 1缓慢向右下方移动下去,直到达到原有均衡点E 0。
③长期效应。经济在E 0实现长期均衡。此时经济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通货紧缩后,回到了最初的价格水平,但名义工资下降,进而导致实际工资水平的下降。
(2)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短期效应己经开始显现。首先,石油价格上涨对交通运输行业产生直接影响。石油价格上涨直接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而成品油支出是运输行业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次,油价上涨对化工、纺织、塑料加工等行业影响也很大。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了聚乙烯、聚丙烯、聚醋、合成橡胶等化工产品成本上升,并引起各类化工产品出厂价格大幅度上涨。化工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使纺织、塑料加工等行业的成本大幅上升,必然使这些行业利润减少,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亏损,一些企业还因此而停工减产。
石油价格上涨还带动天然气、煤炭等能源价格的上涨。而这些能源价格的上涨对我国经济各领域的影响不亚于石汕价格上涨所带来的直接影响。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将影响这些行业进一步投资和发展,从而会对经济发展、就业、消费产生小利影响。
(3)从开放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石油价格上涨会增加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石油进口开支,导致贸易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给亚洲国家和地区保持经常项目平衡、偿还外债、投资建设等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石油价格上涨也可能使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放慢,消费需求下降,进而减少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进口,这对以扩大出口为重要动力的亚洲经济来说,无疑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此外,国际原油价格变化还可能在发达国家引发汇率动荡,从而波及亚洲金融市场,并在贸易、投资等众多领域引起连锁反应。
二、计算题
4. 在不考虑资本流动和汇率变动的情况下,某经济的情况由以下方程和数据描述:
消费函数:c=40+0.8y
进口函数:m=30+0.2y
投资:i=25
政府购买:g=25
出口:x=100
求:(1)该经济均衡时的产出水平和相应的贸易收支。
(2)使贸易收支平衡的产出水平。
【答案】(1)由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恒等式
解得均衡产出为:y=400。
此时进口为:m=30+0.2y=30+0.2×400=110;
则净出口为:nx=x-m=100-110=-10,即贸易赤字为l0。
(2)要使贸易收支平衡,即nx=0,有:
nx=x-m=100-30-0.2y=0
解得:y=350,即使贸易收支平衡的产出水平为y=350。
5.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集约化生产函数为
增长率为3%, 求:
(1)使经济均衡增长的k 值;
(2)黄金分割律所要求的人均资本量。
【答案】(1)经济均衡增长时,
稳态条件得:
解得:k=3.8。
,可得:
,人均储蓄率为0.3, 设人口,将s=0.3,n=3%代入(假设折旧δ为0)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