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藏民族大学专门史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红军长征

【答案】红军长征是指1934年10月开始的由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红一方面军的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6月14日,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憋功的会师。10月19日,红军主力抵达陕北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会师。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北上,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取得胜利,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2.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答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武装斗争树立了榜样,成为中国革命走上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的开端。

3. 中共三大

【答案】中共三大是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的中心仟务是讨论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问题。会议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中共三大的不足在于,对民主革命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农民土地问题和建立革命军队问题都还缺乏明确的认识。

4.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答案】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宋庆龄、蔡元培、杨杳佛等在上海发起组织的政治组织。1932年12月29日成立,总会设在上海,在北平、上海等地设分会,最高执行机构是临时全国执行委员会,宋庆龄、蔡元培分任主席和副主席,杨杳佛为总干事,鲁迅为上海分会执行委员。同盟的任务是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援救一切爱国的革命的政治犯,争取人民的出版、言论、集会和结社自由。1933年6月,杨杳佛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同盟的活动无法继续下去,在无形中解散。

5. 三三制原则

【答案】三三制原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政权组织制度。1940年3月6日,中共中央公布《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规定抗日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即抗日民主政权中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与其他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三三制的实行,使共产党团结了各抗日阶级,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6. 满铁

【答案】满铁是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简称,是从1906年~1945年在中国东北存在的一家日本特殊公司。它是日本经营满洲的核心,在极盛期里握有了80多家关联企业的股权。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曾被称为“旧本在中国的东印度公司”,即以公司的名义实行殖民侵略。因此满铁也被称为“殖民会社”。

7. 法币改革

【答案】法币政策是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废止银本位制、以法定纸币为本位货币的币制改革。1935年,国民政府在英国政府支持下,发布紧急法令,实行币制改革。规定自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发行之钞票为法币(1936年又加入中国农民银行)。所有公私收付一律使用法币,不得使用现金; 实行白银国有,所有白银必须在规定限期内兑换法币; 改银本位制为外汇本位制。法币改革对于制止大量白银外流,扭转金融紧缩及工商不振的状况,曾起过积极作用。

8. 土地改革运动

【答案】土地改革运动是指1949〜1953年春,中共在新解放区分期、分批实施的土地政策。土地改革是一场深刻、激烈的阶级斗争,大体分为发动群众、划分阶级、没收和分配土地三个步骤。土改总路线为:“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区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这次土改与北方土改重要的不同之处在于根据新的形势发展变化,中央明确提出保护富农经济,这有利于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并防止乱打乱杀;有利于减少土改所引起的社会动荡,使党和政府在政治上更有主动权;可以稳定民族资产阶级。经过这次运动,共使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地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还分得大量耕畜、农具、房屋和粮食。这次运动使

农民从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巩固了工农联盟,促进了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9. 廖仲恺被刺案

【答案】廖仲恺被刺案是国民党右派谋杀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的事件。1925年8月20日,廖仲恺在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前被刺杀。国民党中央在共产党人的参加下,开展了打击右派的斗争。在这个过程中,蒋介石趁机控制了广东的军政实权,被任命为广州卫戍司令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长。

10.勘乱总动员

【答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为了挽救其统治危机,在1947年7月4日举行的第六次“国务会

议”上,通过了蒋介石交议的所谓“厉行全国总动员,以勘平共匪叛乱,扫除民主障碍,如期实施宪政,贯彻和平建国方针案”,并颁布了“总动员令”。7日,蒋介石发表了“勘乱建国”演说。18日,国民党政府公布了《动员勘乱完成宪政实施纲要》,此后又颁布了一系列反动法令,并在各地召开“数乱建国动员大会”,这就是国民党的“戮乱总动员”。国民党各省市参议会和人民团体纷纷通电表示拥护敏乱,并在各地召开勘乱建国动员大会。裁乱总动员的目的除了要动员国民党进行顽固斗争外,更重要的是要疯狂搜刮国统区的人力物力,残暴镇压人民的爱国民主运动,并要实行“总体战”。但种种措施并未挽救国民党的统治,总动员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二、论述题

1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历程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答案】(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历程

①1986年7月,中国向关贸总协定正式提出恢复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9月,开始全面参与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

②1987年3月,关贸总协定设立中国工作组,并于同年10月举行第一次会议,至1992年10月,工作组基本结束了对中国经贸体制的审议,进入复关议定书内容的实质性谈判。

③1994年4月,中国签署了乌拉圭回合最后文件和世界贸易组织协定。11月,中国提出在年底完成复关的实质性谈判、成为定于次年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创始成员的要求。

④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0)正式成立。7月11日,中国成为该组织的观察员。

⑤1995年11月,关贸总协定中国工作组更名为世贸组织中国工作组,中国“复关”谈判成为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

⑥1999年11月,中美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议,标志着中国迈出了加入世贸组织关键性的一步。

⑦2000年5月,中国与欧盟代表在北京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议。

⑧2001年11月,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

⑨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①加入世贸组织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②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 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③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企业经营机制、经济运行规则和环境等,都需要进行深刻的变革。 ④国内就业压力增大,国内相当多实行高关税保护的行业将受到较大的冲击。

⑤中国成为世界统一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后,中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难以避免世界经济波动